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

用于数据库管理的关系模型英语:Relational model)是基于谓词逻辑和集合论的一种数据模型,广泛被使用于数据库之中。最早于1969年由埃德加·科德提出。

关系模型相关文献
火箭模型
火箭模型,明(公元1368-1644年)。长108厘米。在箭支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
查看全文
德拜模型
推导德拜模型是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的固态等价物,其中把电磁辐射视为盒中的光子气体。德拜模型把原子的振动视为盒中的声子(盒子就是固体)。大部分的计算步骤都是相同的。考虑一个边长为L{displaystyleL}的立方体。从盒中粒子一文可知,盒中的声波干扰的谐振模(现在只考虑与一个轴对齐的)具有波长:其
查看全文
关系模型
模型关系模型的基本假定是所有数据都表示为数学上的关系,就是说n个集合的笛卡儿积的一个子集,有关这种数据的推理通过二值(就是说没有NULL)的谓词逻辑来进行,这意味着对每个命题都没有两种可能的赋值:要么是真要么是假。数据通过关系演算和关系代数的一种方式来操作。关系模型是采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允许设计者通过数据库规范化的提炼,去建立一个信息的一致性的模型。访问计划和其他实现与操作细节由DBMS引擎来处理,而不应该反映在逻辑模型中。这与SQLDBMS普遍的实践是对立的,在它们那里性能调整经常需要改变逻辑模型。基本的关系建造块是域或者叫数据类型。元组是属性的有序多重集(multiset),属性是域和值的有序对。关系变量(relvar)是域和名字的有序对(序偶)的集合,它充当关系的表头(header)。关系是元组的集合。尽管这些关系概念是数学上的定义的,它们可以...
查看全文
ΛCDM模型
参数模型含有六个基本参数。哈勃常数——决定宇宙的膨胀速率,以及宇宙闭合所需的临界密度ρρ-->0{displaystylerho_{0},}。重子的密度、暗物质的密度和暗能量的密度,它们都
查看全文
OSI模型
历史在制定计算机网络标准方面,起着重大作用的两大国际组织是: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CCITT),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虽然它们工作领域不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与信息处理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比较模糊,这也成了CCITT和ISO共同关心的领域。1983年,ISO发布了著名的ISO/IEC7498标准,它定义了网络互联的7层框架,也就是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层次划分根据建议X.200,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以下七层,标有1~7,第1层在底部。现“OSI/RM”是英文“OpenSystems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l”的缩写。第7层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提供为应用软件而设的界面,以设置与另一应用软件之间的通信。例如: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等。第6层表达层(Present...
查看全文
关系模型相关标签
数据库
数据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