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钱大昕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2
转发:0
评论:0
生平钱大昕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献赋获赐举人,又精通经学、史学、天文、历算、音韵、训诂、金石,“不专治一经而无经不通,不专攻一艺而无艺不精”。乾隆十九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升侍讲学士、少詹事,不久提督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年(1775年)因父丧去职,服阕后又遇母丧,以病不再复出。曾在钟山、娄东、紫阳等各书院讲学多年。嘉庆九年(1804年)卒。学术钱大昕对于音韵学和训诂学很有创见。首先注意到了古声母的研究,证明了古代没有轻唇音和舌上音(卷舌塞音)的分别。钱大昕考证,上古无轻唇音(唇齿音),“无”发成“模”,又转为“毛”。“毛”的古音为“谋”,所以模能转为毛。钱大昕撰《廿二史考异》一百卷,以顾炎武之历史考据方法,拾遗规过,最享时誉。曹聚仁说:“钱大昕推许戴东原‘实事求是,不主一家’,俨然是科学家的头脑了。假如他们研究的对像是自然科学的话,他们便是达尔文、法布耳那样的科学家了。”他还...

生平

钱大昕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献赋获赐举人,又精通经学、史学、天文、历算、音韵、训诂、金石,“不专治一经而无经不通,不专攻一艺而无艺不精” 。乾隆十九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升侍讲学士、少詹事,不久提督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年(1775年)因父丧去职,服阕后又遇母丧,以病不再复出。曾在钟山、娄东、紫阳等各书院讲学多年。嘉庆九年(1804年)卒。

学术

钱大昕对于音韵学和训诂学很有创见。首先注意到了古声母的研究,证明了古代没有轻唇音和舌上音(卷舌塞音)的分别。钱大昕考证,上古无轻唇音(唇齿音),“无”发成“模”,又转为“毛”。“毛”的古音为“谋”,所以模能转为毛。钱大昕撰《廿二史考异》一百卷,以顾炎武之历史考据方法,拾遗规过,最享时誉。曹聚仁说:“钱大昕推许戴东原‘实事求是,不主一家’,俨然是科学家的头脑了。假如他们研究的对像是自然科学的话,他们便是达尔文、法布耳那样的科学家了。”他还称赞说:“这(考据学)便是牛顿、达尔文的治学态度。” 钱大昕也写过(奕喻)这样的文章,他在下棋时,领悟了一些道理:“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知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

钱大昕轻视西方数学,江永因学习西方数学,钱大昕却讥其“为西人所用” 。钱大昕说《诗经》已有反切,并且驳斥反切受佛经的影响,“岂古圣贤之智乃出梵僧下耶”,“吾于是知六经之道,大小悉备,后人詹詹之智,早不出圣贤范围之外也” 。钱大昕面对西学所采取的态度是:“西士之术固有胜于中法者,习其术可也,习其术而为所愚弄不可也。”

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与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评价

戴震说:“当代学者,吾以晓征(即钱大昕)为第二人”,“盖东原毅在以第一人自居。然东原之学,以肄经为宗,不读汉以后书。若先生(钱大昕)学究天人,博综群籍。自开国以来,蔚然一代儒宗也。以汉儒拟之,在高密(郑康成)之下,即贾逵、服虔,亦瞠乎后矣”

近代史学家陈寅恪独服钱大昕,称之为“清代史家第一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依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所谓“唐制服色不视职事官,而视阶官之品”,考证当时“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白居易,虽名义上为“从五品下”,然却是“将仕郎守江州司马”;据此,陈寅恪得出以下结论:“乐天此时止为州佐,固唯应依将仕郎之阶品著青衫也。”。

陈垣曾说:“《日知录》在清代是第一流的,但还不是第一,第一应推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

贡献

音韵学

在钱之前,研究古音众多,但都衹注重古韵,真正注意到古纽问题者当推钱氏。关于古纽,钱氏提出四个要点:

古无轻唇音

古无舌上音

古人多舌音

古影喻晓匣双声

此外,钱氏对于古音也提出许多看法,如主张诗经有正音,有转音。正音,就是从偏旁得声;转声,就是“声随义转或“双声假借”

主要著作:

《恒言录》

《十驾斋养新录》

《二十二史考异》

《潜研堂文集》

相关条目

古无舌上音

古无正齿音

古无轻唇音

三十六字母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钱大昕
钱大昕生于雍正六年正月七日(1728年2月16日),卒于嘉庆九年十月二十日(1804年11月2日)。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弘历南巡,因献赋获赐举人,官内阁中书。十九年,中进士。复擢升翰林院侍讲学士。三十四年,入直上书房,授皇十二子书。参与编修《热河志》,与纪昀并称“南钱北纪”。又与修《音韵述微》、《续文献通考》、《续通志》、《一统志》及《天球图》诸书。后为詹事府少詹事,提督广东学政。四十年,居丧归里,引疾不仕。嘉庆初,仁宗亲政,廷臣致书劝出,皆婉言报谢。归田三十年,潜心著述课徒,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讲席,出其门下之士多至二千人。晚年自称潜研老人。其学以“实事求是”为宗旨,虽主张从训诂以求义理,但不专治一经,亦不墨守汉儒家法。乾嘉时期(1736-1820年)学者好言"实事求是",钱大昕尤为突出。同时主张把史学与经学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以治经方法治史。[1]自《史...
· 一代儒宗钱大昕简介钱大昕是怎么死的?
钱大昕生于雍正六年正月七日,去世于嘉庆九年十月初一,是清朝著名的学者、历史学家、汉学家字晓徵,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汉族人。钱大昕此人在历史上成就非常的高,被许多学者,诸如王引之、阮元、段玉裁、凌延堪等公推为“一代儒宗”。可以说,钱大昕绝对是中国十八世纪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享誉古今。钱大昕幼时聪慧,喜好读书,当时经学取于《十三经注疏》以及唐朝以前的子、史、小学。钱大昕后来将此推为广之,交错容杂,发古人所未发。除了在史经方面,钱大昕还以诗词歌赋闻名于江南。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南巡之时,钱大昕因为献赋而被乾隆帝赏识,特诏赐为举人,授内阁中书。三年后钱大昕进士及第,入翰林院,提位翰林院是侍讲学士。钱大昕当值翰林院的时候,当时的礼部尚书何宗国因为一直专研天文之学,年老的何宗国听闻钱大昕擅长演算,因此特地前往拜见。到了之后,何宗国对钱大昕说:“今同馆诸公谈此道者鲜矣。”显然这里面很有一番感叹...
· 清代学者钱大昕
简要介绍:钱大昕(1728年―1804年),字晓徵,号辛楣,又号竹汀,汉族,江苏嘉定人(今上海嘉定),清代史学家、汉学家。钱大昕是18世纪中国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他在生前就已是饮誉海内的著名学者,王昶、段玉裁、王引之、凌廷堪、阮元、江藩等著名学者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公推钱氏为“一代儒宗”。生平简介:钱大昕生于雍正六年正月七日(1728年2月16日),死于嘉庆九年十月初一日(1804年11月2日)。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弘历南巡,因献赋获赐举人,官内阁中书。十九年,中进士。复擢升翰林院侍讲学士。三十四年,入直上书房,授皇十二子书。参与编修《热河志》,与纪昀并称“南钱北纪”。又与修《音韵述微》、《续文献通考》、《续通志》、《一统志》及《天球图》诸书。后为詹事府少詹事,提督广东学政。四十年,居丧归里,引疾不仕。嘉庆初,仁宗亲政,廷臣致书劝出,皆婉言报谢。归田三...
· 清代学者钱大昕
钱大昕生于雍正六年正月七日(1728年2月16日),死于嘉庆九年十月初一日(1804年11月2日)。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弘历南巡,因献赋获赐举人,官内阁中书。十九年,中进士。复擢升翰林院侍讲学士。三十四年,入直上书房,授皇十二子书。参与编修《热河志》,与纪昀并称“南钱北纪”。又与修《音韵述微》、《续文献通考》、《续通志》、《一统志》及《天球图》诸书。后为詹事府少詹事,提督广东学政。四十年,居丧归里,引疾不仕。嘉庆初,仁宗亲政,廷臣致书劝出,皆婉言报谢。归田三十年,潜心著述课徒,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讲席,出其门下之士多至二千人。晚年自称潜研老人。其学以“实事求是”为宗旨,虽主张从训诂以求义理,但不专治一经,亦不墨守汉儒家法。乾嘉时期(1736-1820年)学者好言"实事求是",钱大昕尤为突出。同时主张把史学与经学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以治经...
· 清钱大昕七言联
钱大昕(1728-1804)字及之,一字晓徵,号辛楣,又号竹汀,嘉定人。官至少詹事,精通经史百家。擅考证,尤精金石,为乾嘉学派的重要学者之一。著作等身。此幅《七言联》为隶书,稳健古雅,奇趣纵生,脱胎于学问之厚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