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词条

相关词条:69
清朝官员服饰
清朝官员服饰是指在清朝政府中有正式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着装分为帽、外衣、朝珠、朝靴。清政府对官员的办公着装有着明确的限制,不同品级有不同的着装,不能自行更改装束。其中补服是清官服的一种,搭配吉服冠,仅次于朝冠。后金天命六年(1621)初定补服制度,顺治年间有改动,至乾隆朝定制无改。补服形式比袍短又类似褂但比褂要长,其袖端平,对襟,所以或称“外褂”、“外套”、“马褂”。补服都是石青色,衣料为云缎。清代官服是对襟马褂,前胸的补子一分为二。皇帝、皇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固伦额附及其皇太后下至七品命妇皆为圆补,镇国公以下及文武百官皆为方补。补服是清朝官服的特有称呼。
浏览:3718次
阿尔泰
(清朝大臣)
阿尔泰(?-1773年),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清朝政治人物。雍正年间,以副榜贡生授为宗人府笔帖式。为山东巡抚主持修筑河堤,七年后,升任四川总督,加太子太保。他在四川平治道路,两征金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月授武英殿大学士。三十六年(1771年)十一月革。三十八年(1773年)因罪赐死。
浏览:3145次
清朝内阁总理大臣
内阁总理大臣是清朝末期帝国政府的首长。1911年5月,清政府将军机处与大学士内阁废除,不再以军机大臣执掌政事,改设内阁总理大臣,与诸大臣组织内阁。
浏览:1635次
杜兰
(清朝)
杜兰(1633年9月11日(天聪七年八月初九)-1675年6月9日(康熙十四年五月十六)),满洲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礼烈亲王代善第三子颖毅亲王萨哈璘第三子。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驾崩,伯父硕讬与大哥阿达礼谋立睿亲王多尔衮,被谴谪而处死。杜兰被废黜宗室资格。顺治六年(1649年),朝廷恩封杜兰为贝勒。顺治九年(1652年)十月,世祖命杜兰与和硕郑亲王世子济度,多罗信郡王多尼,多罗安郡王岳乐,多罗敏郡王勒度,贝勒尚善、杜尔祜为议政。顺治十二年(1655年)八月,授杜兰右宗正之职。康熙七年(1668年),坐事被降为镇国公。康熙十四年(1675年),杜兰逝世,长子讷默孙降袭辅国公。
浏览:2413次
清朝经济
清朝经济发达,人口大增--乾隆时期已达三亿,相对使粮食作物的产量需要更加提升。清朝采取开垦荒地、移民边区及推广新作物以提高生产量。由于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经济农业也相对发达。手工业方面改工匠的徭役制为代税役制。产业以纺织和瓷器业为重,棉织业超越丝织业,瓷器以珐琅画在瓷胎上,江西景德镇为瓷器中心。清朝商业发达,分成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支配中国的金融业,闽商、潮商掌握海外贸易。清朝曾实施海禁政策,货币方面采银铜双本位制。康熙晚期为防止民变,推行禁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浏览:3900次
陈德
(清朝)
陈德(18世纪?-1803年4月15日),又名陈岳,祖籍河南泰县。清朝刺客。父陈庄投山东青州海防同知、镶黄旗人松年门下为奴。陈德曾在内务府当差,辗转在五户人家当杂役,后来是城北方家胡同孟明家的一名厨师,经常出入宫门,对紫禁城非常熟悉。嘉庆六年(1801年)陈德的老婆不幸病故,岳母瘫痪在床。嘉庆八年(1803年)二月二十五日,陈德因喝酒闹事,被孟明辞退。同年,闰二月二十日,陈德竟然打算刺杀皇帝,在紫禁城门口行刺嘉庆帝,当时神武门的侍卫见状竟呆若木鸡,无人敢救驾,唯有六位大臣上前护驾,固伦额驸拉旺多尔济扑上前去抱紧陈德,御前侍卫扎克塔尔、珠尔杭阿也向刺客扑去,乾清门侍卫丹巴多尔济被砍三刀,最后刺客束手就擒。帝命诸王大臣和六部九卿会审,但陈德只说:“若事成,则公等所坐之处,即我坐处也。”闰二月二十四日己丑(1803年4月15日)嘉庆下旨,陈德在菜市口法场被凌迟处死。为斩草除根,其二子15岁陈禄儿
浏览:2878次
韩海
(清朝)
韩海(1676年-1735年),广东省广州府番禺县(今广东省广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雍正十一年,登进士,任广东封川教谕。后不久去世。
浏览:980次
张溥
(清朝)
张溥(17世纪?-1737年),为中国清朝官员。广东提督、代理广东总督。于1731年10月14日-1732年2月25日期间,奉旨代理郝玉麟担任广东总督。乾隆二年(1737年)正月,两广总督鄂弥达、广东巡抚杨永斌奏报,广东提督张溥身故。同年三月,加赠一级。
浏览:694次
桂林
(清朝)
桂林(?-1780年),伊尔根觉罗氏,两广总督鹤年子。为中国清朝官员,满洲镶蓝旗人。1771年四月,桂林以户部右侍郎在军机处学习行走。九月到四川会办军务。于1778年3月19日-1780年1月11日期间,奉旨接替杨景素担任两广总督。全名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巡抚事”的该官职,是兼辖广西地区的广东、广西两省之最高统治者,亦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谥号庄敏。
浏览:5040次
崇安
(清朝)
崇安(1705年9月5日(康熙四十四年七月十八)-1733年10月14日(雍正十一年九月初七)),满洲爱新觉罗氏。礼烈亲王代善后裔。康良亲王杰书之孙,康悼亲王椿泰之子,第三任康亲王(铁帽子王之一)(1709年-1733年)。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其父椿泰逝世,崇安袭爵成为康亲王。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管理镶红旗汉军事务,次年(1727年)三月管理正红旗汉军事务,同年五月管理正蓝旗三旗事务、十一月掌管宗人府事务。雍正九年(1731年),崇安率兵驻守归化,以防备噶尔丹。再命崇安保护抚远大将军印授,奉召回京。雍正十一年(1733年)逝世,朝廷赐予谥号“修”。其伯父巴尔图(康良亲王杰书第四子)承袭康亲王爵位。乾隆十八年,巴尔图逝世后,由崇安之子永恩袭爵封为康亲王。
浏览:5302次
巴山
(清朝)
巴山(?-1681年),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世居哈达。祖巴岱,国初时率众来归,授世管牛彔额真。再传至巴山。天聪五年,随皇太极伐明,围攻大凌河。明军出城应战,杀梅勒额真屯布禄、牛彔额真郎格,巴山冲入明军阵中,取回二人尸身。六年,从征察哈尔,追至大同。还师时明军追袭,巴山与承政图尔格殿后。八年,授世职牛彔章京。寻擢甲喇额真(参领)。崇德元年,随皇太极伐朝鲜,与甲喇额真屯泰等率先破敌。三年,兼任工部理事官。从贝勒岳讬侵明朝,自墙子岭入边,近明都,击败明太监冯永盛部军队;攻钜鹿,所部率先登城,因功加半个前程
浏览:2964次
清朝宗室
清朝宗室,与清朝皇帝同宗族的成员,姓爱新觉罗氏。宗室成员被列名在玉牒上,受宗人府管理,依亲疏,拥有不同等级的政治特权。
浏览:1351次
明山
(清朝)
明山(满语:ᠮᡳᠩᡧᠠᠨ,穆麟德:mingšan;1761年-1834年),萨克达氏,满洲镶蓝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书。明山乃监生出身,乾隆末年由笔帖式入仕,嘉庆年间由道员、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升至贵州巡抚、云贵总督。道光四年(1824年)被召入都,任刑部尚书、都统等职。道光十四年(1834年)病故,是嘉庆道光两朝的名臣。明山子祺昌,官至兵部员外郎,其孙富泰,出仕至太仆寺卿,富泰为咸丰帝即位前的嫡福晋孝德显皇后的父亲。同治元年(1862年)八月,追封明山为三等承恩公,谥悫。
浏览:4145次
中国议会
(清朝)
中国议会是清末1900年庚子事变时期在上海出现的一个政治组织。
浏览:4189次
刘藻
(清朝)
刘藻,初名玉麟,字麟兆,山东巨野人。康熙四十年出生山东省巨野县万丰镇。曾任观城教谕。官四川通判。乾隆元年(1736年),山东巡抚岳浚推荐诏试博学鸿词。累迁左佥都御史。特旨改名为刘藻,字赢海,号苏村。疏请停减圆明园工程。乾隆二十年,缅甸军队不断侵扰耿马、孟连等土司。乾隆二十二年七月起,刘藻由湖北布政使迁任云南巡抚。二十六年四月起暂署云贵总督。乾隆三十年,缅军犯云南九龙江橄榄坝,入据车里城(今云南省景洪)。刘藻亲赴思茅。刘藻派兵三路攻打缅甸边境城镇景栋,因指挥不当,三路皆败。乾隆三十一年(1766)正月,刘藻被革职,杨应琚任云贵总督。降补为湖北巡抚。刘藻经不起打击,自尽。有《渡江集》。
浏览:2208次
陈京
(清朝)
陈京,浙江会稽人,是一名清朝政治人物。陈京曾于1737年接替罗士瓒短暂任南汇县知县一职,同年由陈嵩接任。
浏览:3934次
法海
(清朝)
法海,满洲镶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书。一等公爵都统佟国纲次子。祖父为正蓝旗旗主佟盛年。其母是佟国纲婢女,不入祖坟,法海因而并不被父、兄、弟重视。曾任左都御史。雍正四年二月甲子,接替逊柱,担任清朝兵部尚书,后革。由查弼纳接任。
浏览:4183次
南书房
(清朝)
南书房,清代官署名。在北京故宫乾清宫西南(南书房在乾清门西侧),由康熙皇帝设立于康熙十六年十一月,十文学侍从、应召侍读之处。
浏览:4435次
甘泉县
(清朝)
甘泉县,中国清朝时设置的县,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境内。雍正九年(1731年)析江都县置,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甘泉街道,属扬州府。1912年,甘泉县并入江都县。在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高邮县湖西地区曾先后属天高县(天长县和三河以南高邮湖以西的原宝应县第七区、高邮县第八区,今属金湖县)、甘泉县等县。1942年(民国31年)8月,天长秦栏镇、仁和镇与高邮的菱塘乡、送驾等10多个乡合建为水南办事处,属坝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民国32年2月属东南县,6月改属新建的甘泉县。甘泉作为县名曾短暂在扬州地区恢复。
浏览:4118次
铜山县
(清朝)
铜山县,中国旧县名,今中国江苏徐州市铜山区,邻接安徽省、山东省。
浏览:443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