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亦称高平陵政变高平陵事变正始之变,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建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事件源自曹魏宗室曹爽和大臣司马懿之间的权力斗争,最后以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遭族灭而结束。司马氏正式全面掌权,此后曹氏皇帝皆沦为司马家的傀儡皇帝。

高平陵之变简介资料
洛阳
249年02月05日
司马懿夺得魏国大权,曹爽等人被诛灭三族。司马懿取代曹爽操控傀儡魏帝曹芳
高平陵之变相关文献
司马懿为什么发动“高平陵之变”?
司马懿为什么发动“高平陵之变”?,高平陵之变一般指高平陵事变。出现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六回的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查看全文
高平陵之变时,为什么会没人支持曹氏?
高平陵之变时,为什么会没人支持曹氏?,众所周知,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曹操,刘备和孙权可以说各路诸侯中最大的赢家,但是
查看全文
高平陵之变后,为什么曹操按兵不动?
高平陵之变后,为什么曹操按兵不动?,说起三国,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曹操和司马懿等人。记得《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句
查看全文
高平陵之变
起因魏明帝曹叡于景初三年(239年)逝世,遗诏由年仅八岁的皇太子曹芳继位,并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辅政。曹爽是曹真之子,辅政之初,曹爽因为司马懿年龄和威望较高,侍奉司马懿如父亲一般,凡事不敢专行。何晏等人向曹爽进言“权力不宜委之于人”,后曹爽开始专权,重用何晏、邓飏、李胜、毕轨、丁谧等人,排斥司马懿;且不久即晋升司马懿为太傅而夺去了他的实权。之后又任命弟弟曹羲和曹训为中领军及武卫将军,曹爽集团于是完全掌握宫中禁军。从此曹爽和何晏等心腹控制了朝廷的运作,权倾朝野,甚至迁郭太后于永宁宫,曹爽更以魏明帝才人为歌伎,僭用皇帝仪仗,而同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则被架空。司马懿无法参与政令决策,为了等待时机,凝聚反击力量,于正始八年(247年)借故生病辞职以回避曹爽。次年,李胜到荆州上任刺史前向司马懿辞行,司马懿更在他面前装出重病的样子,因此令曹爽对他更为松懈;但于此同时,司马懿却与儿子司马师(当时为中护
查看全文
高平陵之变时,曹芳的父亲在做什么?
曹芳并非是曹叡的儿子,他只是被拿来作为皇位的继承人,才被收到曹叡的名下当了太子,之后继位当了皇帝曹芳的亲儿子并不是曹叡。然而,有多少人知道,曹芳的亲生父亲到底是什么
查看全文
高平陵之变相关标签
洛阳政治史
249年
曹魏政治
中国政变
事变
政变
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