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仁公下二支祖(17世) : (明) 陈大计,字叙发. 子孙析置乐清柳市木山后,珠岸等地 ; (清) 陈大谏,字序相,号翼熏.
陈大谏相关文献
右司谏丁大全
右司谏丁大全,简要介绍:丁大全(1191~1263),字子万,南宋镇江(今江苏镇江)人。宋理宗
谏议大夫
沿革秦代设大夫,有谏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等各类官称,无定员。西汉时沿用秦制,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置谏大夫,无定员,掌议论。东汉改称谏议大夫,《后汉书·百官志二》:“谏议大夫,六百石。本注曰:无员。”魏晋时称散骑常侍。隋唐仍置谏议大夫,有左、右谏议大夫,各四人,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另设补阙和拾遗。谏议大夫虽然位阶不高,唐代仅是正五品,但可“讽朝政之得失,谏皇帝之功过”,唐代著名大臣魏徵即是最好例子,魏徵任谏议大夫时,“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宋初沿其制,后置谏院,谏院下设鼓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之长;王安石变法之际,当时的右谏议大夫司马光写一封长达3000余言的信给王安石,抨击新政,也就是著名的《与王介甫书》。辽代门下省和中书省分别设左谏院和右谏院,沿置谏议大夫等职,但有名无实。金代有谏院,设左、右谏议大夫、司谏。元朝搁置不设。明初洪...
纳谏与拒谏
?
朱元璋认为:“人君统理天下,人情物理必在周知,然后临事不惑。”君主治理天下,只有深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才不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避免或减少决策的失误。然而,“凡人所为,不能无过举”,人非神仙,不可能不犯错误。特别是君主,高高在上,更容易“隔绝聪明,过而不闻其过,阙而不知其阙”,这就需要有献替之臣、忠谏之士随侍左右,“以拾遗补阙”。因此,朱元璋一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