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清代 清朝官员服饰

清朝官员服饰

清朝官员服饰是指在清朝政府中有正式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着装分为帽、外衣、朝珠、朝靴。清政府对官员的办公着装有着明确的限制,不同品级有不同的着装,不能自行更改装束。其中补服是清官服的一种,搭配吉服冠,仅次于朝冠。后金天命六年(1621)初定补服制度,顺治年间有改动,至乾隆朝定制无改。补服形式比袍短又类似褂但比褂要长,其袖端平,对襟,所以或称“外褂”、“外套”、“马褂”。补服都是石青色,衣料为云缎。清代官服是对襟马褂,前胸的补子一分为二。皇帝、皇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固伦额附及其皇太后下至七品命妇皆为圆补,镇国公以下及文武百官皆为方补。补服是清朝官服的特有称呼。

清朝官员服饰相关文献
清朝官员服饰讲究多何时更换由朝廷统一命令
清朝官员服饰讲究多何时更换由朝廷统一命令,我国古代官员服饰以繁琐严格著称,清代尤甚。官服的式样、色彩、质料、饰物等细节
查看全文
清朝服饰之:清朝官员朝袍和吉服袍有哪些区别
清朝服饰之:清朝官员朝袍和吉服袍有哪些区别,正式文献中所提及的清代「蟒袍」,一律都指「吉服袍」。男子吉服袍与朝袍的区
查看全文
清朝官员服饰介绍清朝官员的服饰等级区分
清朝官员服饰介绍清朝官员的服饰等级区分,清朝官员服饰是指在清朝政府中有正式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正式名称为补服。着装分
查看全文
清朝服饰
男性服饰穿长衫、马甲的载沣,与穿长衫、马褂的溥仪、溥杰男性常服以长衫、马褂、马甲为主。皇帝服饰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朝冠顶戴衔东珠,体量比官员顶戴要高大,结构也更复杂。冬夏朝服区别主要在衣服的边缘,春夏用缎,秋冬用珍贵皮毛为缘饰之。朝服的颜色以黄色为主,以明黄为贵,只有在祭祀天时用深蓝色,朝日时用红色,夕月时用月白色(一种浅蓝色),而祭祀所用朝服与朝会所用朝服也有所区别,祭祀朝服袖服同色,朝会朝服袖用石青。朝服的纹样主要为龙纹及十二章纹样。一般在正前、背后及两臂绣正龙各一条;腰帷绣行龙五条襞积(折裥处)前后各绣团龙九条;裳绣正龙两条、行龙四条;披肩绣行龙两条;袖端绣正龙各一条。十二章纹样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种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云纹。朝服在剪裁上不采用满洲传统的长袍形制,而故意形成衣裳连裁的
查看全文
清朝官员服饰
贵族清代亲王的朝服一般都是“龙袍”,而贝勒是“蟒袍”。关于蟒、龙的区别,历来没有明确的答案。一般根据《野获编》“蟒衣为像龙之服,与至尊(即皇帝)所御(龙)袍相肖,但减一爪”及《大清会典》中“凡五爪龙缎立龙缎团补服……官民不得穿用。若颁赐五爪龙缎立龙缎,应挑去一爪穿用”的禁例,得出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结论。亲王的朝服的颜色只能用土黄或者暗黄,不能是明黄,而龙必须是盘龙或者降龙,不能是升龙或者正龙。亲王朝服的下摆也绣有“海水江涯”。亲王补服身前身后五爪正龙各一团,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郡王补服身前身后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贝勒补服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团。贝子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各一团镇国公、辅国公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方镇国公补服前后绣四爪正蟒方补。奉恩将军补服,前后绣虎,惟衣裾四启。带用金黄色,凡宗室皆如之,觉罗带用红色。品官补服前后绣补子,吉服冠,顶用镂花珊瑚。公爵、侯爵、伯爵补服...
查看全文
清朝官员服饰相关标签
清朝服装
清朝官制
职业服装
家族谱大览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云骑尉恩骑尉骁骑等职清干隆至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约清光绪19[1893]. [2]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包含家谱档案资料1-10-7号, 及1-10-8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之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中国东北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副都统协领骑都尉恩骑尉等职清干隆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清宣统3[1911]. [5]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家谱档案资料388-389号, 391-392号, 及374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 中国东北; 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副都统协领骑都尉恩骑尉等职清干隆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清宣统3[1911]. [1]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家谱档案资料533, 15, 412, 22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 中国东北; 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
吉林通省官员经制册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富青阿, 文全等佐领属下
原资料: 写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约清光绪1[1875]. [3]册. 注: 家谱档案资料207-208号. 注: 此资料包括其本人姓名, 年龄, 经历, 职位, 官阶及打仗之过程等. 宁古塔在今松江省宁安县内. 内容包括: 满洲, 汉军, 蒙古, 鸟鎗营, 都京, 打牲乌拉, 总管内务府, 宁古塔, 阿拉楚喀, 伯都讷等各旗属下官员. 散居地: 中国东北等地.
浏览:0
吉林通省官员经制册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乌伦保, 广升等佐领属下
原资料: 写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约清光绪7[1881]. [7]页. 注: 家谱档案资料211-213号. 注: 此资料包括其本人姓名, 年龄, 经历, 职位, 官阶及打仗之过程等. 注: 宁古塔在今松江省宁安县内. 内容包括: 满洲, 汉军, 蒙古, 都京, 打牲乌拉, 总管内务府, 阿位楚喀, 伊通, 宁古塔, 额穆赫索罗, 珲春, 伯都讷等各旗属下官员. 散居地: 中国东北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清朝八旗云骑尉恩骑尉骁骑等职清干隆至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约清光绪19[1893]. [3]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包含家谱档案资料549-551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之地点, 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迁移地 : 中国东北及江南各地, 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徽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