祠堂文化维系着同宗同族的文化归属感。祠堂文化内涵醇厚且历史悠久,周朝时期在《礼记·祭法》中已经具备对宗庙制的繁复严格的规定。因战乱等诸多原因,现在祠堂文化在南方更为深厚,主要表现在祠堂的数量和宗族意识等层面上。
以岭南地区为例,祠堂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建立是在明代以后。明洪武年间,中原政权逐渐放宽了民间建立祠堂的身份和建制。到明中晚期,随着嘉靖年间“大礼议”的推恩令为契机,以繁荣的商贸经济为充裕基础,以宗族制度建设不断推动为内在动因,引发了岭南祠堂建造的第一次高峰期。
明清政权交替的动荡,以及清初的“迁海令”,使得岭南经济受到重创,也逼停了祠堂的兴建工作。康熙中叶时局稳定后,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安抚百姓,宗祠或大宗祠的兴建成为清早期数量不多的祠堂中的主要形式。清中期,政府颁布通商政策,广东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资金的积累使得祠堂修建迎来了第二个高峰期。
在广东这样祠堂密集的区域,有十大祠堂最为出名,具备沉淀的底蕴的古建筑,分别是韩文公祠、陈家祠、崖山祠、肇庆包公祠、兆祥黄公祠、茶东陈氏宗祠群、已略黄公祠、广裕祠、荔山村黄氏宗祠建筑群、光明陈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