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邓析

邓析(前545年 —前501年),春秋时代末年郑国名家思想家。邓析也主张刑名之治,制定竹刑,主张刑法公开化,引发贵族的不满,最后为郑国大夫驷歂所杀。

邓析简介资料
郑国(今河南省)
公元前545 年
郑国(今河南省)
公元前501 年
邓析相关文献
邓析生平都做出有什么成就郑国大夫邓析简介
邓析生平都做出有什么成就郑国大夫邓析简介,邓析(前545-前501),河南新郑人,郑国大夫,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辨之学
查看全文
揭秘:邓析竹刑说的是什么?邓析是什么人
揭秘:邓析竹刑说的是什么?邓析是什么人,在春秋时期,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子产最先打破了一直以来“刑不可知,威不可测”
查看全文
邓析子
外部链接《邓析子》全文
查看全文
邓析
生平邓析是子产的部下,子产在郑国执政时,邓析是大夫。但邓析不满子产所铸的刑书,竟“不顾君命,而私制刑法,书之于竹筒,故言竹刑”,制定竹刑,主张刑法公开化。邓析此举引发贵族的不满,最后为郑国大夫驷歂所杀。学说邓析反对礼治,要“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反《周礼》而行。提出“事断于法”的主张。邓析是子产的部下,子产在郑国执政时,邓析是大夫。但邓析不满子产所铸的刑书,竟“不顾君命,而私制刑法,书之于竹筒,故言竹刑”,邓首倡“刑名之论”,操“两可之说”,被视为玩弄巧辩之术,开起了名家的思想。荀子曾经对邓析作出批评,《荀子·非十二子》谓其:“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绮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惠施、邓析也。”《汉书艺文志》将邓析列入名家。目前流传的《邓析子》据传是后人伪托。
查看全文
邓析
邓析(?~公元前501),春秋末年郑国思想家和革新家。子产执政时,任郑国大夫。从现有史料看,他是坚决反对“礼治”的先行者,“不法先王,不是礼义”。他不满子产所铸刑书,竟自己编了一部《竹刑》。晋人杜预在注《左传》时说,邓析“欲改郑所铸旧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简,故言竹刑”。邓析提出“事断于法”的主张,意即必须以法作为判断人们言行是非的标准,这正是后来法家反对“礼治”、主张“法治”的要求。目前流传的《邓析子》据传是后人伪托。但其中有些观点当源于邓析。邓析还曾私家招收门徒,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方法,当时向他“学讼者不可胜数”。这也是中国法制史上的创举。邓析又以擅长辩论著称:“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词”,并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在他的倡导和鼓动下,当时郑国曾兴起一股革新浪潮,给新、老贵族的统治造成严重威胁,以至“郑国大乱,民口欢哗”,最后终于出现了“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的结局。驷...
查看全文
邓析相关标签
名家
春秋人
前501年逝世
思想家
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