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氏宗谱, 1, 卷3: 始祖15世孙 克宽公支下世派传, 1088-191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记事至民国3[1914]. 存4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残存卷3-5, 其余卷数全缺.
迁罗祖 : (宋) 闵太春,字华廷. 遭夏人之变,自雒迁鄂,居江夏罗田.
派祖(15世) : (明) 闵克宽,字秋阳 ; 闵克厚,字秋圃 ; 闵克仁,字秋山. 皆为廷弼公之子.
名辈(12世起)似为 : 国朝廷克 伋开华天 正三(介)成(玉)佑(如) 万(金)汝(永)从添 一兆德裕.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11.周氏宗谱.万一万二万三万五支系, 11, 万三 宗八 克宽 隆昌, 1368起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平阳汪氏宗谱 [5卷,含首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民国37[1948]. 4册 : 人像,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缺卷4,5. 有2册均为卷2,内容重复.
受姓祖(1世) : (周) 姬汪. 鲁成公黑肱之次子. 食采颖川,号汪侯.
江南祖(31世) : (汉) 汪文和,字君睦. 为汉龙骧将军.
新安祖(40世) : (南朝宋) 汪叔举,字鹏远.
派祖(44世) : (隋唐之际) 汪世华,越国公,讳华,字英发. 世居华阳镇. 葬于歙县. 生九子, 第七子汪爽,字子开 ; 第八子汪俊,字元杰, 为二大派祖.
爽公派下房祖(71世) : (元明之际) 汪伯祥,行洪一 ; 王伯四(建德广山新田,迁鄱阳秀岩山磪祖).
伯祥公下支祖(76世) : 汪德伦.
伯四公下支祖(76世) : 汪福清 ; 汪义清(迁彭泽二十都塔岭) ; 汪寿清 ; 汪天清.
伯祥公支下原派 : 明光显世代 启发正时良.
伯四公支下原派 : 宗祖启光明 礼义振家声.
天清公支下原派 : 思玉永廷 良汉之道 得其大通 有源添泰. 续派 : (自有字后接)文章开族远 忠厚发祥长 继述承先志 诗书裕后昌.
福清公支下派行 : 道学尊宜盛 文章乐进修.
福清义清寿清添清四公合序同派 : 道学尊宣圣 文章乐进修 朝廷新景运 德治献嘉猷.
散居地 : 安徽省歙县, 及江西省鄱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汪氏宗谱.
平阳汪氏宗谱 [5卷,含首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民国37[1948]. 4册 : 人像,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缺卷4,5. 有2册均为卷2,内容重复.
受姓祖(1世) : (周) 姬汪. 鲁成公黑肱之次子. 食采颖川,号汪侯.
江南祖(31世) : (汉) 汪文和,字君睦. 为汉龙骧将军.
新安祖(40世) : (南朝宋) 汪叔举,字鹏远.
派祖(44世) : (隋唐之际) 汪世华,越国公,讳华,字英发. 世居华阳镇. 葬于歙县. 生九子, 第七子汪爽,字子开 ; 第八子汪俊,字元杰, 为二大派祖.
爽公派下房祖(71世) : (元明之际) 汪伯祥,行洪一 ; 王伯四(建德广山新田,迁鄱阳秀岩山磪祖).
伯祥公下支祖(76世) : 汪德伦.
伯四公下支祖(76世) : 汪福清 ; 汪义清(迁彭泽二十都塔岭) ; 汪寿清 ; 汪天清.
伯祥公支下原派 : 明光显世代 启发正时良.
伯四公支下原派 : 宗祖启光明 礼义振家声.
天清公支下原派 : 思玉永廷 良汉之道 得其大通 有源添泰. 续派 : (自有字后接)文章开族远 忠厚发祥长 继述承先志 诗书裕后昌.
福清公支下派行 : 道学尊宜盛 文章乐进修.
福清义清寿清添清四公合序同派 : 道学尊宣圣 文章乐进修 朝廷新景运 德治献嘉猷.
散居地 : 安徽省歙县, 及江西省鄱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汪氏宗谱.
平阳汪氏宗谱 [5卷,含首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民国37[1948]. 4册 : 人像,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缺卷4,5. 有2册均为卷2,内容重复.
受姓祖(1世) : (周) 姬汪. 鲁成公黑肱之次子. 食采颖川,号汪侯.
江南祖(31世) : (汉) 汪文和,字君睦. 为汉龙骧将军.
新安祖(40世) : (南朝宋) 汪叔举,字鹏远.
派祖(44世) : (隋唐之际) 汪世华,越国公,讳华,字英发. 世居华阳镇. 葬于歙县. 生九子, 第七子汪爽,字子开 ; 第八子汪俊,字元杰, 为二大派祖.
爽公派下房祖(71世) : (元明之际) 汪伯祥,行洪一 ; 王伯四(建德广山新田,迁鄱阳秀岩山磪祖).
伯祥公下支祖(76世) : 汪德伦.
伯四公下支祖(76世) : 汪福清 ; 汪义清(迁彭泽二十都塔岭) ; 汪寿清 ; 汪天清.
伯祥公支下原派 : 明光显世代 启发正时良.
伯四公支下原派 : 宗祖启光明 礼义振家声.
天清公支下原派 : 思玉永廷 良汉之道 得其大通 有源添泰. 续派 : (自有字后接)文章开族远 忠厚发祥长 继述承先志 诗书裕后昌.
福清公支下派行 : 道学尊宜盛 文章乐进修.
福清义清寿清添清四公合序同派 : 道学尊宣圣 文章乐进修 朝廷新景运 德治献嘉猷.
散居地 : 安徽省歙县, 及江西省鄱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汪氏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