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江夷

江夷

江夷(384年-431年),字茂远,济阳考城人。晋黄门侍郎、《徙戎论》作者江统的曾孙,祖父江虨及父江敳皆在东晋任官。东晋末及南朝宋官员,在宋官至尚书右仆射。

江夷简介资料
384 年
431 年
江夷相关文献
江苏省-无锡-新吴区夷昧
吴王夷昧(前580─前527年),春秋时期吴国君主,谥号吴度王,为寿梦之子,诸樊、余祭之弟,季札之兄。前544年,余祭去世,他继承了王位,在位时间17年(前544年─前527年),终年约54岁。元年为前543年。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余祭、夷昧、季扎。诸子之中,季扎最贤。寿梦临死之时,欲立季扎,但季扎坚辞不受。于是寿梦将王位传给诸樊,并约定兄终弟及,必使季扎取得王位。诸樊立刻要把王位让给季扎,并说:“这是父王的遗志。”季扎回答道:“父王在世时,我不愿位列东宫,父王归天,我怎么能抢兄长的王位?哥哥若再逼我,我只好出避他国。”诸樊拗不过季扎,只好以父命继位。作了吴王的诸樊,心想:“我要是活到老才死,按次序传位,传来传去,四弟还能继承王位吗?我得另想办法。”于是,他亲自率领吴军攻打楚国,战死在疆场上。大臣们依照寿梦的遗愿,立余祭为吴王。余祭了解兄长的心意,说:“哥哥战死,为的是要把王位尽快传...
查看全文
浙江省-绍兴谢夷吾
谢夷吾(25-89),字尧卿,东汉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省绍兴)。少为郡吏,学风角占侯之术。太守第五伦擢其为郡督邮。后举孝廉,出任寿张县令,后任荆州刺史。谢夷吾为官,刚正不阿,但又体恤民情。早年任会稽郡之功曹吏时,连太守第五伦妻子的车马被他的下属放入府衙,谢夷吾也敢当面予以责罚。后第五伦擢其为督邮,以后又为寿张县令,迁荆州刺史,又迁钜鹿太守,“所在爱育人物”,以德化人,颇“有善绩”,其所作所为,甚合儒家之执政理念。第五伦为司徒时,曾教班固为文荐谢夷吾,称其“才兼四科,行包九德,仁足济时,知周万物”,实为“社稷之元龟,大汉之栋甍”。谢夷吾曾竭力举荐王充,说是“充之天才,非学所加,虽前世孟轲、孙卿,近汉扬雄、司马迁,不能过也”。王充一生仕途不畅,他之问孔刺孟非韩以及反对谶纬迷信,也与后汉时尚多有不合,谢夷吾独能慧眼识珠,很不容易。钜鹿为当时大郡,治理难度较大。因此,虽然刺史的职位高于太守,但汉章帝...
查看全文
江苏省-苏州裴夷直
裴夷直,唐诗人。字礼卿。吴(今苏州)人,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宪宗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任右拾遗。大和八年(834),王质出任宣歙观察使,召夷直与刘蕡、赵晰等从事,皆一代名流。文宗时,入朝为左司、吏部两员外郎,迁中书舍人。武宗立,出为杭州刺史,又贬为驩州司户参军。宣宗时,历任江、华二州刺史,后又复入为兵部郎中。大中十年(856)授苏州刺史,次年转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等使,官终散骑常侍。夷直有诗名,其诗多为绝句,内容以感怀酬赠之作为多。《全唐诗》录存其《献岁书情》、《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观淬龙泉剑》等诗五十七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全唐文》录存其文一篇。
查看全文
上古/史前时期夷在古代并没有野蛮的贬义,还是意指“仁者”,许倬云推测“在庙底沟二期文化时,位于今日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居民,也许真的会羡慕山东地区的富庶生活与高文化水平”。周时期由于周朝的封国制度其实是分封在各交通及战略要地的城堡,而国则是指城围护的驻防基地,周王室的号令只达城邑的“国”而城外即是乡野,许倬云主张国人(君子)与“野人”的差别是华夏与夷狄的区分,并无“君子”优于野人的文化意义。许倬云认为,“楚秦吴越”是周人之“他者”。秦汉时期由于秦汉在中国本土建置郡县的行政体,和四夷诸群体之间除了有战争之外也有贸易的往来,。参见东夷戎狄
查看全文
江夷
生平江夷年轻就磨练自己,建立名节,为当时一众后进中的优秀人物。桓玄称帝时让江夷任豫章王文学,不久刘裕兴兵讨伐桓玄,又以江夷为镇军行参军,又曾参大司马琅邪王军事及为大司马主簿,并以协助平定桓玄的功勋封州陵县五等侯。后历多次转职后任侍中,并在刘裕北伐后秦时随大司马司马德文随军北伐,到洛阳拜过晋帝园陵,至潼关后南返。南归后,江夷领宁远将军、琅邪内史、本州大中正,总领大司马府及琅邪国的所有事务。元熙元年(419年),刘裕受封宋王,建台,以江夷为五兵尚书。永初元年(420年)刘裕篡晋,江夷转度支尚书,及后又外任义兴太守,秩中二千石。后又曾人吏部尚书及吴郡太守。景平二年(424年),被徐羡之等辅政大臣所废黜的宋少帝被送到吴郡幽禁,不久更在金昌亭遇害,江夷前去哀悼,尽臣之礼。及后又再出任丹杨尹、吏部尚书,加散骑常侍以及尚书右仆射。元嘉八年(431年),江夷改授湘州刺史,加散骑常侍,然而未到任就病逝,享年
查看全文
江夷相关标签
东晋政治人物
384年出生
济阳江氏
刘宋政治人物
431年逝世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江氏族谱 [11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济阳堂, 清道光3[1823].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拍摄次序颠倒. 卷首拍摄于卷2, 卷3之间. 源流 : 元仲. 伯益幼子,本为赢姓. 封于江国,子孙以国为氏. 始祖 : (宋) 江晔,字文明,号伟斋,行八. 原籍江西饶州鄱阳县. 晔公下三子 : (宋) 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 ; 江万载,字子玖,号古山 ; 江万顷,字子玉,号古崖,行十二. 此谱主要为万顷公派下纪录资料. 顷公下四房 : (宋) 江铎,字国禹,行十八郎 ; 江锜,字国鼎,行念二郎 ; 江念三 ; 江念五.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 萍乡县, 及山西省各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浩石江氏族谱. 谱序题 : 浩溪江氏修谱.
浏览:0
江氏族谱 [11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济阳堂, 清道光3[1823].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拍摄次序颠倒. 卷首拍摄于卷2, 卷3之间. 源流 : 元仲. 伯益幼子,本为赢姓. 封于江国,子孙以国为氏. 始祖 : (宋) 江晔,字文明,号伟斋,行八. 原籍江西饶州鄱阳县. 晔公下三子 : (宋) 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 ; 江万载,字子玖,号古山 ; 江万顷,字子玉,号古崖,行十二. 此谱主要为万顷公派下纪录资料. 顷公下四房 : (宋) 江铎,字国禹,行十八郎 ; 江锜,字国鼎,行念二郎 ; 江念三 ; 江念五.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 萍乡县, 及山西省各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浩石江氏族谱. 谱序题 : 浩溪江氏修谱.
浏览:0
江氏族谱 [11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济阳堂, 清道光3[1823].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拍摄次序颠倒. 卷首拍摄于卷2, 卷3之间. 源流 : 元仲. 伯益幼子,本为赢姓. 封于江国,子孙以国为氏. 始祖 : (宋) 江晔,字文明,号伟斋,行八. 原籍江西饶州鄱阳县. 晔公下三子 : (宋) 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 ; 江万载,字子玖,号古山 ; 江万顷,字子玉,号古崖,行十二. 此谱主要为万顷公派下纪录资料. 顷公下四房 : (宋) 江铎,字国禹,行十八郎 ; 江锜,字国鼎,行念二郎 ; 江念三 ; 江念五.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 萍乡县, 及山西省各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浩石江氏族谱. 谱序题 : 浩溪江氏修谱.
浏览:0
江氏族谱 [11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济阳堂, 清道光3[1823].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拍摄次序颠倒. 卷首拍摄于卷2, 卷3之间. 源流 : 元仲. 伯益幼子,本为赢姓. 封于江国,子孙以国为氏. 始祖 : (宋) 江晔,字文明,号伟斋,行八. 原籍江西饶州鄱阳县. 晔公下三子 : (宋) 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 ; 江万载,字子玖,号古山 ; 江万顷,字子玉,号古崖,行十二. 此谱主要为万顷公派下纪录资料. 顷公下四房 : (宋) 江铎,字国禹,行十八郎 ; 江锜,字国鼎,行念二郎 ; 江念三 ; 江念五.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 萍乡县, 及山西省各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浩石江氏族谱. 谱序题 : 浩溪江氏修谱.
浏览:0
江氏族谱 [2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济阳堂藏, 清宣统元年[1909]四修. 36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一世祖 : (宋) 江文明,号伟齐,行八郎. 五大房祖(3世) : 江十八郎,字国禹,名铎(居闽汀州府宁化县石璧村) ; 江念二郎,字国鼎,名锜(自宁化迁上杭) ; 江念三郎,字国海(居广东大埔县) ; 江念五郎(居广东嘉应州) ; 江念二十七郎. 散居地 : 江西省赣县, 万载, 宜丰(旧新昌), 宜春(旧袁州), 萍乡等县 ; 湖南省浏阳县 ; 福建省宁化县, 上杭县 ; 广东省梅县, 大埔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书衣题编目.
浏览:0
济阳江氏统宗谱 [80卷]
原书: 婺源谢坑 : 济阳江氏统宗祠, 民国8[1919]. 68册 : 插图. 济阳始祖 : (东汉) 江革. 婺北谢坑始迁祖 : (唐) 江洪,字天然.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 ; 浙江省 ; 江西省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