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杂剧

杂剧

杂剧是中国戏曲体制的一种,盛行于元代。

杂剧相关文献
元杂剧的“宾白”与“表白”
元杂剧的“宾白”与“表白”,众所周知,元杂剧中有所谓“宾白”。然而,就现存元代戏曲剧本来看,南戏提示说白用“
查看全文
元杂剧砖雕
元杂剧砖雕,辽金元戏装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样式较辽代的稍大。男子的公服多从汉族习俗,“
查看全文
杂剧作家狄君厚
杂剧作家狄君厚,狄君厚]编辑^锁定狄君厚,是元代杂剧作家,平阳人,作元剧《晋文公火烧介子推》。中
查看全文
杂剧
前身“杂剧”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意思和汉代的百戏相似。“杂”谓杂多,“戏”则和“剧”的意思相仿,指嬉闹,都没有今天戏剧的意思。到了宋代,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的专称;这一新形式也确实称得上“杂”,它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并且分为三段:艳段,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作为正式部分的引子。主要部分,大概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散段,也叫杂扮、杂旺、技和,表演滑稽、调笑,或间有杂技。三段各一内容,互不连贯。兴起原因元代杂剧兴盛,乃古代戏剧文学艺术长期发展的结果。杂剧受唐宋以来词曲以及各种讲唱文学盛行的影响,词变为曲,再变为戏曲来搬演故事,因而形成杂剧。在诸宫调和金院本的基础上,杂剧进一步发展起来。当时大量外族音乐(北曲)传入中原,亦推动文体的自然发展。元代儒家衰微,文学思想自由放任,载道文学地位动摇。过往被载道派认为卑不足道的戏曲,得到自由发展的机会...
查看全文
大宋汴梁的杂剧
中国的戏曲是从古代的舞乐百戏中发展分化而来的,它以故事表演为主线,综合歌舞、杂技以及说唱文学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逐渐形成。隋代以前,是戏曲的萌芽时期,到了北宋,渐臻于成熟,出现了新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杂剧。宋杂剧基本具备了戏曲的各种要素:话本儿(剧本)、角色的行当之分、程式化表演模式、伴奏乐队(乐作)、相对固定的演出场所等。宋杂剧话本儿,流传至今的传统剧目有《目连救母》、《兰陵王》等。《目连救母》作为七月十五中元节的应时应景剧目,各个杂剧团体自过了七夕就在勾栏瓦肆争相演出,直至七月十五,观者增倍,盛况空前。宋杂剧角色有行当之分,呈程式化表演。演出一般由四五人参加,其角色主要有5种:末泥色(主持或主演)、引戏色(事前准备或交代者)、装孤色(即装作官员或嘲讽对象)、副净色(扮演某个人物者)、副末色(多扮演反面人物)。其表演分为三部分,即艳段、正杂剧、杂扮三个程式。艳段是杂剧的开头部分,一般由引...
查看全文
杂剧相关标签
中国戏剧
家族谱大览
易氏家乘 [卷数杂异,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1[1942]合修(三畏堂承印). 存182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本谱似有缺卷. 各派分卷繁杂. 受姓祖 : 恺公. 食采于易,遂受姓. 世居山西阳曲县. 一世祖 : (唐末) 易优,字子游. 自海昏迁瑞昌塘湾. 四大郡祖 : (汉) 易仁珍(居应天府六合县) ; 易仁祥(居徽州府休宁县) ; 易仁禄(居镇江府丹阳县) ; 易仁福(居苏州府太仓县). 优公七世孙(7世) : (宋) 易金,字淑宝,行七. 环公长子. 生三子 : 易干,字子裕,行五(分祖黄冈) ; 易(言贵),字子忠,行十七(分祖浠水) ; 易旺,字子隆,行三(分祖湖南). 浠水始祖(15世) : 易元英,字诚甫. 生二子 : 易五九,字叔全(荷荡湖分祖) ; 易七三,字脱(泉塘庙分祖). 黄冈始迁祖(14世) : (宋末) 易九三. 时礼公第四子. 优公14世孙. 由瑞昌迁湖北黄冈白云. 下有二子: 易八二 ; 易八三. 麻城白杲始祖(19世) : (元) 易庆一. 固始始祖(20世) : 易鉴,字初复,号云庄. 迁河南固始. 生三子 : 易经 ; 易纬 ; 易纪. 商城始祖 : 易纲. 由湖北黄冈迁至商城. 生五子 : 易允恒 ; 易允泰 ; 易允恭 ; 易允俊 ; 易允江. 派衍 : 道为时德寿中世 继用孚原以淑成 三思懋尚存弘庆 希传延有可期行.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浠水县 ; 及河南省固始县, 商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Combined
浏览:0
易氏家乘 [卷数杂异]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1[1895]. 7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缺卷许多. 资料多处不连贯. 仅存规训卷2, 序传卷4, 谱头卷5, 地字卷1, 地字卷7, 地字卷11, 福字卷1. 受姓祖 : 恺公. 毕公万之后. 食采于易,因受姓焉. 世居山西阳曲县. 远祖(一世) : (唐末) 易优,字子游. 自海昏迁瑞昌塘湾. 宗祖(8世) : 易干,字子裕,行五. 黄冈一世祖 : (宋末) 易九三. 时礼公第四子. 优公十四世孙. 由瑞昌迁湖北黄冈. 下有二子 : 易八二 ; 易八三. 派祖(22世) : (明) 易玉衡. 允全公仲子. 玉衡公下四子 : (明) 易学纲,字守纪,号静斋(天字房) ; 易学讲,字守明,号静轩(地字房) ; 易学谅,字守信,号古墩(玄字房) ; 易学显,字守成,号东崖(黄字房). 纲公房下五支 : 易大川 ; 易大东 ; 易大南 ; 易大谟 ; 易大忠. 讲公房下五支 : 易大碧,字广用,行贤三,号佛山 ; 易大有 ; 易大宗 ; 易大爵 ; 易大同. 谅公房下六支 : 易大厦 ; 易大堂 ; 易大松 ; 易大柏 ; 易大钺 ; 易大正. 显公房下四支 : 易大盛 ; 易大科 ; 易大喧 ; 易大杰. 派衍 : 道为时德寿中世, 继用孚原以淑成. 三思懋尚存弘庆, 希传延有可期行.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陈氏宗谱 [卷数杂异]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26[1937]年修. 20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内容: 第1-2册 : 卷首(卷首,卷2-4) ; 第3-6册: 赤山陈氏宗谱(卷5-8) ; 第7-20册 : 华林陈氏宗谱(卷5-18). 共20册. 注 : 本谱含希良公(赤山庄)及希范公(华林庄)二支之谱系. 赤山庄始祖(1世) : (宋) 陈希良,字国正,号简居子. 宗百七四之长子. 自淳熙8年分蕲州赤山庄. 华林庄始祖(1世) : (宋) 陈希范,字文正,号素行子,后改芝兰幽人. 宗伯七四之子. 淳熙甲午乡贡举魁守饶州,后迁鄱阳. 华林庄太湖始祖(3世) : 陈省一,讳恭,字敬之,号冰壑. 希范公之孙. 宋绍定庚寅思祖渡江抵太湖华林村. 省一公下支祖(6世) : (元) 陈均用,讳普桢,号由义子,行一 ; 陈均裔(迁居望邑赤湖) ; 陈均才,讳禄,行四 ; 陈均选,讳裕,行六 ; 陈均善,讳禧,号松庵,行七. 均陈容斋(讳应宗,字详卿)之子. 赤山庄太湖始祖(7世) : 陈士聪,字圣思,明字派. 希良公之后. 自蕲州迁居太湖县太平乡田家硚. 均用公生二子(7世) : (元) 陈士和 ; 陈士奇.明字派. 均才公生一子(7世) : (元) 陈士周,字道清. 均善公生一子(7世) : (明) 陈士秩,字用中,号蒙庵. 士聪公下支祖(10世) : 陈至福 ; 陈至寿 ; 陈至善 ; 陈至禄,字福五. 通字派. 派行 : 人文振作永显家声 克怀先德笃念天伦 诗书衍庆礼乐宏兴 光昭祖训远绍宗盟.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 湖北省蕲春县, 江西省鄱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义门陈氏宗谱 版心题 : 赤山陈氏宗谱 版心题 : 华林陈氏宗谱
浏览:0
邵阳岳氏六修族谱 [卷数杂异]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精忠堂, 1996年. 存2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此谱有缺卷. 部分卷数缺页. 版心中不标卷数. 远祖 : (宋) 岳飞,字鹏举,谥忠武. 邵阳始祖 : (元明之际) 岳汝通. 原籍江西庐陵,落籍邵城. 始迁祖 : (元明之际) 岳夽. 原籍山东济宁曹县. 房祖(6世) : 岳添富 ; 岳添高 ; 岳添京 ; 岳添立. 派祖(11世) : (明) 岳政 ; 岳经 ; 岳祥. 广公之子.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岳飞家史考之六. 其他题名 : 岳氏六修族谱.
浏览:0
黑田唐氏五续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梓, 1990年. 存49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南图书馆. 注 : 此谱缺郁房卷1, 郁房卷5, 迁房卷7-8, 11. 始祖 : (宋) 唐彦宗. 下有二子 : 唐仲仁 ; 唐仲义. 居江西吉安府庐陵县. 仁公下三派 : (元) 唐邦钰 ; 唐邦俭 ; 唐邦俊,字幸礼. 由庐陵迁湖南邵东. 义公下一派 : (元) 唐邦杰. 邦钰派下三房 : (元明之际) 唐再贤 ; 唐再隆,谥壮公 ; 唐再诗. 邦俭派下四房 : 唐再德 ; 唐再九 ; 唐再初 ; 唐再飏,字殿珍. 邦俊下二子 : 唐再富,字细禄 ; 唐再贵(外迁未录). 仅存再富一房. 邦杰下一子 : 唐再清,字九青. 再贤房下支祖 : (明) 唐文兴 ; 唐文斌 ; 唐文政 ; 唐文俊 ; 唐文贵. 再隆房下支祖 : (明) 唐文迁 ; 唐文郁 ; 唐文佐 ; 唐德祖 ; 唐德政,字法正.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 邵东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衣背面题 : 唐氏五续族谱. 卷端题 : 黑田唐氏五续族谱. 江西吉安府庐陵县
浏览:100
谭氏六修支谱
谱名:谭氏六修支谱 [21卷](别名:谭氏支谱) 作者:谭邦平纂修 版本:不详 居地:中国, 湖南省, 湘乡县 - 族谱 中国, 湖南省 - 族谱 堂号:不详 本谱信息: [出版地不详] : 夺锦堂, 民国38[1949]刊 存18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华家谱馆 茶陵太平园始祖 : (唐) 谭可奕,字彦明,行六 湘乡塘湾始迁祖 : (宋) 谭宏妙,讳丙,字衡山,行十二郎 本房支祖 : (明) 谭文训,字教南,号东溪 文训公下三子 : (明) 谭学峨,字冠湖 ; 谭学禄,字继湖 ; 谭学寿,字少湖 此谱仅含禄公房世系资料 学禄之孙分三房 : (明清之际) 谭启凤,原名一枏,字岐生 ; 谭启龙,原名一材,字笃生 ; 谭启蛟,原名一栋,字翔生 启凤公下二子 : (清) 谭鸿鐄,字玉声 ; 谭鸿铨,字公选 启龙公下四子 : (清) 谭鸿铎,名铎,字舜公 ; 谭鸿铭,字锡公 ; 谭虹铣,字南辉 ; 谭鸿铉,原名遴,字五登 启蛟公下一子 : 谭鸿儒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