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埙的兴衰与发展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7
转发:0
评论:0
一、埙的起源埙是世界各国都有的一种古老的人类早期文明成果,也是一种可以进行音乐演奏的古老乐器。中国的埙,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社会变革的轨迹。从当前很多已经出土的埙中可见到诸多不同形态和性能特点的物件。较早时期出土的陶埙关于埙的起源,按照当代学者们科学的推理,应该是原始先民们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吹奏乐器。最初可能是原始先民用于诱捕猎物模仿动物叫声而制作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被当成单纯的乐器并逐步增加音孔,发展成为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呈现出多样化。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埙,只有吹孔,没有音孔,呈现椭圆形,距今约有七千年。陕西省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哨,其形如橄榄状,也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已经出土的早期埙都是比较原始、简陋的,而且吹奏的音也不准确,无法体现音律特征。早期的埙...

一、埙的起源

 

埙是世界各国都有的一种古老的人类早期文明成果,也是一种可以进行音乐演奏的古老乐器。中国的埙,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社会变革的轨迹。从当前很多已经出土的埙中可见到诸多不同形态和性能特点的物件。

埙的兴衰与发展

较早时期出土的陶埙

 

关于埙的起源,按照当代学者们科学的推理,应该是原始先民们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吹奏乐器。最初可能是原始先民用于诱捕猎物模仿动物叫声而制作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被当成单纯的乐器并逐步增加音孔,发展成为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呈现出多样化。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埙,只有吹孔,没有音孔,呈现椭圆形,距今约有七千年。陕西省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哨,其形如橄榄状,也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已经出土的早期埙都是比较原始、简陋的,而且吹奏的音也不准确,无法体现音律特征。

早期的埙在演奏方面不仅性能简单而且还由于制作工艺较粗糙,演奏技术也很难达到一定水准。这些早期的原始埙,在外在形态上的最大特点是在顶端都设有吹孔,在埙的腹部也设计了音孔,在音孔设计方面最多有效的音孔是一音孔或两音孔,演奏的基本音列、结构也最多是两个音,一般不会超过三个音。

 

二、埙的兴衰

 

夏朝时期的埙,比起早期起源阶段的埙已有所不同,从诸多夏朝时期的墓穴土的陶埙中可见,夏朝时期的埙不仅在出土的数量上是最多的,而且埙的制作质量上也有很大进步。1976年在我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了一批陶埙,距今约3500年的时间。这批埙不仅在外形上呈现出大小各异、 质地光洁、扁圆形的特点,还在埙的上端收缩吹孔,显得比其他早期的埙形态更加鲜明。这批陶埙不仅数量多达二十余件,而且从九件完整的埙的测试中,还可以进行吹奏测音,更为重要的是每件埙都可发出四至五个乐音,不仅体现出一定的五声音阶特点,还具备了较强的旋律性特点,这些进步都大大展现了埙在这一时期体现出来的乐器功能。

埙的兴衰与发展

早期结构优化后的陶埙

 

1986 年 5 月,在西北地区的甘肃酒泉县丰乐乡干出土的酒泉干骨崖陶埙,不仅在外形上体现出类似鸟兽的特点,并且埙通体为彩绘条 纹、网纹、三角纹或折线几何纹。这些都是夏代埙的外在特点,也 体现出埙文化在这一时期发展的时代性。商朝,是埙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在制作工艺、技术、演奏技巧和表现力方面都出现了大幅提升,在埙的运用和大小配套使用方面也揭示出音律的发展成就。

1976 年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玉门火烧沟陶埙,经碳十四测定及树轮校正, 这种埙属我国古代的青铜文化时期,与夏代的时期相当,但若从更为具体的时期而言,当属商代早期范畴。从外观而言,这种埙的体形呈现扁圆形的特点,并不是夏代特有的,尤其是上端收缩为口, 比夏代中早期以前的埙稍稍突出, 正中有一个吹孔的典型形式更为科学。虽然这批埙在出土时已有一部分受到破损, 但从出土的陶埙有二十余件来看,不仅具有规模特点,也具有吹奏测音的特性。由此可见,商代时期的埙已经出现了与夏代不同的特点。以泥质灰陶为材质的埙在商代早期就已经较为常见,无论是从性能还是表现能力方面相比,都有进一步发展。晚商直到战国时期,埙逐步被当做宫廷的正规乐器在祭祀等活动中使用。

 

秦汉以后埙主要用于宫廷雅乐,在这一漫长历史时期埙文化发的发展具有较为复杂的特点。在这段时间里,埙的状发展得更为丰富,出现了诸如异型埙、人首埙、兽首埙等各种形状。其制作技术也有很大提高,一种装饰性、象征性、玩具性的功能特点表现出来。汉代最为代表性的埙是甘肃武威王景寨乡汉墓出土的武威王景寨陶埙,这件乐器长7.8cm 高6.5cm,在外部的形态上看似斑鸠,可以进行口对吹孔的演奏,随着气息的徐徐注入,埙可发出斑鸠的鸣叫声。自汉代以后的三国两晋时期,埙的影响开始日渐衰落,并且逐渐走入民间传承轨道。由于种种原因,外来乐器的大量引入与发展,加上埙本身的音量小、音域窄、表现效果受限制等因素,埙这一古老乐器逐渐从官方舞台退出到民间艺术舞台。

 

公元7-10世纪,正是大唐的多元文化融合时期。此时的唐三彩技术被应用于埙的制作中。1973年我国中原地区的河南地域巩县(今巩义市)站街镇黄冶村发掘出的一座唐三彩窑址的巩义黄冶陶埙(3件),就体现了唐三彩的制作工艺特点。1995 年新疆墨玉库木拉巴特遗址出土的墨玉库木拉巴特陶埙,也具有这种制作特点。有一个埙体长6.6cm,外形看上去很像人头的形状,而且还具有鼻梁隆起、发髻高耸的造型特征,左右两边都各有一个按音孔、埙的吹口在其嘴部的特点,埙的外表方面展现出绿釉三彩的工艺。其中另一个埙体大致高 4.5cm~4cm,虽然形体不大,但却非常精致,外部不仅通体五彩流金,而且内部出现了可以吹奏简单曲调的特点,折射出埙的音律特征和富有表现力的性能特点。从这一时期埙的出土遗址与烧制方法、形状与外在的彩绘、装饰等方面来看,唐代比较盛行的唐三彩技术在埙这件乐器上的使用是比较广泛的。这种技术的使用不仅体现出当时的技术特点,也体现出人们对于艺术审美的判断标准, 并且这些唐代的彩陶埙对于唐宋陶瓷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折射意义。

 

公元10-14世纪的宋代(960 —1368 年) ,埙的发展朝着更为民间化的方向前进。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开放、文明的历史时期,埙的外在形态具有除唐三彩外,还具有音孔较多的形态特点。

我国在1989年的四川汶山就曾经出土了著名的汶山俑形陶埙,这个埙体高 6.86cm,在埙的背后不仅有一个按孔,还在其他部位也设有音孔。与此同时在山东沂水故城也出土了一个宋代的埙,不仅呈现出的人头形状特点,还在埙的尺寸上也略有变化,这个埙的外体通高为7.2cm,外型上也更加类似人首特征。

 

17-20世纪的清代,出现了更具有艺术性的埙作品。在我国的故宫博物院就有一个采用红漆描金作为装饰的云龙纹埙,与唐宋时期不同的是,这个埙为清代宫廷演奏中和韶乐所用的乐器。这个埙的体高 8.1cm,底径 4.3 厘米,与其他埙相比更有造型美的特点。这个埙主要运用于清代宫廷音乐,说明了埙在明清时期运用于官方的情况。此埙外在的形状如秤锤、上锐下平,而且中部是空的,在埙的顶部上有 1个吹孔,在埙的前面部分有4个不同音孔,在埙的后面则有2个音孔。整个埙不仅通体采用红漆装饰,还在表层绘有清晰的金云龙戏珠纹图案,这个埙体上还刻有文字,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观赏性。此外,在山东的曲阜大成殿中也有一个出土的陶埙,经过考证是清代器物,不仅外在的造型如鹅卵一样呈现出椭圆性,而且制作工艺也格外考究,体现出这一时期注重埙的艺术观赏性的特点。

 

三、埙在当代的最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埙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长期以来,埙的使用常年处于民间,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的政策影响下,传统艺术的复兴推进了埙文化的发展。因此,埙艺术文化也开始呈现出最新的发展特点和传统发展的勃勃生机。

埙的兴衰与发展

现代改良埙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民乐的复兴与发展和大量国内音乐学者们对埙这一古老乐器的浓厚兴趣,埙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热潮。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后文化复兴与经济建设的发展,曾一度涌现出了一大批卓越的埙乐演奏家和作曲家。

1982年,我国著名音乐家曹正就充分利用对于传统埙的了解,开始进行创新埙的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他除了进行增加埙孔、拓展音域的实验外,还对其音律特征进行了调整。在1984年曹正已成功研制了十孔陶埙,这种埙在制作的具体过程中,格外注重其选土、和泥、制坯、整形、开孔、磨光、烧制及调音等每个不同的环节,也格外的注重与传统音律的结合。这种实验和探索思路对之后埙的制作与发展也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陈重在1979年对古乐器陶埙进行了研究、改革、制成了九孔、十孔陶埙。陆金山改革发明和首创成功的陶制吹奏乐器“十二孔埙”“鸳鸯埙”,获国家发明展银牌奖和文化部文化科技进步奖,并取得国家专利。

另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在1983年,著名音乐家赵良山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次用古埙演奏的现代创作的作品。这个由湖北省歌舞团编创的《编钟乐舞》,在赵良山所演奏的《哀郢》的映衬下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再现了已经濒临失传的古埙音色特点和表现力。这种第一次出现在现代大舞台作品中的古埙,事实上是一种经过改良、完善的乐器。1983年赵良山进行了埙的复鸣实验,赵良山教授根据其音律的特点和表现特点,经过不断的改进古埙的演奏性能,增加埙的音孔数量——将古埙发展为10个音孔的形制,从而使古埙在外部的音量、内部的音程和整体性的音质与乐器表现力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种完善的乐器不仅音色大为丰富,还有哀婉、凄凉、深沉、悲愤等不同的声音对比和变化,更有诸如欢快、跳跃、激昂奋进的气质表现特点。

当代埙改革的最高成就是获得国家大奖的埙改革乐器——双腔葫芦埙,双腔葫芦埙是王其书教授于1990年研制成功的乐器改革新成果,它使用了王其书教授发明的复合震动腔体结构,使埙的演奏性能有了突破性的改进。在保留传统埙音色特点和演奏技法的基础上,将埙的音域(从胴音算起)扩展到两个八度,并扩大音量,按十二平均律配齐音列,大大增加了埙的音乐表现力。该成果于1992年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目前居全国领先地位。

 

双腔葫芦埙这件成功的改革乐器给演奏者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四川音乐学院邹向平教授的作品《鱼凫祭——双腔葫芦埙与乐队》是双腔葫芦埙和管弦乐队的大型协奏曲,技法之难,表现力之强,可以说是目前埙乐曲中最难的一首,用传统的埙根本无法胜任,在大型音乐会上演奏者用双腔葫芦埙演奏该曲,乐曲表现堪称完美。双腔葫芦埙在国内大型的演出中及赴日本、俄罗斯访问的演出中受到了热烈欢迎。1990年日本KBL音像中心专门为双腔葫芦埙录制了盒式磁带和录像资料;在莫斯科音乐学院访问演出并录制了音像资料;在塔什干音乐学院演出时由乌兹别克国家电台录音;独联体额尔齐斯报、人民之声报也相继发表评论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

双腔葫芦埙除了在国内进行推广,也推广到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陕西省的刘宽忍先生也使用王其书老师的双腔葫芦埙,演奏了很多动人心弦的乐曲,是传统埙所不可及的,双腔葫芦埙得到了各大音乐院校和艺术团体的管乐演奏家们的一致好评。从1990年定型之后,王教授进行了小批量试制生产,并从1991年10月起带到西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成都各音乐艺术院校及全国著名乐团进行了介绍和宣传,受到了专家教授们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广播乐团、中央民族乐团等11个单位和21位高级专家及教授分别撰写了评价极高的鉴定书。他们认为,双腔葫芦埙在保留了传统陶埙的古朴、典雅和深沉厚重的音色特点,在传统的演奏技法与民族造型的基础之上,首次创造发明了复合振动腔体结构,产生了超吹的泛音,并将音域的范围扩展到了两个多八度,把半音建全了,转调也方便了,增加了谐振和共鸣,扩大了音量,乐器的表现力得到丰富,因此,改革是成功的,这为创作和演奏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电影《菊豆》音乐全部用埙来演奏完成,当时因为音域狭窄等问题,故采用了几个埙演奏来完成。现在采用王其书先生研制的双腔葫芦埙来演奏,只需要一个埙就可以完成。并且低音区高音区音色非常统一,并容易发音,整个音量也较传统埙有明显扩大,音色、音准都很好,很适于独奏、重奏及在大型民族乐队中使用。制作很精密,设计很巧妙,强弱变化也很自如,音色更加深沉、古朴且典雅,指法排列合理,可以说,王教授创作的双腔葫芦埙是对传统的一种突破,它是站立在更高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让古老的民族精粹重新焕发生机,与时代同步,让更多的人们去喜欢它去接受它。

 

四、结语

 

埙是世界各国都有的古老乐器之一。在中国地域发展的埙展现出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轨迹,这种乐曲表现力比较特殊、音色独特的乐器还在当代获得了其他乐器所无法替代的表现魅力和功能。

 

埙从起源到夏商初期形制的发展,再到汉唐宋元以来的埙文化在民间的发展,在多年的民族文化融合与乐器交融中,沉淀出新的文化艺术表现。清代以来的埙文化发展,不仅展现出埙在传统历史时期的特点,也具有良好的工艺特征和艺术欣赏特点。到了新时代埙获得成功改革后,更具较强的演奏性能和特殊的表现力,恢复了埙在上层群体中和乐团领域进行演出的地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同时引起了国内外听众的强烈反响和热爱,值得音乐界大力发展和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埙
埙的大小、颜色、纹饰、音域各异,部分埙的形状与陶笛类似,但没有陶笛的哨口,演奏者可转动埙以改变音调。埙作为宫廷雅乐清朝就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发掘中埙的出土,人们重新燃起了对这一古老乐器的热情,埙的指法、制作工艺及演奏技巧上都得到了改进。埙的发声原理是通过音孔控制埙腔内空气团的体积大小,进而使其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故而开孔的位置、顺序都比较随意。有按照传统五声音阶开孔的八孔/十孔埙,也有使用半音阶开孔的,也有为了方便初学者使用一些常用半音而在全音阶音孔基础上加半音孔的。埙目前常见的指法有顺开指法和交叉指法,而按照音的高低排布又分左起指法和右起指法。以古制6孔埙为例,运用不同技巧可吹奏出26个音,包括2个八度内的全部半音和1个泛音。其主要发展阶段在商周,故其音色明显带有商周时代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古朴、浑厚、低沉、沧桑、神秘、哀婉,所以埙特别擅长抒发哀怨之情和制造肃穆、...
· 埙
历史河姆渡遗址和仰韶遗址出土被认为最原始的陶埙均只有吹孔,而无音孔。文献记载,夏代的埙有3个音孔,可吹出4声音列。商代的埙有陶制、石制和骨制,多数为平底卵形。战国时期的埙可有5个音孔,多数为平底卵形。秦、汉以后,埙主要用于历代宫廷雅乐。现代的埙增加到了8至11个音孔。制作取纯净、不带砂石杂质的粘土,将粘土加清水,反复绞拌揉揣,和成软硬适中的泥块,经捏坯、整形、开孔、磨光和煅烧而成。演奏技法吹法以古制6孔埙为例,以下列技巧可吹奏出26个音,包括2个八度内的全部半音和1个泛音。指法发声原理与指法埙作为宫廷雅乐清朝就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发掘中埙的出土,人们重新燃起了对这一古老乐器的热情,埙的指法、制作工艺及演奏技巧上都得到了改进。埙的发声原理是通过音孔控制埙腔内空气团的体积大小,进而使其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故而开孔的位置、顺序都比较随意。有按照传统五声音阶开孔的八孔/十...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埙的结构与种类
(上)埙的结构(下)埙的种类埙的结构十孔埙的结构为一个类似空心球式的主体。有一个吹孔、九个发音孔。主体上端设有一个吹孔,正面设有七个发音孔,反面设有两个发音孔。埙的种类传统的埙多为卵形埙,现在则有葫芦埙、握埙、鸳鸯埙、子母埙等多种,式样美观,工艺精细。葫芦埙:带有喉装置,外形像葫芦,制作上需二次做胎,工序复杂。这种埙的近腰处最细,气流经过此处时,可再次引起边棱音效应,使埙的高音区音域得到适当扩展。由于埙体加长,吹奏更为方便省力,音色也较传统的卵形埙柔和。葫芦埙的特点是:1.基音(从全按平吹算起)以上的音域扩展了小三度;但基音以下俯吹部分减少了三度;2.演奏高音区时较为省力。3.由于带喉装置,低音区的音色受到影响。握埙:就是握着吹奏的埙,它是运用十个手指和拇指根部控制音孔。鸳鸯埙:是指两个音高不同、方向相反、底座相连的连体埙。这种埙两端各有一个吹孔,上下埙的发音孔与一般埙完全一样。演奏时,可...
· 褚化鲲褚德埙
褚化鲲,字应祯,号云程,为南泉公褚玳之次子,省祭官居乡,为月旦所推,以次子德埙贵,敕赠奉政大夫、刑部员外郎、加郎中,是为南常褚氏二支。褚德埙,字凝禧,号旦旭。少年时即才华出众,属文高卓。明崇祯末年,以明经官光禄寺署正,因明王朝败落未及就职而滞留京师,数月后回归故里。直到清顺治初年,清廷选用前朝遗臣,褚德埙始得入朝补为原官。三年后升理藩院院判,以恪谨著绩晋刑部山西司员外郎兼山东司郎中。在职期间,因政绩卓著而累受朝廷赐金赏马,宠锡优渥。顺治元年(1644年)正月,李自威打进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李自成称帝,明王朝灭亡二。五月,李自成败回陕西,多尔衮入关进京。同日,明福王朱由崧由马士英等拥至南京谒陵,越二日称监国,又十一日乃即皇帝位,改明年元为弘光,是为安宗简皇帝。十月,清世祖入主北京,祭告天地,即皇帝位,随颁时宪历,免明加派之饷及其他项差徭。二年三月,清廷各省地方官开具无主荒地实数,寻免山东荒...
· 马氏祠堂——家族百年兴衰发展的见证
这座马氏祠堂坐落于山东章丘白泉村,整座祠堂虽然面积不大,但在马氏后人眼中,这座祠堂对他们却有着非凡意义,除了逢年过节对马氏先辈进行祭祀外,在旧时每逢族内有大事,族亲们便会在祠堂聚集,对事进行公议后再进行决断。那么这座马氏祠堂至今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呢,又有什么来历呢?据马氏族谱记载,马氏一族原在明朝洪武四年由河北迁往章丘,500年前在白泉落户扎根,历经几百年繁衍,至今张氏一族已传几十代。在马氏祠堂中,至今保存古碑一座,虽已残破,但字迹依旧可以辨认清道光等字样。马氏祠堂至今存有马氏族谱两本,并根据马氏后人与族谱推算,此座祠堂距今至少已有200年以上历史。祠堂外观虽不雄伟,内饰亦不繁华,却带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质感,如今马敦忠无事时,便会与马氏家族后人一道,经常来到这里探讨族谱等相关历史。时光不曾静止,岁月未曾停留。马氏祠堂历经朝代更迭,岁月变迁,却就像白泉村一样,虽隐于市井之间,藏于闹市之中,与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