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作品是20世纪前苏联作曲家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于晚期创作的管弦乐作品。这首套曲是第三首根据作曲家著名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乐队而改编的作品,一共六个乐章,对应了舞剧中的六个情节。相比于同样根据舞剧改编的前两部套曲和十首钢琴作品,第三部套曲却被普遍忽略了,也许是因为间隔比较久,到晚期才创作。
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组曲,Op.101简介资料
Romeo and Juliet Suite No. 3, Op. 101
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组曲,Op.101相关文献
组曲
参考书目音乐史与欣赏:杨沛仁著,2001年,初版,美乐出版社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主要角色维洛那的统治者RulinghouseofVerona埃斯卡勒斯亲王PrinceEscalus:维洛那的国王,禁止蒙特鸠家族与卡帕莱特家族互相残杀。帕里斯伯爵CountParis:亲王的亲戚,被朱丽叶毁婚,在卡帕莱特的祖坟前被罗密欧杀死。茂丘西奥Mercutio:亲王的亲戚,罗密欧的好友,在一场冲突中,死在铁豹剑下。卡帕莱特家族HouseofCapulet卡帕莱特伯爵Capulet:卡帕莱特家族族长。卡帕莱特夫人Capulet"swife:卡帕莱特家族女族长。朱丽叶Juliet:卡帕莱特的女儿,拥有他人无法媲美的美貌与坚强的意志力。铁豹Tybalt:朱丽叶的表哥,最后被罗密欧杀死。奶妈TheNurse:朱丽叶的近身仆人和亲信。罗瑟琳Rosaline:卡布雷特的侄女,戏剧前期中罗密欧的恋人。彼得、桑普森、葛莱古里Peter,Sampson,Gregory:卡帕莱特家族仆役。蒙特鸠家族H...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创作经过俄罗斯作曲家,强力集团的领头人物巴拉基列夫早在1869年夏季就建议并不断鞭策柴可夫斯基以莎士比亚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创作。在1869年10月6日的一封信里面,巴拉基列夫说到了自己的意见并提出对该主题的处理方案,给出了开头的四小节。在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过程中,巴拉基列夫对其音乐主题不断进行筛选,并推荐其开篇使用李斯特式歌唱性风格,又对调性提出改进意见。乐曲的第一稿在六周内完成,并于1870年三月首演,由尼古拉·鲁宾斯坦指挥。但到了该年夏季,柴可夫斯基就又拿出新的一稿,采用了巴拉基列夫的建议,使用了一个缓慢的合唱式的开头。该版在1872年圣彼得堡首演。1878年,婚姻失败后的柴可夫斯基在其兄弟莫德斯特加中做客,他再一次转向这部悲剧作品,并且意识到将其改写为歌剧的可能。该年六月,他致信默德斯特说道:“我当然会为《罗密欧与朱丽叶》作曲。它将会是我最伟大的作品。真奇怪,为什么我早点不懂得...
行星组曲
特色这部管弦乐使用的乐队阵容十分庞大,甚至加入了当时仍未普及的新乐器,包括低音长笛(等同现在的G调中音长笛)、低音双簧管(比双簧管低一个八度)及较常在管乐队使用的上低音号。同时也使用了管风琴和两组女声三部合唱团。全曲七个乐章以七个行星的名字命名:火星、金星、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更多的是出于占星学上的意义而并非天文学,乐章的标题可能起源于《TheArtofSynthesis》这本书。配器火星——战争使者(BringerofWar):霍尔斯特是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完成这一乐章的。因此有人认为,这段音乐是对当时迫在眉睫的战争的预言。以紧张的5/4拍弦乐开头,为了营造一种咄咄逼人的气氛,乐队使用一种不常见的演奏技术:用打击乐及弦乐器的弓杆击弦。这种蛮横、激昂的渐强节奏型,暗示出军队在行进,给人以一种咄咄逼人的紧迫感。主旋律混乱而又充满压迫感,第二主题则由上低音号和...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历史这些组曲目前无法确定其具体的创作年代,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根据对组曲的各种因素和特点的分析,它们应该是巴赫克滕时期的创作,可能于1720年(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手稿上的完成年份)前后完成,其中后三首因创作和演奏技巧明显难于前三首,故诞生时间可能更晚些。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作品完全不受重视。除了偶尔以练习曲(etude)的身份出现外,根本无缘在音乐厅里演奏。在十九世纪,甚至有很多著名作曲家尝试为它们加上钢琴伴奏。加泰罗尼亚大提琴家卡萨尔斯(1876-1973)是历史上对于这些组曲的推广有着里程碑式的贡献和影响的人。他于13岁时无意间在旧书摊发现这份旧乐谱﹐钻研十余年后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录制的第一套全部组曲录音。时到今日,这盘录音仍旧被专业音乐家和业余爱好者奉为楷模。不同于小提琴组曲和奏鸣曲,巴赫并没有留下他大提琴组曲的原始手稿。尽管目前有各种净版(urtext),但都是根据巴赫第二...
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组曲,Op.101相关标签
罗密欧与朱丽叶
芭蕾舞
20世纪
普罗科菲耶夫
管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