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陵三滚源始祖 : 钱昕,字辅[-]. 由泰和徙卢陵.
钱昕相关文献
清代学者钱大昕
清代学者钱大昕,钱大昕生于雍正六年正月七日(1728年2月16日),死于嘉庆九年十月初一日(18
清代学者钱大昕
清代学者钱大昕,简要介绍:钱大昕(1728年―1804年),字晓徵,号辛楣,又号竹汀,汉族,江苏
钱大昕
生平钱大昕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献赋获赐举人,又精通经学、史学、天文、历算、音韵、训诂、金石,“不专治一经而无经不通,不专攻一艺而无艺不精”。乾隆十九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升侍讲学士、少詹事,不久提督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年(1775年)因父丧去职,服阕后又遇母丧,以病不再复出。曾在钟山、娄东、紫阳等各书院讲学多年。嘉庆九年(1804年)卒。学术钱大昕对于音韵学和训诂学很有创见。首先注意到了古声母的研究,证明了古代没有轻唇音和舌上音(卷舌塞音)的分别。钱大昕考证,上古无轻唇音(唇齿音),“无”发成“模”,又转为“毛”。“毛”的古音为“谋”,所以模能转为毛。钱大昕撰《廿二史考异》一百卷,以顾炎武之历史考据方法,拾遗规过,最享时誉。曹聚仁说:“钱大昕推许戴东原‘实事求是,不主一家’,俨然是科学家的头脑了。假如他们研究的对像是自然科学的话,他们便是达尔文、法布耳那样的科学家了。”他还...
一代儒宗钱大昕简介钱大昕是怎么死的?
钱大昕生于雍正六年正月七日,去世于嘉庆九年十月初一,是清朝著名的学者、历史学家、汉学家字晓徵,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汉族人。
钱大昕此人在历史上成就非常的高,被许多学者,诸如王引之、阮元、段玉裁、凌延堪等公推为“一代儒宗”。可以说,钱大昕绝对是中国十八世纪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享誉古今。
钱大昕幼时聪慧,喜好读书,当时经学取于《十三经
钱大昕
钱大昕生于雍正六年正月七日(1728年2月16日),卒于嘉庆九年十月二十日(1804年11月2日)。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弘历南巡,因献赋获赐举人,官内阁中书。十九年,中进士。复擢升翰林院侍讲学士。三十四年,入直上书房,授皇十二子书。参与编修《热河志》,与纪昀并称“南钱北纪”。又与修《音韵述微》、《续文献通考》、《续通志》、《一统志》及《天球图》诸书。后为詹事府少詹事,提督广东学政。四十年,居丧归里,引疾不仕。嘉庆初,仁宗亲政,廷臣致书劝出,皆婉言报谢。归田三十年,潜心著述课徒,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讲席,出其门下之士多至二千人。晚年自称潜研老人。其学以“实事求是”为宗旨,虽主张从训诂以求义理,但不专治一经,亦不墨守汉儒家法。乾嘉时期(1736-1820年)学者好言"实事求是",钱大昕尤为突出。同时主张把史学与经学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以治经方法治史。[1]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