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读作“雷”),中国商朝晚期至东周时期大型的酒器,双耳细颈罐式,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状,其中方形见于商代晚期,圆形见于商朝和周朝初年。从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繁缛的图案渐少,变得素雅。

前1600至前1000年的二里岗文化时期,中原开始铸造罍,并输出到长江中游,当地其后亦铸造罍。在商代和西周陪葬的礼器组合中,罍较为少见。在商周疆域外围,罍一类容器却是最常见的青铜器种类,可能这是商周王朝送给友邦的礼物。迄今考古发现最华丽的一组罍,来自四川彭州竹瓦街。

罍相关文献
皿方罍
形制该器通高84.8釐米,器身高63.6釐米,罍盖呈庑殿顶形,形状与盖式相同。罍身作长方口,直颈,高圈足。全器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肩部两侧装饰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置一兽首鋬。四面边角及各面中心均装饰突起的长条钩戟形扉棱。器盖刻有“皿天而(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一说为“皿天全父乍尊彝”七字);器身则为“皿作父己尊彝”六字铭文(一说“皿父乍尊彝”五字)。器物历史根据分析,铭文的“皿”是器主族氏名,“而全”才是器主名字,“己”,是器主“而全”先父受祭拜的庙号之名。皿是商周时期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大族,1977年陕西陇县韦家庄发现了一件皿氏族人的青铜簋,年代与皿方罍相同。这件簋出土于一座西周贵族的墓中,其主人与皿方罍的主人,显然是同族人,“而全”与他的父亲当是商周之际,身负某种使命来到湖南的周人。皿方罍从功能方面看,是一件祭祀时装酒的器物,但其造型却本自商代帝王的宗庙。其纹...
查看全文
皿天全方罍
查看全文
亚夫方罍
内部特点古代青铜罍由于当时工艺技术问题,底部和器物身体不能一次完成,所以底部是后加的,古代青铜罍底部很厚,上海青铜方罍达到5厘米。而现代仿造的青铜罍底部与器物身体是一次成型,底部很薄。上海青铜方罍是高浮雕,厚薄相差很大,古代青铜罍由于在土里埋藏3000年,经过热胀冷缩变形,青铜罍内部也有与外部对应的花纹形状的凹凸。这种凹凸在古代制造时候是没有的,古代内范是平整的(内范没有必要刻上与外部一样的花纹)经过3000年变化,造成现在凹凸不平。现代仿品内部是平整的,没有经过3000年外部条件变化。参见青铜器罍商朝凤鸟纹兽面纹夔龙纹上海博物馆参考资料陈佩芬.夏商青铜器研究·夏商篇(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谭德睿.亚夫方罍——精致瑰丽的酒器[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9年,第29卷,第1期:97-98页.青铜器·青铜方罍.上海博物馆.[2009-05-15].
查看全文
现代仿制品古代青铜罍由于当时工艺技术问题,底部和器物身体不能一次完成,所以底部是后加的,古代青铜罍底部很厚,达到2厘米至5厘米。而现代仿造的青铜罍底部与器物身体是一次成型,底部很薄。此外,古代青铜罍由于在土里埋藏3000年,经过热胀冷缩变形,青铜罍内部也有与外部对应的花纹形状的凹凸。这种凹凸在古代制造时候是没有的,古代内范是平整的(内范没有必要刻上与外部一样的花纹),而是经过岁月演变发生的变化。现代仿品内部是平整的,没有经过3000年外部条件变化。参考书目LotharvonFalkenhausen(罗泰)著,张锺云译;〈竹瓦街——一个考古学之谜〉,载LotharvonFalkenhausen编:《奇异的凸目——西方学者看三星堆》(成都:巴蜀书社,2003),页321-359。
查看全文
湖南博物馆皿方罍几楼?皿方罍在哪个展厅
湖南博物馆皿方罍几楼?皿方罍在哪个展厅说到皿方罍很多人知道了这个文物的的故事之后发现了,这个文物的归国之路是真的好惨的,其实这个文物大家也知道的真的不幸万千文物中幸运的一个,算是终于回家了,但是类似这样的文物还有太多太多,所以文物归国路还太遥远了,所以需要珍惜现在的这些归国的,那么最近有人问了,这个皿方罍又在什么地方呢?具体在什么展厅几楼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看看吧!皿方罍全套现在都藏于湖南博物馆,湖南博物馆1楼是展出的马王堆汉墓的东西,所以应该不在1楼,也不在3楼,3楼是陶瓷器展馆,所以只能在2楼了,2楼是青铜器展馆,刚好皿方罍是青铜器,但是皿方罍会偶尔的消失一段时间,经常性会外出展览,前一段时间去上海呆了接近1年吧,好像,所以大家懂的呀,想要看去到皿方罍的真身很多时候还需要一点点运气的呀,最近应该还是在博物馆的,没有外出展览的消息。相关消息为迎新新湘博开馆,在加紧工程建设的同时,湖南省博...
查看全文
罍相关标签
青铜酒器
酒具
中国古代礼器
家族谱大览
古虞金罍范氏宗譜, 1-2冊(卷首-卷3), 19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印] : 芝本堂, 民国4[1915]. 合14册 : 世系表. 受姓祖 : 隰叔. 原为唐杜氏. 奔晋而子孙食采于范,因以为姓. 始祖 : (唐) 范履冰,字始凝. 原为河南怀州人. 上虞始迁祖(1世) : (宋) 范贞甫,字宗明,行万十五. 沦公(字文泽,行千七)之子. 履冰公19世孙. 派祖(4世) : 范世贤,字德甫,行可二 ; 范世英,字山甫,行可五. 皆为无咎公之子. 二公之下共分五支. 世贤公下四子(5世) : 范君玉,字天祐,行祐一(长支祖) ; 范君瑞,字天祥,行祐三(三支祖) ; 范君舆,字天槐,行祐四(四支祖) ; 范君悦,字天吉,行祐六(五支祖). 世英公下一子(5世) : 范君善,行祐七. 为二支祖. 散居地 : 浙江省上虞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签题 : 范氏宗谱. 版心题 : 金罍范氏宗谱.
浏览:100
古虞金罍范氏宗譜, 3-14冊(卷4-25,卷末), 19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印] : 芝本堂, 民国4[1915]. 合14册 : 世系表. 受姓祖 : 隰叔. 原为唐杜氏. 奔晋而子孙食采于范,因以为姓. 始祖 : (唐) 范履冰,字始凝. 原为河南怀州人. 上虞始迁祖(1世) : (宋) 范贞甫,字宗明,行万十五. 沦公(字文泽,行千七)之子. 履冰公19世孙. 派祖(4世) : 范世贤,字德甫,行可二 ; 范世英,字山甫,行可五. 皆为无咎公之子. 二公之下共分五支. 世贤公下四子(5世) : 范君玉,字天祐,行祐一(长支祖) ; 范君瑞,字天祥,行祐三(三支祖) ; 范君舆,字天槐,行祐四(四支祖) ; 范君悦,字天吉,行祐六(五支祖). 世英公下一子(5世) : 范君善,行祐七. 为二支祖. 散居地 : 浙江省上虞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签题 : 范氏宗谱. 版心题 : 金罍范氏宗谱.
浏览:100
金罍范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芝本堂, 清光绪10[1884]. 14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日本东京 : 国立国会图书馆 始迁祖 : 范贞甫,讳宗明,行万十五. 散居地 : 浙江省上虞县等地. 封面题 : 范氏宗谱.
浏览:0
金罍范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芝本堂, 清光绪10[1884]. 14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日本东京 : 国立国会图书馆 始迁祖 : 范贞甫,讳宗明,行万十五. 散居地 : 浙江省上虞县等地. 封面题 : 范氏宗谱.
浏览:0
范氏宗譜 [25卷, 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芝本堂, 民国4[1915]. 存3册 : 世系表. 注: 1-22卷缺. 始祖 : (唐) 范天祥. 支祖 : (宋) 范仲淹. 上虞始迁祖 : (宋) 范贞甫. 散居地 : 浙江省上虞县等地. 卷端题 : 古虞金罍范氏宗谱.
浏览:100
成氏宗譜 [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本堂, 民国5[1916]. 4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 : (宋) 成闵. 金罍始迁祖 : 成观一. 散居地 : 浙江省上虞县等地. 卷端题 : 古虞金罍成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