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琼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贤,行一(居后洞) ; 邓文 ; 邓益金 ; 邓朝仰 ; 邓璋 ; 邓兰 ; 邓太 ; 邓玉 ; 邓韵 ; 邓澄 ; 邓学 ; 邓良 ; 邓桂 ; 邓瓒 ; 邓选 ; 邓瑛 ; 邓清 ; 邓龙.
邓良相关文献
邓姓之源是在邓州?
邓姓之源是在邓州?, 广东大埔县邓氏宗亲会会长邓延寿的撰文《邓姓之源是在邓州》于2011年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邓良
邓良,其字不详,荆州义阳郡新野县人。活跃于蜀汉中后期至西晋初期。汉司徒邓禹后人。父邓芝,字伯苗,蜀汉中期顶梁柱,官至车骑将军,封阳武亭侯。邓良为家中独子。延熙十四年(公元251年),父邓芝逝世,邓良承袭父亲的爵位,封阳武亭侯。景耀三年(公元260年),担任尚书左选郎。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后主刘禅听从谯周劝说投降魏国,任命邓良为驸马都尉,与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一起奉降书去拜诣邓艾。张绍、邓良与邓艾相遇于雒县,邓艾得到降书,大喜,重待绍、周、良三人。之后回书一封让张绍、邓良先拿回成都。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晋武帝任命邓良担任其他州郡守,邓良到任不久后,因为母老在蜀,不愿远任,辞官还家,于是晋武帝无奈下只好任命他担任广汉太守。后卒于官。
邓良
生平邓良的父亲邓芝于东汉末年进入蜀地,后官至蜀汉车骑将军、阳武亭侯。延熙十四年(251年),邓芝去世,邓良袭爵,景耀年间官至尚书左选郎。炎兴元年(263年)冬,曹魏征西将军邓艾在绵竹大败蜀汉卫将军诸葛瞻的军队,诸葛瞻与其长子诸葛尚、尚书张遵、尚书郎黄崇、羽林右部督李球阵亡。蜀汉后主刘禅私自派遣时任驸马都尉的邓良和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携带印绶,前往邓艾军中请降。邓良等人与邓艾在雒县相遇,邓艾得到请降书信后非常喜悦,立即遣书信回报曹魏朝廷,让邓良等人先回成都。蜀汉投降后,邓良又出仕西晋朝廷,官至广汉太守。此后史书上再无邓良的记载。
邓良知
生平早年乡试落第,因与宋应星家族有世交,故曾担任宋应星兄弟幼年时期的塾师。万历四十年(1612年),邓良知中举人,次年联捷进士。任南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令。因政绩卓著,被诰封“文林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升礼部司员外郎,制订《科场条约》。此后,邓良知转任福建兴泉兵备道,镇守兴化府、泉州府海防,抵御倭寇。天启五年(1625年)任广东布政使司参政,两年后致仕归里。崇祯十一年(1638年)卒。其他崇祯元年(1628年),邓良知七十大寿,宋应昇写下《大参玉翁邓老先生七十寿序》:参考资料《新建县志》
《史海拣贝》之邓地·邓国·邓姓(一)
邓州是古邓国所在地,是邓姓发源地,一个“邓”字从远古走到今天,成为贯穿邓州历史发展的主脉络之一。但“邓”字的渊源在哪里呢,这得从远古时代的氏族部落首领邓伯温、邓林以及邓域说起。据传,早在炎黄二帝时,一个以“邓”命名的远古部落“邓伯温部落”就已出现在今邓州一带,并跟随黄帝大战蚩尤于涿鹿之野。关于“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中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泥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就在邓州境内现邓州西南方的林扒镇就是“邓林”所在地,古时这里就称邓林镇。邓墟指舜帝在邓地活动留下的遗迹。关于舜在邓地的活动,《庄子·徐无鬼篇》记载:“舜有善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墟而十有万家。”邓城就在现今邓州市西北赵集镇朱岗王村一带,民国时称“舞友乡”朱岗王村北有一个大土丘,当地人称之为“七友墟”,就是“邓墟”所在地。以上三则与“邓”有关的记载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