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简介资料
北宋中期
王安石相关文献
王安石变法_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王安石变法_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
查看全文
王安石与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王安石与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
查看全文
王安石
生平王安石父亲为都官员外郎王益。王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写文章时动笔如飞,看到的人皆佩服其精妙。19岁前的王安石随父四处游历,接触社会现实,深深了解民间疾苦。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高中进士第四名,签书淮南判官,去鄞县当知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嘉祐二年(1057年),任常州(今江苏省常州市)知州,得与周敦颐相知,声誉日隆。嘉祐三年十月下旬,被召回京师。嘉祐三年(1058年),朝廷委派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王安石在就任之后,向宋仁宗上万言书针砭时弊、要求改革,“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宋神宗久慕其名。熙宁变法时,王安石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是为三不足之说。天变不足畏,即人间不关天,带唯物主义色彩。祖宗不足法,强调社会在变革发展。人言不足恤,不必在意保守派。王安石能得到神宗的顾眷,其实内因不外乎其曾外任二十余载,所至咸...
查看全文
王安石小传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他的父亲王益,最初字损之,后来改字舜良。母亲吴氏是王益的第二任夫人,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生王安石。幼年的时候,王安石跟随着在韶州(宋朝的韶州,辖境相当于今天的广东省韶关市)做官的父亲,十六岁那年,他随父亲到宋朝的首都汴京(今开封)听候新的任命。十九岁时,他父亲死在江宁府(地处今天的南京市)通判官的任上。二十一岁,王安石中进士,被朝廷派往扬州任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也就是在扬州地方长官身边做一名幕僚,这是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按照过去的制度,王安石作为进士第四名,在做了一任判官后可以向朝廷献上文章,要求考试得到馆职。馆职在京城工作,最有机会接近上层,是飞黄腾达的捷径,许多人求之不得,但王安石却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要求到地方上工作。二十七岁时,王安石调任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他在鄞县知县任上工作四年,任期满了以后,回到京城等待分配。第二年,...
查看全文
王安石名言名句
王安石名言名句 王安石名言名句1.劲操比松寒不挠,忠言如药苦非甘。 2.种种春风吹不长,星星明月照还稀。 3.忠者不饰行以侥荣,信者不食言以从利。 4.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5.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6.人生乐在相知心。 7.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8.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9.豪
查看全文
王安石导读知识
王安石青苗法
王安石青苗法
青苗法,亦称“常平新法”,是中国宋朝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由制置三司条例司颁布施行。青苗法的主要内容为:变旧有常平制度的“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的呆板做法。灵活地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青苗法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在缓解民间高利贷剥削现象的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使百姓富足、国库充盈。但是青苗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并不顺利。第一,王安石作为宰相并没有实际了解民间的状况就将青苗法推向全国,并且给地方官员还设置了任务量。反倒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第二,贫民借粮食总得抵押东西,但是又没什么可以抵押的,所以政府想出十户作保的方式,也就是只要有人不还就由其他几户还粮食,这样的制度反倒还会因为某几户耍赖造成集体贫困。第三,青苗法借粮食还的时候必须还钱,但是受市场的影响,粮食的价格时高时低反倒造成百姓还不起钱的情况了,这还不如民间借贷可以还粮食的。总的来说,王安石的青苗法出发动机是好的,但是推行过于仓促,没有明确推行后会遇到的问题,在冗官的状态下,青苗法的实施注定是失败的。
浏览量:914次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历史人物,他出生于1021年12月19日,于1086年5月21日逝世,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升为参知政事,熙宁三年拜相,主持变法。后来因遭到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熙宁八年(1075年)再次拜相,但因新法难以推行,王安石最终选择辞官,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新法被全面废除,王安石在钟山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浏览量:962次
元日古诗 王安石
元日古诗 王安石
《元日》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新年时家家户户热闹祥和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是作者刚开始推行新政时所写,当时王安石被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上书主张变法,此时诗人见到春节时家家户户忙着过春节,联想到了变法伊始的新气象,便写下此诗。诗中描写了民间迎接新年的情景,所写的事物比如爆竹、屠苏酒、桃符等等都是寻常百姓所熟知的,很具有生活气息,将新年的欢乐气氛表现了出来。世人看到这样充满生机的景象,对变法的信心溢于言表,同时诗中还暗涵哲理,新事物总要取代旧事物。
浏览量:870次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但对具体的写作时间有争议。 【作品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庆历年间进士。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曾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被任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1070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积极推行新法。熙宁九年(1076年)罢相后退居江宁。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集》。
浏览量:920次
登飞来峰王安石
登飞来峰王安石
《登飞来峰》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诗如下: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作“自缘”)这首诗创作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途径杭州,写下了这首诗,此时诗人三十岁,正值壮年,胸怀抱负,看见了飞来峰的壮丽景色,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宽阔的胸怀。诗的第一句写飞来峰上有一座古塔,第二局是虚写,写出高塔之上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给人朝气蓬勃之感,显示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后面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诗人“不畏”浮云蔽日,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浏览量:11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