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1世) : (梁) 蔡鼎,号清隐,行百二. 居绍兴上虞宝泉乡龙山.
蔡鼎相关文献
鼎湖区官田蔡氏宗祠重光十週年纪念
鼎湖区官田蔡氏宗祠重光十週年纪念,鼎湖区官田蔡氏宗祠重光十週年纪念 今日好日,贵人出门招风雨,鼎湖区官田蔡氏宗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蔡时鼎
蔡时鼎(1550~1592年),字台辅,号调吾。漳浦陆鳌(今六鳌鳌中)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出生。年轻时曾与同乡林茂桂读书乌石紫薇山中,深受乌石文化的影响。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初授浙江桐乡知县。蔡时鼎初上任时,县吏见他年轻,屡次想欺骗他,都被他察觉,并一一加以指摘,邑人惊服他的才能。万历七年(1579年),父丧,归家守丧,期满,起补京师大名府元城知县。蔡时鼎持政以勤慎廉约,劝学为善为本,深得官员和百姓的赞许。万历十一年(1583年),时鼎被召为云南道监察御史。太监田玉,既提督太和山场,又兼任湖广行都司等处分守,还请求朝廷给予符验、关防、令旗、令牌。科臣抗争不得,礼部也只好疏请铸给。蔡时鼎反对说:“太监提督太和山场,不该兼任地方分守,湖广地方已有巡抚、巡按等官员治理,何必再用内臣兼任分守?况且太监是刑余之人,若给予权力,将来卖弄威福,肥己济私,又如何控制?”他还指出,皇帝若只...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蔡元鼎
蔡元鼎(生卒年未详),字国宝,号蒙斋,漳浦县蔡坑(今赤岭前园村蔡坑)人。生于唐代末年,经五代衰乱,隐居蔡坑附近的大帽山,以文章自豪。宋初,屡次征召,均不出仕,在大帽山麓讲学。当时,经学久已荒废,蔡元鼎独辟性宗,潜心研究六经,讲明义蕴,前来听讲的学生先后近千人。蔡元鼎死后,被尊称为蒙斋先生。宋代学者朱熹题其祠匾额“立志圣贤”,称赞说:“白露零而苍葭不改其色,风雨晦而鸡鸣不改其音,使后之论世者瞻梁峰之崔巍,辄仰止于帽山”。蔡元鼎的著作有《语、孟讲义》、《大学、中庸解》、《九经解》、《洪范会元》、《辩类诗》等。
鼎
历史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随着陶器的出现,陶鼎作为一种重要的器形就随之出现了。在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都曾有陶鼎的出土。早期陶鼎的材质有红陶、夹砂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夹砂灰陶等。陶鼎流行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夏商时期。随着青铜器的出现与发展,在贵族阶层,陶鼎逐渐被青铜鼎取代,而在平民阶层,直至东汉时期,陶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东汉以后,陶鼎从生活中消失,但作为明器,仍被使用了很长一段时期后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相传,早在黄帝时代,就已经有了青铜鼎的存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治下。”但《史记》成书于西汉,有关三皇五帝的论述多是传说,不足采信。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被许顺湛、黄怀信和韩建业等学者认为相当于黄帝文化,虽然庙底沟类型已确有陶鼎,且具有热锻铜器的能力,但应该并不具备铸鼎所需技术水平。考古上,铜鼎被认为最...
蔡候、蔡国、蔡姓
■张金亮
上蔡,简称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克商建周,分封其五弟姬度在此建蔡国,侯爵。公元前531年,楚灵王杀蔡灵侯灭蔡,历515年18侯的蔡国初灭,后又复国。上蔡历史悠久,是西周主要的侯爵封国。国家级保护单位有建于公元前11世纪的蔡国故城,蔡侯玩河楼,保存完好的蔡侯姬度墓、蔡仲胡墓,有始建于东汉时期的佛教寺院蟾虎寺,有华夏始祖伏羲画卦亭,还有孔子周游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