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昆士兰大学

昆士兰大学

昆士兰大学英语: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简称UQ),1909年12月10日成立于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为昆士兰的第一所大学, 乃澳大利亞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学府之一。UQ是6所砂岩学府之一;今澳大利亞八大名校的盟校成员,也是Universitas 21联盟的一员。UQ校风自由自律、校友遍布产政经学界。

UQ在各大世界大学排名中稳坐世界前五十,处于顶尖大学位置。2015昆士兰大学在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位例于加拿大McGill, 德国慕尼黑大学及伦敦国王学院之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里,昆士兰大学也与美国常春藤联盟成员布朗大学并列。 重要的是,昆士兰大学商学院已连续五年进入伦敦《经济学人》杂志世界百大商学院排行榜。2016年UQ位居世界商学院排名第10名,2015为第16名,上升6个名次,进入世界前10大商学院 桂冠排行榜。位例于哈佛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之间。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杂志亦评选UQ商学院为全澳大利亞第一。

昆士兰大学简介资料
27°29′54.97″S 153°0′55.87″E
昆士兰大学相关文献
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
概要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是日本第一所仅设研究生阶段课程的国立大学院大学。以本科毕业生或修士(大学院博士前期)毕业生为招生对象,前者给予5年一贯制博士课程、后者给予博士后期课程。大学设置6个研究科。大学学术研究在学校本部(叶山校区、1995年之前在东京工业大学长津田校区),以及诸多研究所中进行。相关链接官方网站
查看全文
大学
内涵及应用《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窥儒家之门。该文从实用主义角度,对现代人如何做人、做事与立业等等均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大学》的哲学思考《大学》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在于传授做人做事最根本的道理。全书融合了伦理、哲学、政治为一体,阐述个人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宋代儒者借此提出了三纲领、八条目理论。三纲领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一章是纲要所在,朱熹称为经文,所讲诉的是三纲领与八条目的连贯性,由个人之“明明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做起;发挥到“亲民”(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达到“止于至善”的境地。三纲领与八条目又可解释为内圣外王,内圣就是自身的管理与修养;外王是自己对外界的管理与行动。而以八条目中的“修身”为根本,“内圣”是“明明德”,包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
查看全文
昆士兰州
历史欧洲是荷兰人最早大约在17世纪左右发现昆士兰州。1770年,英国库克船长将昆士兰海岸线绘制成图。1810年以后,昆士兰掀起一波淘金热潮,吸引了许多移民,而殖民区政府所颁布的土地承租方案,则进一步鼓励了自由移民潮。昆士兰于1859年6月6日以前,是英国殖民区新南威尔士州的一部分;1859年6月6日,昆士兰颁布了第一部新法;是年12月10日,昆士兰的第一位总督宝云爵士正式宣布昆士兰从新南威尔士州独立出来,成为自治的一个州。地理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当中较发达的地方,是邻近新南威尔士州边界、以府城布里斯班与黄金海岸为首的昆士兰州东南部区域及其沿海城市。昆士兰北面的约克角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相对比邻,东北面海岸是著名的大堡礁;内陆为广大的平原。东面远望南太平洋;西面内陆地区和北领地,以东经138度为界线,与沿海的东岸为大分水岭所分隔;少部分地区有矮山和丘陵。西南部与南澳大利亚州隔邻,以南纬29°线为...
查看全文
大学
历史中国(本土)封建时期“大学”一词除了指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外,尚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根据文献记载,大学作为一种具有高等教育职能的机构,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的成均和上庠;董仲舒谓:“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则虞痒近是也”。虞舜时,成立上庠,“上庠”即“高等学校”的意思;郑玄:“上庠为大学,在王城西郊。”以后夏朝的东序,商朝的瞽宗,周朝的辟雍,均是当代位于京师的最高学府。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建立的稷下学宫是一种由官方主办、私人主持的办学模式。中国思想史上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可见于稷下的记载。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环渊、鲁仲连等战国名学者,名气稍逊的彭蒙、季真、王斗、田巴等都曾在此讲学,荀子更是做过祭酒(相当于校长),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写照。皇朝时代北京国子监辟雍殿中国在汉朝时,长安设立太学为最高学府,而地方也开始设立郡学、州学、府学、县...
查看全文
大学院大学
欧美法国Collègedoctoraldel"universitéLilleNorddeFrance|美国ClaremontGraduat
查看全文
昆士兰大学相关标签
昆士兰大学
布里斯班
昆士兰州大学
1909年创建的教育机构
家族谱大览
任氏家谱 _ 礼部尚书以文华殿大学士任公宗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1. 全1册(264页) : 世系表. 一世祖 : (明) 任昂. 洪武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 昂公下二子 : 任福昌(大老) ; 任福寿(二老). 大老派下五子 : 任裕 ; 任信 ; 任茂 ; 任宗浩 ; 任宗明. 二老派下四子 : 任祖恩 ; 任宗祝 ; 任宗全 ; 任谅. 排辈字(12-51世) : 位育中和新 修齐诚正先 守常明性道 行义光德安 利民有宗旨 健身可延年 发奋大业造 伟功尚书传. 散居地 : 河南省荥阳县, 新密市(原称密县), 广武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礼部尚书以文华殿大学士任公宗卷. 书脊题 : 任氏家谱.
浏览:100
任氏家谱 : 礼部尚书以文华殿大学士任公宗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1. 全1册(264页) : 世系表. 一世祖 : (明) 任昂. 洪武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 昂公下二子 : 任福昌(大老) ; 任福寿(二老). 大老派下五子 : 任裕 ; 任信 ; 任茂 ; 任宗浩 ; 任宗明. 二老派下四子 : 任祖恩 ; 任宗祝 ; 任宗全 ; 任谅. 排辈字(12-51世) : 位育中和新 修齐诚正先 守常明性道 行义光德安 利民有宗旨 健身可延年 发奋大业造 伟功尚书传. 散居地 : 河南省荥阳县, 新密市(原称密县), 广武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礼部尚书以文华殿大学士任公宗卷. 书脊题 : 任氏家谱.
浏览:0
31.西河傅氏宗谱, 31, 卷25, 大学 13世有宽公起,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文堂, 民国35[1946]重修. 38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5(艺文志), 卷10(作渭公世系). 迁英始祖(一世) : (元) 傅细七,号清泗. 由江西南昌府进贤县徙蕲州英邑. 生一子: 傅子文. 派祖(6世) : (明) 傅思武 ; 傅思宽. 皆为道佺公之子. 思武公下支祖(8世) : 傅武荣. 思宽公下支祖(8世) : 傅武钺 ; 傅武迹 ; 傅武发. 武荣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元 ; 傅大亨 ; 傅大利 ; 傅大贞 ; 傅大常,字静存. 武钺公生三子(9世) : 傅大有,字希若 ; 傅大彰 ; 傅大爵,字道修. 武迹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周,字亲仁 ; 傅大恩,字昭德 ; 傅大学,字新民 ; 傅大惠 ; 傅大任,字啸龙. 武发公生二子(9世) : 傅大昌,字世奇 ; 傅大祥,字世裕. 老派 : 七子廷仲 道思月武 大明得济有. 新派 : 作士以文 守用维新 孝义延世 学修立名 身列朝端 绍起家声 能弘乃志 应可登云 时念汝祖 允秉克成.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傅氏宗谱.
浏览:100
30.西河傅氏宗谱, 30, 卷24, 大学 13世有宷公起,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文堂, 民国35[1946]重修. 38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5(艺文志), 卷10(作渭公世系). 迁英始祖(一世) : (元) 傅细七,号清泗. 由江西南昌府进贤县徙蕲州英邑. 生一子: 傅子文. 派祖(6世) : (明) 傅思武 ; 傅思宽. 皆为道佺公之子. 思武公下支祖(8世) : 傅武荣. 思宽公下支祖(8世) : 傅武钺 ; 傅武迹 ; 傅武发. 武荣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元 ; 傅大亨 ; 傅大利 ; 傅大贞 ; 傅大常,字静存. 武钺公生三子(9世) : 傅大有,字希若 ; 傅大彰 ; 傅大爵,字道修. 武迹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周,字亲仁 ; 傅大恩,字昭德 ; 傅大学,字新民 ; 傅大惠 ; 傅大任,字啸龙. 武发公生二子(9世) : 傅大昌,字世奇 ; 傅大祥,字世裕. 老派 : 七子廷仲 道思月武 大明得济有. 新派 : 作士以文 守用维新 孝义延世 学修立名 身列朝端 绍起家声 能弘乃志 应可登云 时念汝祖 允秉克成.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傅氏宗谱.
浏览:100
29.西河傅氏宗谱, 29, 卷23, 大学 13世有宸公起,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文堂, 民国35[1946]重修. 38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5(艺文志), 卷10(作渭公世系). 迁英始祖(一世) : (元) 傅细七,号清泗. 由江西南昌府进贤县徙蕲州英邑. 生一子: 傅子文. 派祖(6世) : (明) 傅思武 ; 傅思宽. 皆为道佺公之子. 思武公下支祖(8世) : 傅武荣. 思宽公下支祖(8世) : 傅武钺 ; 傅武迹 ; 傅武发. 武荣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元 ; 傅大亨 ; 傅大利 ; 傅大贞 ; 傅大常,字静存. 武钺公生三子(9世) : 傅大有,字希若 ; 傅大彰 ; 傅大爵,字道修. 武迹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周,字亲仁 ; 傅大恩,字昭德 ; 傅大学,字新民 ; 傅大惠 ; 傅大任,字啸龙. 武发公生二子(9世) : 傅大昌,字世奇 ; 傅大祥,字世裕. 老派 : 七子廷仲 道思月武 大明得济有. 新派 : 作士以文 守用维新 孝义延世 学修立名 身列朝端 绍起家声 能弘乃志 应可登云 时念汝祖 允秉克成.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傅氏宗谱.
浏览:100
32.西河傅氏宗谱, 32, 卷26, 大学 13世有𡧾公起,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文堂, 民国35[1946]重修. 38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5(艺文志), 卷10(作渭公世系). 迁英始祖(一世) : (元) 傅细七,号清泗. 由江西南昌府进贤县徙蕲州英邑. 生一子: 傅子文. 派祖(6世) : (明) 傅思武 ; 傅思宽. 皆为道佺公之子. 思武公下支祖(8世) : 傅武荣. 思宽公下支祖(8世) : 傅武钺 ; 傅武迹 ; 傅武发. 武荣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元 ; 傅大亨 ; 傅大利 ; 傅大贞 ; 傅大常,字静存. 武钺公生三子(9世) : 傅大有,字希若 ; 傅大彰 ; 傅大爵,字道修. 武迹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周,字亲仁 ; 傅大恩,字昭德 ; 傅大学,字新民 ; 傅大惠 ; 傅大任,字啸龙. 武发公生二子(9世) : 傅大昌,字世奇 ; 傅大祥,字世裕. 老派 : 七子廷仲 道思月武 大明得济有. 新派 : 作士以文 守用维新 孝义延世 学修立名 身列朝端 绍起家声 能弘乃志 应可登云 时念汝祖 允秉克成.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傅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