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海上瓷林

海上瓷林

海上瓷林(PFGS)是由16位实战派国际收藏家2016年于上海创立的陶瓷收藏、鉴赏、研究组织。海上瓷林致力于共同研究真伪、探究未知,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积极为推动、传播灿烂的中华古瓷文化的正确收藏理念和知识而贡献绵薄之力。

海上瓷林的藏家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北京、美国和欧洲等地。藏品以历朝历代官窑瓷器和精品高古陶瓷器为主。瓷林会员定期在各地举办雅集,进行藏品、鉴藏研究成果的交流,并陆续有著作、作品见诸于世。

海上瓷林相关文献
海上丝绸之路:西汉历史上著名的海上香瓷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西汉历史上著名的海上香瓷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
查看全文
青花瓷
定义与分类青花真品与仿品左图:明景德镇窑葡萄纹大盘,现藏大英博物馆,真正的青花右图:16世纪中叶土耳其釉陶盘,现藏大英博物馆,青花仿品广义广义的青花包括一切白底蓝花的陶器、石胎瓷(英语:Stoneware)和瓷器。由中国青花起源,影响到其他地区,如代尔夫特蓝陶。狭义狭义的青花以明清景德镇窑产品为标准器,要满足如下特征:胎体要完全瓷化,呈现纯白的半透明状,即青花必须首先是瓷器;蓝色的纹样要由含钴颜料发色;外罩透明釉,即青花必须是釉下彩;最终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狭义的青花最主要的产地是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地的用料几乎相同,祇是微量金属元素不同,所以发色有别。发展历程准备期:分离的蓝与白前6世纪,新巴比伦王国伊什塔尔城门,佩加蒙博物馆复原展出9世纪,唐白瓷与伊拉克锡白釉陶(英语:Tin-glazedpottery),大英博物馆藏准备期:分离的蓝与白为生产青花,首先就要能够生产高质量的蓝色和白色...
查看全文
海上画派
历史大约形成于19世纪中叶,当时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各地画家云集沪上,逐渐形成“海上画派”。当时寓居上海的名画家有虚谷、任熊、任薰、任颐(伯年)、吴昌硕等人,他们大都平民出身,以卖画为业,创作题材丰富,画面清新通俗,深受平民阶层的欢迎。与以北京为中心的正统宫廷画派形成鲜明的对比。海上画派,对中国近现代国画影响深刻,作为一个地域流派,至今存在(新“海派”),兴盛不衰。他们的作品在今天的书画艺术市场上仍占很大的份额。流派特色海上画派,上承唐宋传统技艺,吸取明清陈淳(白阳)、徐渭(青藤)、陈洪绶(老莲)、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八怪”等诸家之长,又受清代金石学的影响。画风:潇洒放纵,又雄厚古朴的特色。画技上:借鉴民间与西洋绘画艺术,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作品体现时代生活气息,在“正统派”外别树一帜,融贯中西,独成一派。就内容来说:花鸟画最多,其次为人物、再次山水画,依序...
查看全文
海上之盟
背景自北宋立国于中原以后,强大的辽国一直位于宋的北方,且时有南侵攻宋的野心,形成宋辽南北敌意对峙的局面。公元1004年,宋真宗与辽签署了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维持一段达约一百年的和平,双方之间都没有完全消灭对方的能力。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位于辽国东北势力范围内的女真族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反抗辽国的统治,屡败辽军,并建立金国,辽国国势迅速下滑。此时北宋君主宋徽宗与大臣蔡京、童贯认为辽国亡国在即,金国会取而代之,决定联金攻辽,不但可向金以示和好,而且以图收复失去已达二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之地。内容重和元年(1118年),徽宗派武义大夫马政自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乘船渡海,以买马为幌子,与金谈判攻辽。此后宋金使者频繁接触。宣和二年(1120年),双方商定以下的内容:宋金各自进军攻辽,其中金军攻取辽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与中京大定府(今辽宁昭乌达盟宁城县天义镇大明乡),宋军攻取
查看全文
搪瓷陶瓷对联
搏沙成器 范土为窑 形佳状彩 外秀中坚 彩瓷成器皿 优质利民生 磁窑称旧制 秦缶仿名工 光润同珠玉 调和若鼎铛 江右工成器 楚南善在熔 能工范土术 休笑数坛才 青烟浮六合 翠色夺千峰 团瓷工作器 运甓善操心 质比黄金固 文同彩漆涂 金玉不惭尔质 方圆各范其形 硗硗难免于缺 皦皦却能不污 古帝滨江曾托业 仙人掌上可承浆 壶觞陈列新花样 陶旊勤劳旧职司 投入红炉
查看全文
海上瓷林相关标签
瓷器收藏
官窑瓷器
收藏鉴定
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