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濡须李氏家谱七卷(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

濡须李氏家谱七卷(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

始迁祖茂,字子实,行元一,元代人。
濡须李氏家谱七卷(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简介资料
龙门堂
清道光二年(1822)
七册
1822
木活字本
李有诸
线装
相关人物
濡须李氏家谱七卷(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相关文献
源流-安徽巢湖市无为县濡须刘氏溯源
源流-安徽巢湖市无为县濡须刘氏溯源,安徽巢湖市无为县濡须刘氏溯源与后裔分派光裕堂q刘先锋濡须,今安徽巢湖市无为县之区
查看全文
濡须昌氏源流
濡湏昌氏宗谱始祖:昌守艺二世祖:昌起龙迁庐时间:明万历年间原籍河南,堂号余庆堂修纂时间:光绪三十四年重修(公元1908年)《濡湏昌氏宗谱》六卷本,光绪三十年重修,诗字号昌氏鼻祖进士昌守艺画像《濡湏昌氏宗谱》重修序,程葆良撰。字派:齐家修正业,传世自永长;安定承先志,大定发寿康。昌氏世系第一世至第五世昌氏始祖昌守艺,字维经,号伟三。进士出身,明代湖南大兴县知县,有四子,曰:起龙、起凤、起虎、起元。万历时,河南大涝,起龙、起凤兄弟至江南就食,定居于无为。按昌氏族人考其姓氏来源,陇西昌氏为颛顼后裔,昌守艺系属彭城派苗裔。柘皋东昌村昌氏——聊国云巢湖市柘皋镇东昌村、北昌村、西昌村、昌则村等地,均为昌氏聚居之地。东昌村古村落,位于峏山驷马村,居民以昌姓为主,祖上从江西省南昌市移民而来。据柘皋《昌氏族谱》记载:“巢湖市柘皋镇东昌村昌氏,始祖文公于大明洪武初来自江西南昌。”村中原有东西向九条半巷,呈扇形...
查看全文
第二次濡须之战
背景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率军夺取刘璋控制的益州地区(今四川大部、重庆大部地区)。控制长江下游地区的孙权对荆州地区(今河南南部、湖北大部和湖南大部地区)觊觎已久,而当时刘备控制着荆州大部分地区(刘备控制今天湖北大部、湖南大部地区)遂趁刘备率军入蜀,派军队攻取桂阳、长沙、零陵三郡(都在今湖南地区),并与刘备留在荆州的将领关羽(当时负责守备刘备所控制的湖北、湖南地区)相持。刘备率军支援关羽,益州相对空虚。建安二十年(215年),张鲁(当时控制汉中地区的军阀)投降了曹操,曹操控制汉中后,直接威胁刘备的益州地区。刘备害怕失去益州而派使者向孙权求和以湘水为界,重新分配两国所领的荆州各郡。孙权和刘备和解后,孙权就趁机会于当年八月领兵进攻合肥,因为曹魏对合肥的坚守而不能胜,最终受到合肥的瘟疫影响而撤军。建安二十年(215年)十二月,曹操在接受张鲁投降后,并未率主力进攻益州,而是率主力回到邺城(今河...
查看全文
第三次濡须之战
背景公元221年,面对蜀汉的军事压力,孙权承认曹丕代汉的合法性与曹魏的正统性,奉还被俘虏的降将于禁等人,以诸侯身份与曹魏称藩结盟,受魏封为诸侯王吴王、以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的官爵。孙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保护。而蜀汉于222年的猇亭之战(即夷陵之战)战败后,蜀汉和孙氏重建关系,孙权与曹丕联盟寻求保护变得失去意义。曹丕索要孙权长子世子孙登为质,使双方关系急剧降温。曹丕试图破坏刘、孙外交。222年十月,孙权再次宣称独立于魏。曹丕认为孙权背叛自己,因此用兵伐吴。魏计划沿长江三路攻吴。魏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上军大将军曹真攻江陵、南郡,征东大将军曹休、镇东将军臧霸攻洞口,大司马曹仁攻濡须口。曹魏与孙吴之间的洞口之战、江陵之战及第三次濡须口之战由是爆发。战役公元223年,曹仁率曹魏伐吴的东路军到达濡须口。曹仁扬言攻打羡溪,诱吴濡须督朱桓分兵相救,再派大军径奔濡须,真正攻打羡溪的其实是散骑常侍...
查看全文
濡须卞氏植松堂
濡须卞氏植松堂卞氏植松堂创立有七百余年历史。坐落于闻名于世的濡须口之战的芜湖市无为县濡须镇襄安村。植松堂现有人口也有一万多人。主要聚集在襄安镇(古濡须)与外界联络较少。祠堂内供奉的历代祖先这是祠堂烧香的塔炉2007年卞氏祠堂被芜湖市授予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李氏宗谱 各支分卷 首上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知堂, 1995年合修(厚义堂梓). 76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合修新派 : 精诚维宿愿 荟萃喜同根 族谊青山好 力期众共尊. 马湾股始祖 : (明) 李穆一. 原籍江右湖口. 与弟穆二公同徙宿松. 龙谿股始祖 : (明) 李玉十. 下有二子 : 李纹菖(居马家坂) ; 李纹显(居清湾). 韭山股始祖 : (清) 李策彰 ; 李策明. 由黄梅迁松. 花园股始祖 : 李一戊. 下有二派 : 李正焘 ; 李正旺. 祝山股一世祖 : 李祜. 为省三公之后. 竹林股始祖 : (宋末) 李元志. 凤车股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兴一. 仲皋公长子. 西源股始祖 : (明初) 李益忠. 自江西浮梁迁松. 洗马股始祖 : (明) 李添二. 由鄱阳徙松. 下有二子 : 李福隆 ; 李福常. 龙井股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应春. 白杨股始祖 : (明) 李丹木. 自江西南康都昌县迁宿松. 鹅湖股始祖 : (宋) 李胜一. 万五公长子. 王李股远祖 : (元明之际) 李德,字醇儒. 德公下三子 : 李应基(留王李冲) ; 李应振(迁西源孙家冲) ; 李应端(迁中山嘴). 大桥股一世祖 : (明) 李布义(自鄱阳迁松) ; 李华卿(自湖口迁松) ; 李万一. 万一公下派祖 : 李旺一(居郭李湾) ; 李旺二(居河西). 散居地 : 安徽省宿松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嘉义县李姓宗亲会布袋分会...会员大会...会员手册
原书: 台湾嘉义 : 嘉义县李姓宗亲会布袋分会, 2000-. -- 册. 注 : 嘉义县李姓宗亲会布袋分会成立于民国89[2000]年. 入闽祖 : (唐) 李伯瑶. 原为河南光州固始人. 渡台祖 : 李福. 原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苦桥头江谋乡. 与弟李备 ; 李虎同来台. 注 : 据民国96[2007]10月19日 "第二届第四次会员大会" 资料编目. 散居地 : 台湾省嘉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