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甲骨学

甲骨学

甲骨学英语:oracle bone studies)是以中国上古时期甲骨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甲骨学可分为狭义甲骨学和广义甲骨学。狭义甲骨学局限于研究甲骨文字本身的研究,是一门古文字学。广义甲骨学则举凡以甲骨卜辞为承载体论述上古历史文化皆得纳入,这包括整合古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历史文化学、历史文献学、文化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材料来深入研究甲骨文所记载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甲骨卜辞的一些自身规律,这是一门多元的专门性学科。甲骨文发现初期,甲骨文被称作“契文”,甲骨文的研究被称作“契学”。1930年代以来,随着学者对甲骨卜辞的更深入的认识,以及对卜辞背后的一些内在规律的认知,甲骨学与甲骨文这两个概念逐渐分开。1931年,周予同首次提出“甲骨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王宇信强调,甲骨文是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的文物和史料,但其对考古学、历史学的研究价值在于文字释读学之外的甲骨学,并随着甲...

甲骨学简介资料
周予同(1931年,周予同《关于甲骨学》一文提出“甲骨学”这个名词)
1899年 - 1937年
刘鹗、罗振玉、郭沫若、王国维
相关人物
甲骨学相关文献
董作宾:甲骨学家
董作宾:甲骨学家,提起董作宾,中国学界并不陌生,抗战前,就流传着"甲骨四堂"的说法。所谓"四堂",
查看全文
甲骨学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甲骨文发现时,中国历史学术界正处于传统学术向近代学术的转型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甲骨学、殷商考古学推动了重建中国古史的工作。推动了历史学、语言文字学、古民族学、古代科技史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为这些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吸收了这些学科的研究结果,甲骨学与这些相关学科之间有着紧密互动的发展关系。草创时期1899年至1900年间,王懿荣在北京药铺搜购有字甲骨,从古董商范维卿等手中购得甲骨一千余片。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后,负责防务的王懿荣见大势已去便自杀殉国,次年王氏收藏的大部分甲骨落入刘鹗手中,一小部分赠给天津新书学院,另一部分由唐兰编为《天壤阁甲骨文存》(简作“《天》”)。刘鹗收藏甲骨始于1901年,至1903年获得王氏甲骨之时已有有字甲骨五千余枚。罗振玉探访刘氏时见到收藏的甲骨原物,让刘氏将其拓印成书。1903年刘鹗出版了《铁云藏龟》...
查看全文
指甲
人类的指甲一般每个手指和脚趾的端头背面都有一个指甲,一共20个。虽然手脚指甲的构造大概相同,“指甲”一词经常仅被用来指手指甲,而把脚趾甲称为“趾甲”。健康人的指甲和趾甲一般呈现半透明突出的弧形,颜色略带粉红,表面大致光滑但带有少量楞状纹理。其平均生长速度为每天0.1毫米,具体的生长速度因个人年龄、新陈代谢速度、季节等因素而不同。手指甲从头重生需要4-6个月,而脚趾甲因生长较慢则需要6-9个月。指甲的生长指甲是一种角蛋白,角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就如同身体中其它的蛋白质一样,是由各种氨基酸合成而来的。负责指甲生长的甲基是覆盖在皮肤下面的,上面的指甲只是被新长出来的指甲一点一点往上推而形成。解剖构造指甲可以认为是由表皮演化而来(中医则认为“甲为筋余”),其本身由不含活细胞的角蛋白构成。和头发一样,指甲也不会长出癌细胞。指甲的生长是甲母基中活细胞不断分泌角蛋白所造成的。甲母基位于指甲后方的皮肤下,上...
查看全文
含甲的干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查看全文
花上加花甲中添甲
1924年,岁在甲子,60年一遇,亦为难得,丽江县纳西族秀才和文华特作一上联,张贴在街旁:花灯悬挂杏花天,桃花开红,李花开白,头戴花,步生花,花上加花,百花香透花马国和秀才以为这是难对,非十天半月不会有人对得上,殊不知,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原来举人王树和在一夜间便对出了串甲的下联:甲篆翻看灵甲日,麟甲呈吉,龟甲呈祥,龙现甲,鲨展甲,甲中添甲,万甲光腾甲子年和秀才要送酬礼,王举人坚辞不受而去。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苏氏族谱(太平都六甲)
苏氏族谱(太平都六甲)
原黑和都二家,现太平都六甲。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来自山西大槐树院的苏先生去陕西卖木头勺子,入的王家都家。
浏览:0
埔头七甲族谱(紫云黄氏南安芦川公派)
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谱名:紫云黄氏南安芦川孚公派 居地: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 编修:埔头五甲族谱编委会编
浏览:0
埔头五甲族谱(紫云黄氏南安芦川公派)
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谱名:紫云黄氏南安芦川孚公派 居地: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 编修:埔头五甲族谱编委会编
浏览:0
埔头九甲族谱(紫云黄氏南安芦川公派)
此谱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谱名:埔头六甲族谱(紫云黄氏南安芦川公派) 居地: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
浏览:0
学甲庄氏宗谱
原书: 台湾台南 : 编者, 民国88[1999]续编再版(台北县 : 亿昌印刷承印). 全1册(1166页)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入闽远祖 : (唐末) 庄森,字文盛,号致政,乃一郎. 原籍河南汝宁府光州. 因避黄巢乱,随王潮入闽. 居永春善政乡,开基桃源里蓬莱山麓. 台湾始迁祖 : (清) 庄朴直 ; 率子庄盛德. 康熙12年由同安金门入垦台南学甲. 盛德公下六子 : (清) 庄支益(大房) ; 庄支全(二房) ; 庄支喜(三房) ; 庄支欢(四房) ; 庄支拾(五房) ; 庄支合(六房). 昭穆志 : 五店支分螺屿乡 复明志士克东瀛 渡台州子乔迁甲 勤俭家声节孝名. 散居地 : 台湾省台南县学甲镇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11.黄氏宗谱, 11, 卷8下: 世系 元分四甲 8世廷公起, 194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培本堂, 民国36[1947]. 存41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黄丰钰,字胜铠 ; 黄功玉,字承先 ; 黄功进,字轩廷 注 : 此谱所标卷数不规则. 至少缺卷1-2, 卷9之5, 9之8, 卷10之1-5, 及卷16. 始迁祖(1世) : 黄文昭,讳福,号竹溪. 原居江西饶州古楼埠,明初迁黄冈. 派祖(2世) : 黄受一,字明叔(徙麻邑) ; 黄受二,字符叔,号景雯(徙河南光州) ; 黄受三,字粹叔(无传) ; 黄欣祖,字祥叔,号东山(黄仁之祖,析为三派). 欣祖生二子(3世) : 黄希文,字德才(元分祖) ; 黄希诚,字仲才,号镜湖. 希文生三子(4世) : 黄秉彛,字本初(无传) ; 黄允彛,字复初(西一甲) ; 黄鼎彛. 章仁分祖(4世) : 黄暹彛,字一初(章分) ; 黄辿彛,字启初(仁分). 皆为希诚公之子. 七甲祖(5世) : 黄𨱆,字孟春 ; 黄铉,字孟冬. 皆为暹彛公之子. 六甲祖(6世) : 黄绍宗. 镇公之子. 希诚公之后. 子孙析置罗田等地. 三甲祖(6世) : 黄绍斌. 镇公之子. 希诚公之后, 十甲祖(6世) : 黄惟渊 ; 黄惟洧. 均为辿彛公之孙. 一甲祖(6世) : 黄惟澄. 为辿彛公之孙. 四甲祖(7世) : 黄大万,字后泽. 伯玉公之子. 允彛公之后. 后增派言 : 世德可师 丰功克善 泰运祈逢 安承泽远 新增派言 : 丕焕新猷 明良喜起 余庆锺祥 增荣益美 注 : 排行字母表见卷8上(影像6).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