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宋朝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为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欧阳修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积极参与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政治改革。文学方面,欧阳修成就斐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所倡导之古文运动的继承者及推动者,为古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宋八大家中宋据其六,而欧阳修又居宋之首位。其作品风格平易自然,韵味深美,清代同光诗派陈衍及桐城派古文家以“六一风神”称誉之。

欧阳修诗歌风格平易清新,为宋诗奠下基础,其辞赋创立文赋的新体裁,使中国辞赋有柳暗花明的新发展,所著两部史书《新唐书》及《新五代史》列入廿四部正史之中,所定家谱格式为后世历代沿用,经学上开创宋人直接解经、不依注疏的新风气,易学上打破易传的权威地位,在中国金石学、诗话...

欧阳修简介资料
欧阳辨(兄)、欧阳恕(孙)、欧阳中(孙)、欧阳兴世(孙)、 范祖朴(孙女婿)、元耆弼(孙女婿)、王微(孙女婿)、苏京(孙女婿)、欧阳汲(四世孙)
1007年08月06日
醉翁、六一居士
欧阳师
胥氏、杨氏(欧阳修妻)、薛氏
胥偃
欧阳
永叔
颖州(阜阳市)
1072年09月22日
《居士集》、《
文忠
欧阳修相关文献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
查看全文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
查看全文
欧阳修
生平早年经历清代《晩笑堂竹庄画传》中欧阳脩像欧阳修父亲欧阳观,今江西吉安人,担任判官、推官等小官,母亲郑氏。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欧阳修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欧阳观去世,年仅4岁欧阳修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前往湖北随州投奔欧阳修的叔叔欧阳晔。欧阳晔在随州任推官二十五年,为人正直,尤以廉洁自恃,其为人对年幼的欧阳修产生了重要影响。欧阳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郑氏出身江南名门望族,知书识理,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芦杆当笔)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画荻教子)。欧阳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欧阳修十岁时,从随州大姓李氏家中得到唐代诗人韩愈的《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的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科举之路天圣元年(1023年),欧阳修在随州参加解试(地方初试),因文章没有押韵而落第;天圣四年(1026年),终于在随...
查看全文
欧阳修
(一)眉先须后,先生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上齿刚唇柔,刚者不如柔者久,柔能克刚(二)酒沾衫袖重花压帽檐偏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吉安永丰县)人。4岁丧父。母贤淑,亲自教其识字.因家贫买不起纸,以芦荻划地成书,留下画荻教子的美谈。贫苦的生活,令欧阳修磨练出刚强的个性,从不向恶势力低头.一年,街上来了一买卦者,童颜鹤发,望之有如神仙.其实那老者是一个退官的读书人,因看破世情,隐于市井,并精研出一套处世哲学,柔能克刚.他见欧阳修天庭饱满,他日必成大器,但过于刚强,日后仕途恐有挫折.老者有意开导他,便说道:看你的机灵模样,想必读书不少,能对句吗?欧阳修当然不会在乎,老者便道出上联:齿刚唇柔,刚者不如柔者久,柔能克刚欧阳修年纪还小,一时不明老者之意,还以为老者讥笑于他,于是答道:眉先须后,先生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上老者点头称赞,但不禁心中暗叹.后来欧阳修果然大有作为,但由于数以...
查看全文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简介 寄语: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影响。他的平易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今天分享给
查看全文
欧阳修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欧阳姓
卒年不详
唐宋八大家
西庑先贤先儒
宋朝副相
宋朝历史学家
天圣八年庚午科进士
永丰人
宋朝词人
宋朝经学家
宋朝诗人
谥文忠
宋朝散文家
散文家
政治家
词人
1 / 3
家族谱大览
歐陽族譜 [8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廷鉴堂梓, 清咸丰4[1854]. 存1册(页数杂异). 注 : 此谱仅残存卷首. 始祖 : (宋) 欧阳修,谥文忠. 宁乡始迁祖 : (宋) 欧阳大可. 支祖 : 欧阳彦铭. 散居地: 湖南省宁乡县等地.
浏览:100
欧阳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6[1927]年重修. 6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远祖 : 欧阳观公, 字仲宾, 偃长子. 宋咸平三年进士. 生子二: 欧阳昞,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 汝城一世祖 : 欧阳元复, 徙湖广郴州卢阳. 生一子: 欧阳贵. 散居地 : 湖南省郴州县, 汝城县等地. 版心题: 汝城欧阳氏族谱. 书衣题 : 欧村族谱.
浏览:0
欧阳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6[1927]年重修. 6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远祖 : 欧阳观公, 字仲宾, 偃长子. 宋咸平三年进士. 生子二: 欧阳昞,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 汝城一世祖 : 欧阳元复, 徙湖广郴州卢阳. 生一子: 欧阳贵. 散居地 : 湖南省郴州县, 汝城县等地. 版心题: 汝城欧阳氏族谱. 书衣题 : 欧村族谱.
浏览:0
欧阳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6[1927]年重修. 6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远祖 : 欧阳观公, 字仲宾, 偃长子. 宋咸平三年进士. 生子二: 欧阳昞,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 汝城一世祖 : 欧阳元复, 徙湖广郴州卢阳. 生一子: 欧阳贵. 散居地 : 湖南省郴州县, 汝城县等地. 版心题: 汝城欧阳氏族谱. 书衣题 : 欧村族谱.
浏览:0
欧阳氏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宣统2[1910]刻本.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始祖 : (宋) 欧阳修,字永叔,谥文忠. 始迁祖 : (宋) 欧阳茂翁,字君实. 由江西吉安府安福迁邵阳,居泸溪. 为自息公之长子. 派祖 : 欧阳义重,字利和,号景新. 茂翁公之孙. 义重公下三子 : 欧阳天瑜,字怀瑾 ; 欧阳天玨,字国珍 ; 欧阳天理,字黄中. 天理公下房祖 : (明) 欧阳宗佑,字默符 ; 欧阳宗齐,字祈山 ; 欧阳宗禄,字银山 ; 欧阳宗侃,字金山. 佑房下支祖 : (明) 欧阳祖珪,字坳峰 ; 欧阳祖珮,字竹山 ; 欧阳祖琼,字瑶峰. 侃房下支祖 : (明) 欧阳祖琦,字蓝庄 ; 欧阳祖(王义),字蓝田 ; 欧阳祖琥,字东川 ; 欧阳祖瑊. 散居地 : 湖南省泸溪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欧阳氏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宣统2[1910]刻本.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始祖 : (宋) 欧阳修,字永叔,谥文忠. 始迁祖 : (宋) 欧阳茂翁,字君实. 由江西吉安府安福迁邵阳,居泸溪. 为自息公之长子. 派祖 : 欧阳义重,字利和,号景新. 茂翁公之孙. 义重公下三子 : 欧阳天瑜,字怀瑾 ; 欧阳天玨,字国珍 ; 欧阳天理,字黄中. 天理公下房祖 : (明) 欧阳宗佑,字默符 ; 欧阳宗齐,字祈山 ; 欧阳宗禄,字银山 ; 欧阳宗侃,字金山. 佑房下支祖 : (明) 欧阳祖珪,字坳峰 ; 欧阳祖珮,字竹山 ; 欧阳祖琼,字瑶峰. 侃房下支祖 : (明) 欧阳祖琦,字蓝庄 ; 欧阳祖(王义),字蓝田 ; 欧阳祖琥,字东川 ; 欧阳祖瑊. 散居地 : 湖南省泸溪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欧阳修导读知识
醉翁亭记原文
醉翁亭记原文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 作品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浏览量:1256次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浏览量:1290次
画眉鸟 欧阳修
画眉鸟 欧阳修
《画眉鸟》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原文: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言理,情理兼融。诗人描绘出良辰美景,同时将自己的理念感悟融入其中,表达了自身对禁锢人才的憎恶与否定、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浏览量:1584次
采桑子欧阳修
采桑子欧阳修
《采桑子十首》是欧阳修的一组联章词,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晚年退居颍州,非常喜欢当地的山水景色,于是就写下了这十首词,描绘出了颍州西湖景色之美。其中前九首写景,最后一首抒情。采桑子十首其一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其二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其三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其四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其五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其六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其七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其八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其九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其十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浏览量:1354次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朝及宋朝出现的八位文学巨匠,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柳宗元 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韩愈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 苏洵 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苏轼 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辙 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北宋文学家、宰相。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曾巩 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元丰四年,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浏览量:133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