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张道宾

张道宾

张道宾
张道宾简介资料
张道宾相关文献
张宾
早年张宾的父亲张瑶是中山太守。张宾从小好学,阅读了很多经史。年轻时就雄心大志,对兄弟说:“我自认为智谋不逊色于张良,只是没遇到汉高祖而已。”后来他担任中丘王帐下都督,不得志,因病免官。投奔石勒永嘉之乱后,中原大乱。当时的石勒是汉国主刘渊手下的一员将领。张宾慧眼识人,对他的亲属说:“我见到的将领很多,只有胡将军(注:石勒是胡人,故张宾称其为胡将军)可以跟他一起成就大事。”随后,他投奔石勒帐下做谋士,石勒一开始并没有重用他。永嘉四年(310年),石勒进军江、汉,并打算长期据守。张宾不同意,希望石勒北还。石勒没接受张宾的意见,结果,石勒军中缺粮,又被王导所率领的晋军攻击,损失惨重。石勒只得采纳张宾的建议北还。永嘉五年(311年)正月,石勒率军北上渡过沔水。随后攻占新蔡,又进攻许昌,给晋军很大打击。自此之后,石勒对张宾言听计从,张宾遂成为石勒手下头号谋士。计除王弥当时,石勒希望在扩张自己的势力,他...
查看全文
张介宾
生平张介宾祖籍四川绵竹。明朝初年,张家因军功而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故移居会稽城东。张介宾父亲张寿峰为定西侯蒋傅的幕僚,粗通医理。介宾幼年时受教育于父亲,得以认识《黄帝内经》。十四岁时随父到京师游学,于侯府中广交天下“奇才异士”,又拜城中名医金梦石为师。张介宾青年时,好兵书并钟情于剑技,后来更投笔从戎,参加万历朝鲜之役。数年后无功而还,回乡发愤钻研医理,声名日噪,时人比之仲景、东垣。他对《内经》颇有研究,同时精通《易经》理论,能将易学与医学沟通,认为“医易同源”,是指医理和易理都强调阴阳的变化。强调辨证求本,提出“二纲”、“六变”之说。善用熟地,强调甘温固本,常用温补剂,被称为“温补派”,亦称他为“张熟地”。崇祯十五年卒。著述《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质疑录》、《景岳全书》。
查看全文
张国宾
(?—?)一作张国宝或张酷贫。元大都(今北京)人。艺名喜时营。曾任教坊勾管,是艺人出身的杂剧作家。现存作品有《合汗衫》、《薛仁贵》、《罗李郎》三种,其剧作曲词通俗,有较多的民间生活气息。
查看全文
南北悲歌——以张良自比的张宾
? 然而,如历史上无数次的南北军事对话一样,北军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 这一年的春季,江淮地区连降大雨,石勒军中的士兵病倒了一大片一大片,非战斗死亡人数过半,未死的也病得不轻,未病的则人心惶惶,兵无斗志,军心浮动。 有人建议石勒过江向司马睿投降。 右长史刁膺就说,将军不妨出降晋人,请扫平河朔以赎罪,等晋军退兵后再图他计。 石勒听了,愀然不乐。 石
查看全文
张从宾
五代十国后唐检校太保校张从宾简介,张从宾为何杀温韬后人张从宾(?-937年),未详何许人也。始事唐庄宗为小校,从战有功。 唐天成中,自捧圣指挥使领澄州刺史,迁左右羽林都校。从药彦稠讨杨彦温于河中,平之。长兴中,领寿州忠正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从宾素便佞,每进言,明宗多纳之。有供奉官丁延徽者,性贪狡,时奉诏监廪,以犯赃下狱,权贵多为救解,明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星源甲道张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记事至约清光绪21[1895]. 存17册 : 世系表. 注 : 本谱残存卷12-13,16, 20, 23, 25, 30-31, 34, 39-40, 45-48, 51, 58等共17册. 含延字辈各公26-43世世传. 注 : 总卷数, 始祖, 派行, 编谱人员名目, 出版日期等资料均不明. 最后记事约至光绪21[1895]年止. 派祖 : 张延恺(汪冲派) ; 张延光(泾邑后里派) ; 张延肃(本邑丛瑞派) ; 张延干(东宝石派,甲道西址派) ; 张延顷(祁邑石溪派) ; 张延兴(石邑西河东派) ; 张延镐(环溪派)...等.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甲道张氏宗谱
浏览:0
星源甲道张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记事至约清光绪21[1895]. 存17册 : 世系表. 注 : 本谱残存卷12-13,16, 20, 23, 25, 30-31, 34, 39-40, 45-48, 51, 58等共17册. 含延字辈各公26-43世世传. 注 : 总卷数, 始祖, 派行, 编谱人员名目, 出版日期等资料均不明. 最后记事约至光绪21[1895]年止. 派祖 : 张延恺(汪冲派) ; 张延光(泾邑后里派) ; 张延肃(本邑丛瑞派) ; 张延干(东宝石派,甲道西址派) ; 张延顷(祁邑石溪派) ; 张延兴(石邑西河东派) ; 张延镐(环溪派)...等.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甲道张氏宗谱
浏览:0
星源甲道张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记事至约清光绪21[1895]. 存17册 : 世系表. 注 : 本谱残存卷12-13,16, 20, 23, 25, 30-31, 34, 39-40, 45-48, 51, 58等共17册. 含延字辈各公26-43世世传. 注 : 总卷数, 始祖, 派行, 编谱人员名目, 出版日期等资料均不明. 最后记事约至光绪21[1895]年止. 派祖 : 张延恺(汪冲派) ; 张延光(泾邑后里派) ; 张延肃(本邑丛瑞派) ; 张延干(东宝石派,甲道西址派) ; 张延顷(祁邑石溪派) ; 张延兴(石邑西河东派) ; 张延镐(环溪派)...等.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甲道张氏宗谱
浏览:0
星源甲道张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记事至约清光绪21[1895]. 存17册 : 世系表. 注 : 本谱残存卷12-13,16, 20, 23, 25, 30-31, 34, 39-40, 45-48, 51, 58等共17册. 含延字辈各公26-43世世传. 注 : 总卷数, 始祖, 派行, 编谱人员名目, 出版日期等资料均不明. 最后记事约至光绪21[1895]年止. 派祖 : 张延恺(汪冲派) ; 张延光(泾邑后里派) ; 张延肃(本邑丛瑞派) ; 张延干(东宝石派,甲道西址派) ; 张延顷(祁邑石溪派) ; 张延兴(石邑西河东派) ; 张延镐(环溪派)...等.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甲道张氏宗谱
浏览:0
星源甲道张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记事至约清光绪21[1895]. 存17册 : 世系表. 注 : 本谱残存卷12-13,16, 20, 23, 25, 30-31, 34, 39-40, 45-48, 51, 58等共17册. 含延字辈各公26-43世世传. 注 : 总卷数, 始祖, 派行, 编谱人员名目, 出版日期等资料均不明. 最后记事约至光绪21[1895]年止. 派祖 : 张延恺(汪冲派) ; 张延光(泾邑后里派) ; 张延肃(本邑丛瑞派) ; 张延干(东宝石派,甲道西址派) ; 张延顷(祁邑石溪派) ; 张延兴(石邑西河东派) ; 张延镐(环溪派)...等.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甲道张氏宗谱
浏览:0
星源甲道张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记事至约清光绪21[1895]. 存17册 : 世系表. 注 : 本谱残存卷12-13,16, 20, 23, 25, 30-31, 34, 39-40, 45-48, 51, 58等共17册. 含延字辈各公26-43世世传. 注 : 总卷数, 始祖, 派行, 编谱人员名目, 出版日期等资料均不明. 最后记事约至光绪21[1895]年止. 派祖 : 张延恺(汪冲派) ; 张延光(泾邑后里派) ; 张延肃(本邑丛瑞派) ; 张延干(东宝石派,甲道西址派) ; 张延顷(祁邑石溪派) ; 张延兴(石邑西河东派) ; 张延镐(环溪派)...等.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甲道张氏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