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行星

行星

(天体)

行星英语:planet;拉丁语:planeta),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由西向东)。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相对于月球)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2007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一组空间科学研究队发现了已知最热的行星(2040摄氏度)。

随着一些具有冥王星大小的天体被发现,“行星”一词的科学定义似乎更形迫切。历史上行星名字来自于它们的位置(与恒星的相对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们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太阳系内肉眼可见的5颗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经被人类发现了。16世纪后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人类了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颗行星。望远镜被发明和万有引力被发现后,人类又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2006年后被排除出行星行列,2008年被重分类为类冥天体,又称“矮行星”)还有为数不少的小行星。20世...

行星相关文献
行星
名称及由来在中国,根据西汉《史记、历书》记载“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修正历法,订出正月起始)。”《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孔颖达疏:“七政,其政有七,于玑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英文行星一词planet源于古希腊文“πλανήτης(planētēs)”,意为“游走者”(wanderer)。1792年日本学者本木良永在翻译哥白尼的地动说时将“行星”译作“惑星”,取其位置游移不定让人迷惑之意。明治时代亦有京都大学的学者使用“游星”一词来指“行星”。1859年伟烈亚力与李善兰合作翻译的《谈天》是中文文献中第一次介绍哥白尼的地动说,也是中文“行星”一词第一次出现。历史更多资料:天文学史和行星定义一个摘录自《宇宙志》(安特卫普,1539)的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模型从古典时代的神圣的游星演化到科学时代的实在的...
查看全文
矮行星
历史的概念从1801年开始,天文学家在火星和木星之间陆续发现谷神星和其它天体,几十年间它们都被认为是行星。大约在1851年间,这些天体的数量达到23颗,天文学家开始改用小行星这个字眼来称呼这些体积较小的天体,并且不再以行星命名与将它们归类为行星。在1930年发现了冥王星,多数的科学家都认为太阳系有9颗行星,再加上数以千计值得注意的小天体(小行星和彗星)。大约有50年的时间,冥王星被认为比水星大。但是,在1978年发现冥王星的卫星夏戎,使冥王星的质量可以精确地被测量出来,确定她远远的比与最初估计的小。它的质量只有水星的廿分之一,使得冥王星成为最小的行星。然而,它的质量依然超过主小行星带最大的天体,谷神星的10倍,大约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的五分之一。此外,它还有一些不寻常的特性,如大的轨道离心率和轨道倾角,这很明显地使它完全不同于其它的行星。在1990年代,天文学家开始在冥王星所在的空间区域(现...
查看全文
行星系
起源和演化与太阳系相似的行星系统一般认为是在恒星形成的同时形成。还有的早期理论假想,在两颗恒星“擦肩”而过时,因彼此之间的重力吸引,恒星中的部分物被拖曳出来,这些物质逐渐聚合形成了行星。然而以我们现在的知识来判断,如此近距离的恒星“错车”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当今被普遍接受的是行星系统由星云产生的学说。但是另有一些与“我们”迥然不同的行星系统:比如我们已通过某些脉冲星电磁辐射周期的轻微变动推断出它们有行星系统存在。脉冲星是超新星猛烈爆炸的产物,普通的行星根本不可能禁受如此强大的冲击波——在此状况下,行星不是被蒸发掉就是因恒星质量急骤下降而摆脱引力束缚跑得无影无踪。有理论认为是左近的伴星在超新星爆发中几乎完全蒸发,其残骸变成了脉冲星的行星。或者是脉冲星周围的吸积盘(accretiondisk)以某种方式形成了行星。里程碑太阳系——太阳和附属的行星系统,这是最早认识的行星系统。PSRB1257+...
查看全文
双行星
卫星与双星的区分双星的概念来源于恒星之间的相互绕行,由于恒星有很好的定义(足够大,因而引发核聚变发光),所以不存在“卫恒星”的概念,凡是相互绕行的恒星,无论大小差异如何,都是双星(或者三联星等)。然而在行星系统内,行星与卫星按照轨道区分,直接绕恒星的就是行星,绕行星的是卫星。但双星的情形模糊了行星与卫星的区别,如果两颗相互绕行的星球大小非常接近,毫无疑问会被归类于双行星;如果大小差别非常大,则小星体是卫星;而介于前两种情况之间,即两星体大小相当,同时差别明显,这就产生了定义的疑难。按照一般的科学定义原则,不宜人为地给出某个比值(比如质量差别1/10)作为区分界限,而应该以某种引力、轨道相关的现象作为标准。而事实上,人们仍从直观上认为两者质量在同一数量级为双行星。(即比值1/10作为心理分界)在过去,曾经有一些辩论双行星和行星-卫星系统之间的精确定义界限。在许多的例子中,都不是问题,因为这些...
查看全文
内侧行星和外侧行星
历史这些专有名词最初是用在克劳狄斯·托勒密的宇宙观,用来区分本轮位于太阳环绕地球的轨道内侧的行星(水星和金星)和在太阳轨道之外的行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在16世纪,这些名词被否认托勒密宇宙观模型的尼古拉斯·哥白尼修饰,用来区分行星的轨道相对于地球轨道的大小。不同类别的行星当以地球为参考点或定点来陈述行星:"内侧行星"是指水星和金星,它们比地球更靠近太阳。"外侧行星"是指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都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远。这个名词可以有更广泛的用法,例如:从火星看,地球是一颗在内侧的行星。其它的行星术语这些名词的意义不同于内行星和外行星,他们是以小行星带为分界,轨道在小行星带的里面,较靠近太阳的是内行星,外侧离太阳较远的的是外行星。内侧行星也不同于微型行星(minorplanet)或矮行星。外侧行星也不同于气态巨行星(gasgiant)。参考资料
查看全文
行星相关标签
行星
天文学
家族谱大览
穎川鍾氏宗譜, 7, 卷7_ 23世恆字行星美公起, 192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1[1922]重修. 7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外纪一世祖 : (唐) 钟传. 官镇南节度使. 下一子 : 钟谟. 仕户部仆射,居鼎州常德府. 吴𡩬祖(1世) : (宋) 钟国宾,字忠道,行百二. 传公14世孙. 自杭州南园徙吴𡩬. 提为一世. 生一子 : 钟廷宝,字朝器,行千一. 派祖(4世) : (宋元之际) 钟惟茂,字仲发,行庆一 ; 钟惟英,字仲雄,字庆三 ; 钟惟豪,字仲杰,行庆五 ; 钟惟善,行庆八. 分房祖(5世) : 钟日新,行明五二. 惟英公长子. 日新公下四子 : 钟道美,字叔嘉,行亨一(洪塘祖) ; 钟道𡩬,行亨三(上陶祖) ; 钟道寿,字叔祥,行亨五(高沙祖) ; 钟道康,行亨七(上陶祖). 泰里支祖(5世) : 钟祖虞,行天二. 惟豪公次子. 三派始祖(10世) : 钟同,字世京,行然十三. 居龙山. 生三子 : 钟德尊,行宝十六(上郭祖) ; 钟德谅,行宝十八(上石祖) ; 钟德宣,行宝三十四(南岸祖). 下深塘支祖(14世) : 钟鸣寿,行晋八十二. 道寿公8世孙. 排行字 : 百千万庆 明亨元延 祯祥禧咸 棋晋豫临 履巽干泰 艮节恒萃 升丰需泽 渐隆谦益 頣象中孚 佳锡钦清 兴启仁景 浩成源圣 奕世显扬.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吴宁钟氏宗谱.
浏览:100
1.行氏家谱, 1, 1496-2018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4
樂邑嚴氏族譜, 1, 卷1-4_ 目錄 譜序 凡例 排行 世系 1世道成公起 行傳, 1864
原书: 抄本影印, 清同治3[1864]序. 合1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多处破损难阅, 不确定是否齐全. 远祖 : (宋) 严粲,字坦叔,号华谷. 原籍江西. 始祖(1世) : (元) 严道成,字理甫,号性丰. 华谷公7世孙. 自江西徙福建,再迁至浙温乐东严岙. 派祖(6世) : 严尚余,字家隆,号基厚,又号瑞金,行月一(永嘉大畲始迁祖) ; 严尚桂,字家盛,号培厚,行月二(芙蓉始祖). 皆为兴则公(号成广)之子. 尚余公下三子(7世) : 严贤封,字节卿,号玉纯,行星一(大房,洪天派) ; 严贤赠,字节侯,号质纯,行星二(二房,洪升派) ; 严贤诰,字节权,号修纯,行星三(三房,洪魁派). 尚桂公下支祖(21世) : 严朝瑾,字显彝,号龙楼. 讳行 : 道德修立 兴尚贤良 瑞应永久 裕发远长 汝亚庆世 朝正洪昌 常端制则 万纪荣章. 字行 : 理义固本 治家节勤 恭敬庄肃 善信有成 用行进处 显达光明 顺度钦法 祖志宜承. 号行派 : 丰隆茂盛 广厚纯全 叟宾卿甫 岚谷山川 泉峰溪湖 楼阁庭轩 堂阶园圃 亭桥斋庵. 班行 : 天地阴阳 日月星辰 东西南北 春夏秋冬 仁义礼智 元亨利贞 名物品类 全始成终.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 永嘉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马源戴氏支谱 十二卷首末各一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树德堂 , 民国16[1927]重修. 2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1世) : (唐) 戴护,名仲仪,字邦卫. 始迁祖(6世) : (宋) 戴匡德,行三,名侨,字正仁. 由乐之凰柏源卜居马源. 生子六. 匡德公派下支祖(10世) : (宋) 戴广,行昌. 为匡德公第二子令陈公之后. 生子一 : 戴沂,行胪. 广公派下房祖(13世) : (宋) 戴仲周,行声 ; 戴仲晋,行声. 仲周公派下支祖(16世) : (宋) 戴敬仁,行经 ; 戴敬义,行经 ; 戴敬智,行经. 仲晋公派下支祖(16世) : (宋) 戴敬孝,行经. 行字母 : 先护绵启荫 三望肇荣昌 胪唱声名重 经传诗礼芳 英词敷藻翰 伟绩着旌常 秀毓芝兰并. 散居地 : 江西省乐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及目录题 : 广公支谱. 卷端题 : 星江马源戴氏广公支谱.
浏览:100
雁門童氏宗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松堂, 民国6[1917]识. 5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缺世系卷5. 宗祖 : (汉) 童仲玉. 下有二子: 童恢,字汉宗 ; 童翊,字汉文. 兰谿始祖(1世) : (宋) 童澄,字国宾,号清溪,行德三. 实公长子. 仲玉公34世孙. 登进士,官至殿中左侍御史. 原江西南昌府择里人. 澄公下三子 : (宋) 童蒙,字惟亨,行裕一 ; 童新,字琅器,号椒崖,行裕七 ; 童宗,字圣道,行裕八. 派祖(3世) : 童泰,字显平,行百一(蒙公之子,居香溪瓦片塘) ; 童能,字显达,行百三(新公之子) ; 童杰,字显俊,行百二(宗公之子,居虹霓山). 上新坊祖(8世) : (宋元之际) 童祐,讳禄,字惟位,原行仍四,改行祐四,派字行十四. 能公之后裔. 祐公下二子(9世) : (元明之际) 童允辐,字寿之,行涵三十三,原行寿五(西宅祖) ; 童允富,字宝之,行涵三十四,原行寿九(东宅祖). 行派 : 德裕百千曾 万洪派涵江 浙清溪溢汉 洲瀔波潆浩 瀚渔泽溯源 流濂洛渊洙 泗潇湘溥泳 游渭汾沾治 法溱洧济淇滺. 注 : 另含各派旧派字, 详阅第3册影像73-76页. 散居地 : 浙江省兰谿县, 金华区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童氏宗谱
浏览:100
马源戴氏支谱 十二卷首末各一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树德堂 , 民国16[1927]重修. 2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1世) : (唐) 戴护,名仲仪,字邦卫. 始迁祖(6世) : (宋) 戴匡德,行三,名侨,字正仁. 由乐之凰柏源卜居马源. 生子六. 匡德公派下支祖(10世) : (宋) 戴广,行昌. 为匡德公第二子令陈公之后. 生子一 : 戴沂,行胪. 广公派下房祖(13世) : (宋) 戴仲周,行声 ; 戴仲晋,行声. 仲周公派下支祖(16世) : (宋) 戴敬仁,行经 ; 戴敬义,行经 ; 戴敬智,行经. 仲晋公派下支祖(16世) : (宋) 戴敬孝,行经. 行字母 : 先护绵启荫 三望肇荣昌 胪唱声名重 经传诗礼芳 英词敷藻翰 伟绩着旌常 秀毓芝兰并. 散居地 : 江西省乐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及目录题 : 广公支谱. 卷端题 : 星江马源戴氏广公支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