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迁祖檗谷派太乙,一名龙,宋代人;文水派佛宗,字廷谊,唐代人;永坑派子田。书名据封面题。
檗谷、永坑、文水黄氏族谱(福建省宁德市)相关文献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许少麟
许少麟,又名锐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福安穆阳。后迁居福安城关,祖上世代业医。少麟16岁秉承祖训始习中医。他聪颖好学,苦研历代医家名著,又善于总结实践经验,故医术上颇有造诣。后在福安城关“隆泰药店”坐堂行医,享有盛名。1953年,少麟作为首批社会名医应聘到福安专区医院为中医师。他工作积极,业务上精益求精,求医者络绎不绝。不久,升任中医科负责人。50年代,胆道蛔虫病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958年2月,有一孩童患此病住院,腹痛剧烈。经西医外科服药治疗无效,改行手术治疗,取出胆道蛔虫后,疼痛缓解。但二次疼痛发作,胆道引流管钻出蛔虫,又不宜再施手术。外科主治医师殷慕道请少麟会诊,少麟详询病情,察色切脉,确认病属内经记载的“蛔厥”症。即投乌梅丸,果得奇效。院领导即组成以许、殷为首的“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临床研究小组”,经临床实验有效率达98%,治愈率达90%。1958年《中医杂志》发表“乌...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黄安国
黄安国,原名承藩,安东乡北壁(今北壁乡北壁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于名医世家。幼承家学,博览金、元、明、清诸家经典医著,精于治疗妇科、内科杂病,闻名福州、连江、长乐、罗源、三都一带,为省内名老中医。他诊断用药,重视诊脉,对重病号常一日诊脉数次,观察变化,分析病机,审度预后。有患者病“除中”,表症虽无险象,他诊其两手代脉动中一止,不能自还,断为不治,病人果于次日去世。他治病以《内经》为指导,有一病人寒热胸痛互见,经多处治疗无效,他诊为“二维为病”,拟方药两调阴阳,很快治愈。治疗慢性病,依据病情,或则培扶脾胃,或则滋养肝肾,并及奇经,以轻药缓治。主张轻灵之药能抗重病,该用重剂也应适可而止,以免药过病所,反贻灾殃。他还注重病人的精神因素,提出病人在治疗中要与医生配合,做到“三心”:有决心,不中途而断;有信心,不以效徐而气馁;有耐心,既来之则安之,可收功半事倍之效。1979年逝世。他...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蔡幹豪
蔡幹豪 笔名石翁,1948年出生在福建省福安市,蔡襄第32世孙,毕业于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和浙美东方美术函授学院装璜专业;历任战士、技术员、干事、秘书、副处长、处长、办公室主任曾兼任福州军区后勤部美术创作组组长和多家地方报刊杂志美术等职,现任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研究室主任兼《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会员、福建逸仙艺苑常务理事、福建省蔡襄学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郑寀
郑寀,字载伯,号北山,生于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长溪县穆阳西铭村(今康厝畲族乡西铭村)人。绍定二年(1229年),登进士甲科,初授隆兴府(今南昌)推官。执法公正,不畏权贵。淳祐元年(1241年),参加馆试后,升为秘书省正字,宰相史嵩之遣人笼络,他不予理睬,一天在奏对时说:“国家败坏已极,以权谋私的非只一人,灾祸酿成亦非一日,这不光是当权者之罪,也是皇上贪欲之心未泯所致”。深得理宗嘉许。后任校书郎。转调为著作郎,又升为右正言兼侍讲。史嵩之因父丧离职,郑寀便要求皇帝及早任命他人为相,以杜绝嵩之东山再起,理宗不予采纳。不久,他再上疏说宰相非同百官,不宜悬缺太久,理宗仍不纳谏。史嵩之的侄儿班景卿死后,京都舆论都说是嵩之派人毒死的。郑寀奏道:“景卿曾攻击嵩之,嵩之果然杀人灭口,请彻查景卿致死情状”。不久,曾经攻击嵩之的国子祭酒徐元杰猝死。郑寀带领台谏官员请皇帝为之昭雪,以平群愤,理宗命查究。经
黄檗宗
注释廖肇亨:〈独往性幽与《蛰声诗集》:兼探黄檗宗与复明运动之关涉〉。廖肇亨:〈木庵禅师诗歌中的日本图像——以富士山与僧侣像赞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