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孔著,字斐章,号成远,唐代由河南移居福建漳州龙溪。始迁祖知,清代再徙台湾台北县板桥市。
板桥西安林氏家谱不分卷(台湾省台北市)相关文献
台湾省-云林县许淑净
许淑净,1991年5月9日出生于台湾云林县仑背乡,中国台湾举重运动员。2011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女子53公斤级铜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重女子53公斤级银牌。2014年9月21日,获得仁川亚运女子53公斤级金牌,不但为中华台北拿下这届仁川亚运第一枚金牌,更夺下亚运会中华台北女子举重第一金,成绩已打破世界纪录。2016年8月8日,里约奥运会女子举重53公斤决赛中,许淑净以212公斤的总成绩夺得冠军。
西安碑林
历史碑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末五代时期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原来立有《石台孝经碑》和《开成石经碑》。唐末天祐元年(904年)为了保护重要的碑石不散失,将石碑集中于文庙内。北宋哲宗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为保存《开成石经碑》而建立专门陈列石碑的场所,元祐五年(1090年)又增建碑廊、碑亭。后来历经各代的广泛收集,规模逐渐扩大,至清初始称为“碑林”。历代碑林因缺乏管理,一度遭到人为的破坏。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陕西大地震,大量碑石断裂。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陕西巡抚毕沅至碑林视察,见衡宇倾圮,碑石横卧散乱,毕沅开始重修和保护碑林。1992年正式定名为西安碑林博物馆,设七个陈列室、六条游廊和八个碑亭。196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石碑林中亭,唐玄宗书隶书孝经,唐肃宗题额,西侧碑文局部碑林是中国收藏古代碑石数量最多的博物馆,共收藏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名人碑石近3000方。...
西安碑林博物馆
历史沿革1944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成立,馆址设在西安碑林,负责全省各地的文物,同时监管碑林前的孔庙。1949年5月20日,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被陕甘宁边区政府接收。1950年5月,由于陕西划归西北大区管理,改名为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1952年1月又改名为西北历史博物馆。1953年3月,孔庙被扩充为馆区。1955年6月,由于西北大区撤销,西北历史博物馆又归属陕西省政府管理,馆名定为陕西省博物馆。1963年陕西省博物馆的西安石刻艺术是正式对外开放,展览内容为陕西历史、石刻艺术和碑林。由于陕西是个文物大省,境内出土文物数量巨大,为了解决西安碑林馆舍的局促,陕西省文化局和省博物馆从1977年开始筹建新馆,新馆即是现在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原陕西省博物馆即分成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碑林博物馆两馆,互不隶属。建筑特色现在的西安碑林博物馆由西安碑林和孔庙旧址的建筑组成。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
台湾板桥林氏世系
台湾板桥林家(族号“林本源”)以聚族台北板桥而得名,肇基祖为福建龙溪林应寅,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携子林平侯赴台淡水,经营发家,成为巨富,由平侯子国华、国芳迁板桥定居,繁衍昌盛。林徽阁(熊征)曾应林森请资助福建志士赴广东参加黄花冈举义经费;林熊祥、林衡道父子均担任过台湾省文献会主委,板桥林系还曾为清代海军建设等捐过巨资。成为闻名于世的爱国家族。
林
台湾板桥林家三落大厝
台湾板桥林家三落大厝与北台湾开垦息息相关的板桥“林本源”家族,先祖以经商起家并勤于垦,到了十九世纪末,进而称霸北台湾,势力之大,连清朝官方亦不得不承认并倚重,得以与台湾其它官宦家族分庭抗礼,地位不分轩轾,实为台湾开发史上颇特殊的一章。林家三落旧大厝兴建于清朝中叶,虽非于林家势力巅峰期中所建,但宅第的气派与讲究,不仅透露了林家当时的兴旺之势,其富丽堂皇更说明了林家的财势之惊人,使此宅第成为台湾极具代表性的富绅豪华大宅,再加上一旁与之相辅相成的传统园林“林家花园”,更使其长久以来得与雾峰林家以及“莱园”相提并论,两家并称“台湾二林”。但“台湾二林”的命运却截然不同。板桥林家三落大厝与林家花园经政府指定为二级古迹,逃过了大地震的袭击,至今保持良好,民众可购票参观。环境、格局与构造林家三落大厝乃林国华、林国芳于咸丰年间起建,为有别于后来的五落大厝,林家人称之为“三落旧大厝”。旧大厝为三落带护龙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