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堪培拉

堪培拉

(行政区划)

堪培拉英语:Canberra 发音为/ˈkænbᵊrə/, /ˈkænbɛrə/ ),当地华人称为“坎京”,是澳大利亚联邦首都。它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内陆城市,人口超过36.7万人,在澳大利亚所有城市里排名第八。它座落于澳大利亚首都领地北端,距离澳大利亚东岸两大都会城市悉尼和墨尔本分别为280公里和660公里。

澳大利亚联邦1908年决定在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之间的折中地理位置定都,即今天的堪培拉。它是澳大利亚少数全城规划兴建的规划城市,1913年动工,总体规划由美国芝加哥建筑师华特·贝理·格里芬英语Walter Burley Griffin玛丽恩·马奥尼·格里芬英语Marion Mahony Griffin夫妇设计。格里芬夫妇的设计在当时的全球设计竞赛中脱颖而出,结合圆形、六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案,并以以首都领地的地形特色为主轴打造而成。城市的设计受到花园城市运动影响,抛掉以公园作为点缀的旧有观念,将许多重要区域直接融入天然植被,因而享有“天然首都”...

堪培拉简介资料
35°18′27″S 149°07′27.9″E
堪培拉相关文献
堪培拉
历史1927年的旧国会大楼在欧洲人殖民之前,住在堪培拉土地的是当地的土著。“堪培拉”名字的来源也是当地土著语言,原意为“相聚的地方”。这与将来作为国都、使四方代表相聚之天意。欧洲人开始于1820年殖民当地。1824年初建居民点,称堪伯里。1899年成立联邦后划归为首都直辖区,1908年堪培拉被选为首都,1913年3月12日正式命名为“堪培拉”并开始兴建,1927年取代墨尔本成为首都,联邦议会也正式迁至此地。美国建筑师伯利·格里芬把城市设计成特有的环圈形由市中心向四周放射,他设计的人工湖也以他的名字为名,即伯利·格里芬湖。规划设计堪培拉中心部分模型:图中上方大约为朝南方向。图中中轴线以红光标示,三角框架以绿光标示。作为世界较早的规划城市,格里芬为堪培拉设计了气魄宏大、庄重而又反映澳大利亚自然特征的规划蓝图。此设计基本使用“圆圈加射线”的基本构造,并根据园林城市主义理念,将重要建筑物之间以大片...
查看全文
堪培拉相关标签
澳大利亚城市
大洋洲首都
堪培拉
计划城市
家族谱大览
1.叶赫那拉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6[1917]石印本. 1册(48双叶).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叶赫始祖本蒙古人, 姓土默特. 先灭扈伦所居张地之那拉部, 遂姓那拉, 后迁叶赫河岸, 因称叶赫那拉, 以别于他族. 入关一世祖 : 尼雅哈, 初隶正黄旗, 后改镶黄满五参领第八佐领, 归葬叶赫那拉原旗. 记载入关后一世至十一世资料. 庚延为尼雅哈之九世孙, 乳名传儿, 字乐秋, 行二, 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 散居地 : 奉天省开原县, 即今辽宁省沈阳县等地.
浏览:100
1.来氏家乘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9[1940]后记. 46, 51页. 注 : 此族原属满州人,姓尼堪氏,入关后又姓杨. 入关始祖 : (清) 讨塞公,又作陶色 散居地 : 辽宁省辽阳县等地
浏览:100
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
浏览:0
吴氏·乌扎拉
吴氏·乌扎拉
乌扎喇氏(乌扎拉氏)译言吴氏。隶属满族正白旗。现居地为北京、辽宁瓦房店、黑龙江双城等地。按八旗通考内载: 先祖巴旦·巴彦奉清帝命,率师克复延安,恩赐世袭佐领,至康熙二十一年拨兵。长孙喀祺之子承袭,不获出京。次孙之子松衣讷拨归复州(原复县,今瓦房店市复州城),世居台子前北头(今瓦房店市杨家满族乡台前村),今之碾子后即此地也。有子四人。长都克讷,次郭拉喀讷,三相喀那,四妞合。因二支缺嗣,三支更为二支,四支更为三支,此三大支之所由来也。后来宗族日繁,有在京充差者,复归北京;有拨往双城者;有因生计不足,遗居双城者,散居四方,支派世代不易查考。族中之人等,令族祖恩贵,编列字号,以排世系,逐编定“佩大龙天德,宣宗宝善经,鸿文承国式,麟子传家庭”二十个字云。传知京外,兄我同宗,只云某字,即知尊卑矣。惟说前之谱。 联系电话15940826895
浏览:0
吉林拉林城正红旗永升佐领属下人名册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民国15[1926]. [912]页. 注 : 家谱档案资料414之1-456号. 注: 此组家谱资料包括其本人, 父亲, 祖父三代之名字职位诸纪录. 散居地: 中国东北等地.
浏览:0
承袭书册乌拉八旗云骑尉骁骑校等职清干隆至光绪年间
原资料 : 稿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约清光绪10[1884]. [5]册. 注 : 内容以汉文, 及满文书写. 注 : 家谱档案资料538-539号. 注 : 我国清朝设文武勋阶, 以彰激励, 凡打仗阵亡者, 不但荣及前人, 而也福延后嗣, 故此资料包括阵亡者之名字, 官阶, 职位, 经历, 阵亡之地点及承袭子姪或兄弟之名字等. 打仗散居地迁移地 : 中国东北, 及江南各地如吉林, 直隶, 山东, 河南, 陜西, 湖北, 四川, 江苏, 安征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