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甲骨学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1
转发:0
评论:0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甲骨文发现时,中国历史学术界正处于传统学术向近代学术的转型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甲骨学、殷商考古学推动了重建中国古史的工作。推动了历史学、语言文字学、古民族学、古代科技史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为这些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吸收了这些学科的研究结果,甲骨学与这些相关学科之间有着紧密互动的发展关系。草创时期1899年至1900年间,王懿荣在北京药铺搜购有字甲骨,从古董商范维卿等手中购得甲骨一千余片。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后,负责防务的王懿荣见大势已去便自杀殉国,次年王氏收藏的大部分甲骨落入刘鹗手中,一小部分赠给天津新书学院,另一部分由唐兰编为《天壤阁甲骨文存》(简作“《天》”)。刘鹗收藏甲骨始于1901年,至1903年获得王氏甲骨之时已有有字甲骨五千余枚。罗振玉探访刘氏时见到收藏的甲骨原物,让刘氏将其拓印成书。1903年刘鹗出版了《铁云藏龟》...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甲骨文发现时,中国历史学术界正处于传统学术向近代学术的转型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甲骨学、殷商考古学推动了重建中国古史的工作。推动了历史学、语言文字学、古民族学、古代科技史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为这些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吸收了这些学科的研究结果,甲骨学与这些相关学科之间有着紧密互动的发展关系。

草创时期

1899年至1900年间,王懿荣在北京药铺搜购有字甲骨,从古董商范维卿等手中购得甲骨一千余片。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后,负责防务的王懿荣见大势已去便自杀殉国,次年王氏收藏的大部分甲骨落入刘鹗手中,一小部分赠给天津新书学院,另一部分由唐兰编为《天壤阁甲骨文存》(简作“《天》”)。刘鹗收藏甲骨始于1901年,至1903年获得王氏甲骨之时已有有字甲骨五千余枚。罗振玉探访刘氏时见到收藏的甲骨原物,让刘氏将其拓印成书。1903年刘鹗出版了《铁云藏龟》(铁)。1908年罗振玉从古董商范维卿口中得知甲骨的真实出土地点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派其弟弟罗振常三次前往安阳小屯搜购甲骨。1910年罗又亲自带领小组前往安阳小屯搜集甲骨,并将其整理编著成书。1911年出版《殷虚书契》(前)。1914年出版《殷虚书契菁华》(菁)。1915年出版《铁云藏龟之余》(余)。1916年出版《殷虚书契后编》(后)。这个时期罗振玉、郭沫若、王国维等学者从甲骨卜辞当中寻出了商代上甲至文丁之间的三十余位帝王的名称、百余个地名与方国名,认识到了同版祭祀、帝王相次、以及周祭等规律,为后期甲骨学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发展时期

甲骨学

  第十三次发掘工作发现YH127坑,内含有字甲骨17096片,以武丁时期甲骨为主

先后在安阳殷墟进行过十五次发掘工作:

1928年10月13日至10月30日,出土有字甲骨854片

1929年3月17日至5月10日,出土有字甲骨740片

1929年10月7日至10月21日、11月15日至12月12日,出土有字甲骨3012片

1931年2月21日至5月12日,出土有字甲骨782片

1931年11月7日至12月19日,出土有字甲骨381片

1932年4月1日至1932年5月31日,出土有字甲骨仅1片,发现建筑基址

1932年10月19日至1932年12月15日,出土有字甲骨29片

1933年10月20日至12月25日,出土有字甲骨257片

1934年3月9日至5月31日,出土有字甲骨450片,并从农民手中购得42片。

1934年10月3日至12月30日,对殷墟附近的侯家庄西北岗的商代王陵进行发掘工作(第10至12次发掘并未发现新甲骨)

1935年3月15日至6月15日

1935年9月5日至12月16日

1936年3月18日至6月24日,发现著名的“YH127坑”,坑内含有字甲骨17096片,此次发掘工作出土有字甲骨总计17804片

1936年9月至12月31日,出土有字甲骨仅2片

1937年3月16日至6月19日,出土有字甲骨599片。

董作宾对第一至第九次收集的甲骨进行整理释读,并以影印拓片的形式出版《殷虚文字甲编》(简作“《甲》”),后有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上列十五次发掘工作共获甲骨文合共28631版。

深入与全面发展时期

1950年4月至6月在洹河南畔发掘一片带有数字的甲骨,其中一些符号类似的周易卦爻。1953年在大司空村发掘有字甲骨2枚。1955年8月18日至10月23日,在小屯村东南发掘有字甲骨1片。1957年8月发掘有字甲骨1片。1958年发掘有字甲骨1片。1959年发掘有字甲骨2片。1961年发掘有字甲骨1片。1962年发掘有字甲骨一片。1964年发掘有字甲骨一片。1971年发掘有字甲骨10片。1972年发掘有字甲骨4片。1973年3月至12月在小屯南地发掘有字甲骨4805片,编成《小屯南地甲骨》(简作“《屯南》”)。这批甲骨的内容十分丰富,内容涉及祭祀、农业、田猎、征伐、天象等方面。包括许多新的字词、人名、地名、贞人名、方国名等。《屯南》内容常被学者引用。1974年发掘有字甲骨1片。1985年发掘有字甲骨3片。1986年发掘有字甲骨8片。1989年发掘有字甲骨294片。1991年在花园庄东地(“91花东H3”)发掘有字甲骨689片。1991年10月发掘有字甲骨5片。2002年6月至8月发掘有字甲骨228片。2004年3月至8月发掘有字甲骨1片,内容为干支表。1950年至2004年发掘有字甲骨共6495片。

此外在二里岗文化遗址亦有发掘有字甲骨4片、在殷墟以外的殷墟文化遗址发掘有字甲骨7片。1950年代,在山西、陕西、北京、河北、河南相继发现西周时期以及周原文化的甲骨(“周原卜辞”),促生了分支学科“西周甲骨学”。

分期

1928年,加拿大甲骨学者明义士(James Mellon Menzies)在其未出版的《殷虚卜辞后篇》(后)稿本的序文当中提出以卜辞中对祭祀帝王的称谓以及甲骨文的字体、书体来对甲骨卜辞进行分期处理,分出甲屉、丙屉前后二期。其后董作宾在《大龟四版考释》中提到了辨定贞人的重要性以及以贞人来对甲骨进行分期整理。1933年他又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一文提出了现今仍旧使用的“五期分法”和“十项标准”:

第一期,武丁以及其前四王

第二期,祖庚、祖甲二王

第三期,(廪辛)、康丁二王

第四期,武乙、文丁二王

第五期,帝乙、(帝辛)二王

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以上十项标准用来辨定甲骨卜辞的期属。1956年,陈梦家在《殷虚卜辞综述》中对董氏的五期分法加以细化修正,提出“三个标准”和“九期分法”:

一、早期

武丁卜辞

祖庚卜辞

祖甲卜辞

廪辛卜辞

二、中期

康丁卜辞

武乙卜辞

文丁卜辞

三、晚期

帝乙卜辞

帝辛卜辞

董氏早在撰写《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时,就提出“文武丁卜辞之谜”,多数文丁时期的卜辞的大小宗称谓与前后期卜辞使用的称谓不合,区分出“王族卜辞”(即直系及其后裔)与“多子族卜辞”(旁系及其后裔)。后来学者又发现不管是王族势力还是多子族势力,其内部都是由多个专司祭祀卜刻工作的贞人组成的“贞人集团”,称“X组”。王族分出五组,多子族分出五组。陈梦家进行整理后,将它们归入“以组”、“子组”、“午组”三组卜辞。《甲骨文合集》中称之为“甲组”、“乙组”、“丙组”。李学勤又增添到九组:“宾组”、“以组”、“子组”、“(几几)组”、“出组”、“历组”、“无名组”、“何组”、“黄组”。同时提出卜辞的“两大系统发展说”:一个系统是以宾组卜辞发展为出组、何组、黄组;另一个系统由以组发展为历组、无名组。

材料学

校重

甲骨发现早期,各收藏家纷纷争先发表甲骨拓片,甲骨辗转流传,转手一次,著录一次,造成了甲骨卜辞在著录书中重见的情况,给后期甲骨学家带来了不便。《甲骨文合集》为六十余种著录做了校重工作,发现重片六千余,重片在著录书现的次数一万四千余次。

辨伪

甲骨发现以后受到了收藏家的大量求购,造成甲骨(特别是有字甲骨)的价值倍增,随之有求利人士开始伪刻甲骨。可知最早的伪刻甲骨出现于1900年,即王懿荣发现甲骨的第二年。1903年刘鹗出版的《铁云藏龟》中的57·1、84·1、130·1、254·1、256·1五片甲骨便是伪刻。一些伪刻甲骨亦流传海外。甲骨辨伪工作主要可以从文字、辞例两方面着手。

参阅

卜辞

甲骨文

参考书目

《中国甲骨学史》,吴浩坤、潘悠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初版,2006年10月重印,ISBN 72080647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董作宾:甲骨学家
提起董作宾,中国学界并不陌生,抗战前,就流传着"甲骨四堂"的说法。所谓"四堂",即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鼎堂郭沫若、彦堂董作宾。董作宾生前死后,人们对他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地位给予充分肯定。1945年傅斯年在董著《殷历谱》序中说:"余目睹当世甲骨学之每进一步,即彦堂之每进一步。"董作宾的每一项研究,都有力地推动着甲骨学的发展。世所公认,董作宾是甲骨文研究中少有的几个大师级学者之一。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那些堪称大师的学者,大都先出国留学,接受了现代教育,掌握了现代知识、理论和治学方法,后回国从事某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成就;董作宾与他们不同。他是先取得重大成就,后走向世界--成为国际知名学者的。未出国门而取得突出成就腾声遐迩的学者,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也不乏其人,但多属书香门第,家学深厚,自幼受到系统而严格的训练,为走向光辉顶点打下坚实基础...
· 花上加花甲中添甲
1924年,岁在甲子,60年一遇,亦为难得,丽江县纳西族秀才和文华特作一上联,张贴在街旁:花灯悬挂杏花天,桃花开红,李花开白,头戴花,步生花,花上加花,百花香透花马国和秀才以为这是难对,非十天半月不会有人对得上,殊不知,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原来举人王树和在一夜间便对出了串甲的下联:甲篆翻看灵甲日,麟甲呈吉,龟甲呈祥,龙现甲,鲨展甲,甲中添甲,万甲光腾甲子年和秀才要送酬礼,王举人坚辞不受而去。
· 甲
含甲的干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 指甲
人类的指甲一般每个手指和脚趾的端头背面都有一个指甲,一共20个。虽然手脚指甲的构造大概相同,“指甲”一词经常仅被用来指手指甲,而把脚趾甲称为“趾甲”。健康人的指甲和趾甲一般呈现半透明突出的弧形,颜色略带粉红,表面大致光滑但带有少量楞状纹理。其平均生长速度为每天0.1毫米,具体的生长速度因个人年龄、新陈代谢速度、季节等因素而不同。手指甲从头重生需要4-6个月,而脚趾甲因生长较慢则需要6-9个月。指甲的生长指甲是一种角蛋白,角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就如同身体中其它的蛋白质一样,是由各种氨基酸合成而来的。负责指甲生长的甲基是覆盖在皮肤下面的,上面的指甲只是被新长出来的指甲一点一点往上推而形成。解剖构造指甲可以认为是由表皮演化而来(中医则认为“甲为筋余”),其本身由不含活细胞的角蛋白构成。和头发一样,指甲也不会长出癌细胞。指甲的生长是甲母基中活细胞不断分泌角蛋白所造成的。甲母基位于指甲后方的皮肤下,上...
· 里甲
简介14世纪中期,正值元末明初,中国因为战乱,户籍散失。1368年,中国明朝皇帝朱元璋命令地方长官及总兵收集元政府的户口版籍,其后更编修黄册及鱼鳞图册。而此里甲制度,最大功能在于分配徭役及按丁纳税等。随着明代赋役制度的变迁,因户籍资料造假,虚报失真,该制度于明末渐趋末微。16世纪之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则以一条鞭法取代。规定依照黄册及鱼鳞图册,此两户籍资料,将中国地域相邻的110户人家,编为一“里”,里辖十“甲”,一“甲”共十户。一“里”中,有十个“里长户”,以及分属十个甲的“甲首户”,共一百个。其每一户里长直辖一甲。每一年,都由一个里长户以及相应的十个甲首户,去承担徭役。十年为之一轮徭役。参见保甲制度都甲制度研究书目中岛乐章著,郭万平等译:《明代乡村纠纷与秩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黄仁宇著,阿风等译:《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北京:三联书店,2001)。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