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邓伯埙

邓伯埙

湘乡西溪始迁祖 : (元) 邓伯埙.
邓伯埙简介资料
南宋后期
邓伯埙相关文献
褚化鲲褚德埙
褚化鲲褚德埙,褚化鲲,字应祯,号云程,为南泉公褚玳之次子,省祭官居乡,为月旦所推,以次子德埙贵
查看全文
赖毓埙、赖毓垣故居
赖毓埙、赖毓垣故居,赖毓埙与赖毓垣是同年堂兄弟,永定抚市社前村人。出生在社前的进士第,成长在县城北门
查看全文
埙的兴衰与发展
一、埙的起源埙是世界各国都有的一种古老的人类早期文明成果,也是一种可以进行音乐演奏的古老乐器。中国的埙,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社会变革的轨迹。从当前很多已经出土的埙中可见到诸多不同形态和性能特点的物件。较早时期出土的陶埙关于埙的起源,按照当代学者们科学的推理,应该是原始先民们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吹奏乐器。最初可能是原始先民用于诱捕猎物模仿动物叫声而制作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被当成单纯的乐器并逐步增加音孔,发展成为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呈现出多样化。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埙,只有吹孔,没有音孔,呈现椭圆形,距今约有七千年。陕西省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哨,其形如橄榄状,也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已经出土的早期埙都是比较原始、简陋的,而且吹奏的音也不准确,无法体现音律特征。早期的埙...
查看全文
埙的大小、颜色、纹饰、音域各异,部分埙的形状与陶笛类似,但没有陶笛的哨口,演奏者可转动埙以改变音调。埙作为宫廷雅乐清朝就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发掘中埙的出土,人们重新燃起了对这一古老乐器的热情,埙的指法、制作工艺及演奏技巧上都得到了改进。埙的发声原理是通过音孔控制埙腔内空气团的体积大小,进而使其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故而开孔的位置、顺序都比较随意。有按照传统五声音阶开孔的八孔/十孔埙,也有使用半音阶开孔的,也有为了方便初学者使用一些常用半音而在全音阶音孔基础上加半音孔的。埙目前常见的指法有顺开指法和交叉指法,而按照音的高低排布又分左起指法和右起指法。以古制6孔埙为例,运用不同技巧可吹奏出26个音,包括2个八度内的全部半音和1个泛音。其主要发展阶段在商周,故其音色明显带有商周时代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古朴、浑厚、低沉、沧桑、神秘、哀婉,所以埙特别擅长抒发哀怨之情和制造肃穆、...
查看全文
历史河姆渡遗址和仰韶遗址出土被认为最原始的陶埙均只有吹孔,而无音孔。文献记载,夏代的埙有3个音孔,可吹出4声音列。商代的埙有陶制、石制和骨制,多数为平底卵形。战国时期的埙可有5个音孔,多数为平底卵形。秦、汉以后,埙主要用于历代宫廷雅乐。现代的埙增加到了8至11个音孔。制作取纯净、不带砂石杂质的粘土,将粘土加清水,反复绞拌揉揣,和成软硬适中的泥块,经捏坯、整形、开孔、磨光和煅烧而成。演奏技法吹法以古制6孔埙为例,以下列技巧可吹奏出26个音,包括2个八度内的全部半音和1个泛音。指法发声原理与指法埙作为宫廷雅乐清朝就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发掘中埙的出土,人们重新燃起了对这一古老乐器的热情,埙的指法、制作工艺及演奏技巧上都得到了改进。埙的发声原理是通过音孔控制埙腔内空气团的体积大小,进而使其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故而开孔的位置、顺序都比较随意。有按照传统五声音阶开孔的八孔/十...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5.邓氏宗谱, 5, 卷4: 世传 伯贤 仕忠 上分6世必建公起, 194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六古堂, 民国34[1945]年修(李璧卿,刘师忠刊印). 17册 : 插图. 远祖 : 邓仲华,讳禹,封高密侯. 生十三子. 此谱为三子邓珍后裔之谱系. 和义祖 : 周仁甫. 仲华公之42世孙. 麻城始祖(1世) : (元) 邓伯贤,字均哲,行名六. 仁甫公之三世孙. 自豫章吉安府吉水县瓦𡎮坝迁麻城西乡40里高阳区. 下二子 : 周仕忠 ; 周仕逵. 上分祖(2世) : (元) 邓仕忠,字新一,讳照,行乔四. 下三支 : 周永光,字大明,即贵一公 ; 周永达,即贵二公 ; 周永和,字协邦,即贵三公. 下分祖(2世) : (元) 邓仕逵,讳鸿,号再二,行乔七. 子孙居邓家竹园,田谱塆,东冲,柳林,栗子洼,大柳树,游虎冲等地. 永和公生二子(4世) : 周承祀 ; 周承宗,字万八. 自麻城高阳观迁黄安三角山,复迁邓家湾. 承祀生一子(5世) : 周玉盛,字百昌. 自万厯六年由麻城高阳观邓家山水竹林迁安邑鵞公寨下仙人石邓家冲. 生六子 : 周必棋 ; 周必彬 ; 周必琏 ; 周必梅 ; 周必爵 ; 周必官. 承宗公生五子(5世) : 周玉华,字廷宝 ; 周玉荣,字廷述 ; 周玉富,字廷爵 ; 周玉禄,字廷贵(迁居县南); 周玉佐,字廷弼(迁居光山县). 永光公下房祖(6世) : 周必建(居㙮山寺) ; 周必立(居邓家宕) ; 周必裕 ; 周必兴(居万士塆). 永达公下房祖(6世) : 周必达(北分,居邓家山) ; 周必信(居城东河岸) ; 周必安(居邓家山). 必安公生五子(7世) : 周学怡 ; 周学察 ; 周学业(大路岗大房祖) ; 周学美(大路岗二房祖) ; 周学通(黄安黄泥嘴支). 仕逵公下支祖(11世) : 周应芷,字如兰 ; 周应万,字象一 ; 周应茂,字如芳 ; 周应夔,字如皋 ; 周应荃,字如松 ; 周公元,字梅生 ; 周应莲,字子如 ; 周应兴,字子华. 上分老派行 : 学有希言应 林汉启之全 焕发承天佑 永锡定光先. 下分老派行 : 季楚明尚德 善志应必芳 长旺重兴福 家声世业昌. 上下分合序增派行 : 合序开基远 诗书裕后来 立功维广大 勋誉继云台.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黄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忠逵二支合修宗谱 目录题 : 邓氏合修宗谱
浏览:100
西溪邓氏族谱
作者: 邓甲夫(主修) 堂号: 思孝堂 始迁祖:邓伯壎,字元音,行大五郎,南宋后期由四川邛州来湖南湘乡,居义学地,后迁居城西百二十里湖潭上思老山,最后定居西溪花井。 地区: 湖南湘潭市湘乡市 年代: 1928年
浏览:100
南阳邓氏五修族谱[总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6[1947]年. 存8册: 世系表. 派祖(1世): 邓志圣 ; 邓志斋,字太乙(应广东布政使司立业广东程乡松口). 注: 程乡县1912年改为梅县. 志圣公派下支祖(16世): 邓君盛,字常公. 志斋公下支祖(2世): (宋) 邓恭,字士清,号三三郎(徙长乐县) ; 邓仁,字士浪,号三五郎(徙程乡松源) ; 邓礼,讳士沂,号三七郎 ; 邓智,讳士滔,号三八郎 ; 邓信,讳士浩,号三九郎. 注: 志斋公有九子, 其余四子后裔世系, 未合联修. 注: 此谱总卷数不详. 无目录, 谱序…等 ; 缺志斋公1~15世世系, 及志斋公八子智公下6世以后世系记事. 散居地: 广东省梅县, 及江西省雩都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邓氏族谱 [1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1996年.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缺卷5. 受姓祖 : 邓曼季,字德扬. 邓氏出自南阳(今河南邓州市). 宗祖 : (汉) 邓伯华. 籍新野. 上杭祖 : 邓美昭. 乳梅始祖(1世) : 邓东福,字寿南. 荣敏公之子. 美昭公之孙. 自福建迁乳源梅花. 东福公下六子(2世) : (明) 邓友瑛(居军营下) ; 邓友琼,字仲二,行二(居曹家坪) ; 邓友猷,字仲三,行三(居槐树下) ; 邓友宽(居玉字桥) ; 邓友泰,字仲五,行五(居加昌水) ; 邓友瑄,字仲六,行六(居大庙下). 注 : 六房分居图引详见卷一之影像156-157页. 友瑛公下房祖(5世) : 邓玉 ; 邓全 ; 邓钦 ; 邓四 ; 邓从 ; 邓浩 ; 邓闻通 ; 邓闻禄. 友琼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贤,行一(居后洞) ; 邓文 ; 邓益金 ; 邓朝仰 ; 邓璋 ; 邓兰 ; 邓太 ; 邓玉 ; 邓韵 ; 邓澄 ; 邓学 ; 邓良 ; 邓桂 ; 邓瓒 ; 邓选 ; 邓瑛 ; 邓清 ; 邓龙. 友猷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庭福 ; 邓庭秀,行一 ; 邓庭爵,行二 ; 邓秀恒 ; 邓万禄 ; 邓庭桂 ; 邓庭槐 ; 邓庭澄 ; 邓庭宠 ; 邓庭安. 友宽公下房祖(5世) : 邓銮 ; 邓琦 ; 邓养 ; 邓釜 ; 邓荣 ; 邓华 ; 邓举 ; 邓成 ; 邓铭 ; 邓宗圣 ; 邓庭晓 ; 邓庭昌 ; 邓本崇 ; 邓本铭 ; 邓春 ; 邓季 ; 邓本清 ; 邓本泰 ; 邓本兴 ; 邓本政; 邓本和. 友泰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法林,行一(居大山背) ; 邓桥,字通二,行二 ; 邓常 ; 邓珊. 友瑄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侃,字东梅 ; 邓景兰 ; 邓盛梅 ; 邓竹梅 ; 邓右梅. 排行 : 美荣东友上 佐朝圣明彰 大廷崇文士 正为邦国光 天培良材作 修安治平昌 景隆开泰运 道德振伦常 品学高超世 声名达玉堂 贤儒当贵显 长发庆其祥 宗祖功勋伟 家风奕远扬 书翰凌云志 科甲冠群芳. 散居地 : 广东省乳源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邓氏族谱 [1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1996年.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缺卷5. 受姓祖 : 邓曼季,字德扬. 邓氏出自南阳(今河南邓州市). 宗祖 : (汉) 邓伯华. 籍新野. 上杭祖 : 邓美昭. 乳梅始祖(1世) : 邓东福,字寿南. 荣敏公之子. 美昭公之孙. 自福建迁乳源梅花. 东福公下六子(2世) : (明) 邓友瑛(居军营下) ; 邓友琼,字仲二,行二(居曹家坪) ; 邓友猷,字仲三,行三(居槐树下) ; 邓友宽(居玉字桥) ; 邓友泰,字仲五,行五(居加昌水) ; 邓友瑄,字仲六,行六(居大庙下). 注 : 六房分居图引详见卷一之影像156-157页. 友瑛公下房祖(5世) : 邓玉 ; 邓全 ; 邓钦 ; 邓四 ; 邓从 ; 邓浩 ; 邓闻通 ; 邓闻禄. 友琼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贤,行一(居后洞) ; 邓文 ; 邓益金 ; 邓朝仰 ; 邓璋 ; 邓兰 ; 邓太 ; 邓玉 ; 邓韵 ; 邓澄 ; 邓学 ; 邓良 ; 邓桂 ; 邓瓒 ; 邓选 ; 邓瑛 ; 邓清 ; 邓龙. 友猷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庭福 ; 邓庭秀,行一 ; 邓庭爵,行二 ; 邓秀恒 ; 邓万禄 ; 邓庭桂 ; 邓庭槐 ; 邓庭澄 ; 邓庭宠 ; 邓庭安. 友宽公下房祖(5世) : 邓銮 ; 邓琦 ; 邓养 ; 邓釜 ; 邓荣 ; 邓华 ; 邓举 ; 邓成 ; 邓铭 ; 邓宗圣 ; 邓庭晓 ; 邓庭昌 ; 邓本崇 ; 邓本铭 ; 邓春 ; 邓季 ; 邓本清 ; 邓本泰 ; 邓本兴 ; 邓本政; 邓本和. 友泰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法林,行一(居大山背) ; 邓桥,字通二,行二 ; 邓常 ; 邓珊. 友瑄公下房祖(5世) : (明) 邓侃,字东梅 ; 邓景兰 ; 邓盛梅 ; 邓竹梅 ; 邓右梅. 排行 : 美荣东友上 佐朝圣明彰 大廷崇文士 正为邦国光 天培良材作 修安治平昌 景隆开泰运 道德振伦常 品学高超世 声名达玉堂 贤儒当贵显 长发庆其祥 宗祖功勋伟 家风奕远扬 书翰凌云志 科甲冠群芳. 散居地 : 广东省乳源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上湘长田邓氏四修族谱 [13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思孝堂, 1999年. 1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曼季. 封于邓,后以国为氏. 远祖 : (汉) 邓禹,字仲华. 南阳新野人. 始祖 : (元明之际) 邓大瓅,字开疆,号乐只. 由江西徙湘阴,后迁长田. 派祖 : 邓源寿,字炽昌. 源寿公下二子 : (明) 邓宗铭,字常新 ; 邓宗达,字常发.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长田邓氏四修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