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李永绳

李永绳

李永绳
李永绳简介资料
李永绳相关文献
李永贞
参考书目《明史》卷三百五
查看全文
李永芳
参考书目《清史稿·李永芳传》
查看全文
李永
参考文献《新唐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七
查看全文
绳纹时代
简介距今约1万四千年前,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致使日本与亚洲大陆分离,变成列岛。人们驯养狗以捕获鹿和野猪,同时发明了弓箭,增加了猎物捕获量。除捕鱼外,人们也采集七叶树籽、橡实、核桃和植物的球根等。人们努力获得足够的食物,从而有空闲时间来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又因为开始食用熟食而扩大了食物范围。这样,人类可以长期定居一地,建造竖穴住居。竖穴住居以广场为中心,几家聚居一起,周围因丢弃贝壳和食物碎屑,形成贝冢。但这类食物不能被长期保存,而且也很难把剩余产品积累于某个人手中,当时尚处于没有阶级对立的原始社会,因此未发现反映特定人们的财富与权力的遗址和遗物。在当时生产力很低的条件下,自然生产的资源有限,因此人们在集团内部制定严格的规约以保护自然,同时盛行巫术,出现石棒、土偶,并有拔齿等习惯。人们还祈求自然丰盈。到这一时代的末期,尤其在西日本,出现企图突破狩猎、捕捞和采集经济的趋势,最近在福冈县的板付遗...
查看全文
制造方法使用1928年的工具制造扭绳扭绳:纤维经过整理、纺织成纱线。多根纱线扭在一起成一股,多股再扭合后成绳。其中单根纱线和单股,单股和绳子的扭结方向都是两两相反,以便结合紧密。扭绳的两端必须分别固定,否则原来的扭结会散掉。为了保护扭结,扭绳摆放的时候一般是盘起来。编绳编绳:这类绳子的原料一般是聚丙烯、尼龙或聚乙烯。参见纱线绳结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李公伯夷永思录
原书: 台湾台北 : 李氏义方居, 民国44[1955]. 4, 58, [1]页 : 插图, 肖像. 李百禄,字伯夷. 台北县平溪乡人. 生于清同治乙丑(1865),卒于民国辛巳(1941). 迁台始祖 : (清) 李庇. 散居地 : 台湾省台北县瑞芳镇及台北市等地.
浏览:0
5.李氏宗谱, 卷4: 文有 永银 17世起, 199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莲堂, 1990年续修. 8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本谱存7卷. 目录处只提及1-3卷. 本族祖: 李周九, 字九齐. 卜居历居冈邑下伍乡丁家垱栗树塆, 建立会龙山家庙, 奉为始祖. 生子四: 李方明, 李方闻, 李方冈, 李方扬. 李周九后裔分支三房: 大房李文远 ; 二房李文有 ; 三房李文富. 原定宗派: 周方同祚绪 吉有庆合春 文自本世宗 应永昌以金 大启传家业 万富定其祥 士维延长发 厚荣必载扬 新赠宗派: 锦绣松柏青 福禄(辶百仁)贤良 文武成礼义 百代乃光明. 散居地 : 湖北省武昌县, 武汉市, 汉口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1.李氏宗谱, 11, 卷4下: 碧公 11世文(火永)公始世系行传, 199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1991年五修. 29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浙江省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此谱目录中所列止于15卷, 实际有16卷. 黄冈始迁祖 : 李福四. 由江西筷子街迁黄冈,居铁冶家乡寨枣刺林清水塘来三店东罗家硚茶亭. 上下派始祖 : (明) 李盘谷. 洪武初由江西瓦屑坝迁湖北黄州府黄冈县,居上五乡灵陂村铁冶社下. 前后派始祖 : 李碧,字庆一,号韫珍. 居黄冈郡城. 黄冈道观支祖 : 李大仁. 派行 : 世泽延为善 家兴正读书 耀宗能显达 启后德有余. 上下分老派 : 再阳白天春 苏芮尚能成 锺裕辉光大 恒贞利吉生 振启雍熙乐 宏开万世荣. 前后分老派(11世起) : 文再传家显 时维仕际昌 正启千世永 更受万代长. 阖族派行 : 建宏展新业 明昭耀宗德 富贵忠贤良 才华溢海越.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新洲县和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舘頭李氏宗譜, 24, 卷25下, 24至26世行第 昌世永字行 憲宵公起, 194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7[1948]年重修. 存27: 插图, 世系表. 外纪一世祖: (唐)李宗国. 生子二: 李自隆(自婺居永邑) ; 李自复(自婺徙四明象山). 本宗祖: 李拘, 行五八. 赘居尘川武平. 为自复公之后. 武平始迁祖(1世): (宋) 李信,字元孚,行百二. 由青田尘川徙居永康武平前仓安济桥东. 信公下四子为四派祖(2世): (宋元之际) 李舍,行万三,字广施(染塘祖) ; 李诩,行万四,字广诚(莘埜祖) ; 李震,行万五,字广震(新店祖) ; 李从,行万六,字云龙(荆州祖). 舍公下支祖(3世): (宋元之际)李恬,字尚靖,行崇一 ; 李恺,行崇七. 震公下支祖(3世): (宋元之际)李忱,行崇五 ; 李怙,行崇八 ; 李恃,行崇二. 从公下支祖(3世): (宋元之际)李璇,行崇二 ; 李玑,行崇六 ; 李琇,字宝夫,行崇十 ; 李琳,行崇十一 ; 李球,行宁四. 善衡派行(1世起): 百万崇端绍 珪才荣华富 贵福禄祺祥 熙湻懿厚大 蕃衍亨昌世 永保承时道 正家宏景德 朝新明圣起 彰定国焕洪文. 莘埜派行(1世起): 百万崇辉巽 光荫敦睦和 同让谦雍逊 熙湻懿厚大 蕃衍亨昌世 永保承时道 正家宏景德 朝新明圣起 彰定国焕洪文. 荆州派行(1世起): 百万崇端巽 珪荫肇乾坤 艮震泰豫升 熙湻懿厚大 蕃衍亨昌世 永保承时道 正家宏景德 朝新明圣起 彰定国焕洪文. 版心题及目录题为: 华溪武平李氏宗谱. 谱序题: 李氏重修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注: 此谱不全. 缺卷1, 2, 3, 9, 10, 12, 14, 18, 29, 30. 注: 此谱版心的卷数与目录不同, 以目录为主. 注: 监修李世庭,字仲山 ; 李宝鎏,字子英. 散居地: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浏览:100
舘頭李氏宗譜, 23, 卷25中, 24至26世行第 昌世永字行 金雙公起, 194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7[1948]年重修. 存27: 插图, 世系表. 外纪一世祖: (唐)李宗国. 生子二: 李自隆(自婺居永邑) ; 李自复(自婺徙四明象山). 本宗祖: 李拘, 行五八. 赘居尘川武平. 为自复公之后. 武平始迁祖(1世): (宋) 李信,字元孚,行百二. 由青田尘川徙居永康武平前仓安济桥东. 信公下四子为四派祖(2世): (宋元之际) 李舍,行万三,字广施(染塘祖) ; 李诩,行万四,字广诚(莘埜祖) ; 李震,行万五,字广震(新店祖) ; 李从,行万六,字云龙(荆州祖). 舍公下支祖(3世): (宋元之际)李恬,字尚靖,行崇一 ; 李恺,行崇七. 震公下支祖(3世): (宋元之际)李忱,行崇五 ; 李怙,行崇八 ; 李恃,行崇二. 从公下支祖(3世): (宋元之际)李璇,行崇二 ; 李玑,行崇六 ; 李琇,字宝夫,行崇十 ; 李琳,行崇十一 ; 李球,行宁四. 善衡派行(1世起): 百万崇端绍 珪才荣华富 贵福禄祺祥 熙湻懿厚大 蕃衍亨昌世 永保承时道 正家宏景德 朝新明圣起 彰定国焕洪文. 莘埜派行(1世起): 百万崇辉巽 光荫敦睦和 同让谦雍逊 熙湻懿厚大 蕃衍亨昌世 永保承时道 正家宏景德 朝新明圣起 彰定国焕洪文. 荆州派行(1世起): 百万崇端巽 珪荫肇乾坤 艮震泰豫升 熙湻懿厚大 蕃衍亨昌世 永保承时道 正家宏景德 朝新明圣起 彰定国焕洪文. 版心题及目录题为: 华溪武平李氏宗谱. 谱序题: 李氏重修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注: 此谱不全. 缺卷1, 2, 3, 9, 10, 12, 14, 18, 29, 30. 注: 此谱版心的卷数与目录不同, 以目录为主. 注: 监修李世庭,字仲山 ; 李宝鎏,字子英. 散居地: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浏览:100
陇西堂李氏族谱, 4, 卷5, 世系_ 三三郎 道生 昌明 15世起永其公起, 200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00年四修. 合4册: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商) 李利贞,原名接力. 入闽祖(1世): (宋) 李火德,原名炳凤,号闽海,别号伯庄. 任宁化县教论. 利贞公83世孙. 火德公下三子(2世): (宋) 李三一郎 ; 李三二郎(移居广东程乡松口村松源) ; 李三三郎(移居广东程乡). 南雄水西祖(8世): (元明之际) 李朴诚,讳胜. 三二郎公之后. 始兴始迁祖(8世): (元明之际) 李吉泰. 原籍福建, 自明初由闽迁粤至惠州府兴宁县, 携子卜居雄郡始兴白石岗. 为三三郎公之后. (土 并)塘水祖(9世): (明) 李宗贵. 由白石岗迁居(土 并)塘水. 为吉泰公长子. 石下祖(10世): (明)李必盛. 为宗逵公(吉泰公次子)次子. 南雄小水祖(15世): 李永其. 生子三: 李伯胜 ; 李子昌 ; 李子泰. 为三三郎公之后. 李氏大宗祠新字辈 : 火朝神州旺 历代有贤良 念祖光前业 嗣孙裕后昌 积善修余庆 诗书集锦章 奋发求智识 科学新海洋 平生宜廉洁 严正立纲常 振兴伟中华 国泰民安康 居家崇勤俭 仁和福禄长 睦邻恒忠信 文明礼义邦 史成传寰宇 万世永流芳. 注 : 各地世派对照表编列于卷1, 影像第67页(谱书第129页). 注: 此谱为火德公派下福建, 石下, 兴贤, (土 并)圹水, 仁化, 陆源等派合谱.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广东省始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脊题: 李氏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