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李辅国

李辅国

李辅国(704年-762年),本名静忠,后赐名护国,又改为辅国,唐肃宗时当权宦官。后自以功高僭主,为唐代宗差人所刺杀。

李辅国简介资料
唐肃宗、唐代宗
704年
李护国
李静忠
郕国公
元擢
李辅国相关文献
李辅国简介:唐朝肃宗时期当权宦官李辅国生平
李辅国简介:唐朝肃宗时期当权宦官李辅国生平,李辅国简介:李辅国(704年―762年),唐肃宗时当权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
查看全文
陕西省-西安李辅国
李辅国(704年―762年),唐肃宗时当权宦官,唐代第一个当上宰相的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相貌奇丑无比。李辅国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唐肃宗即位后,被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并改名为辅国。之后又因拥立代宗即位,被册封为司空兼中书令。大权在握后李辅国更加为所欲为,最后被人刺杀身亡。追赠太傅,谥号为丑。李辅国的妻子元氏与大臣元载同族。拥戴肃宗李辅国在唐玄宗年间入宫做了宦官。后因尽心侍奉太子李亨而成为太子的心腹。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所到之处,望风披靡,直逼京都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太子李亨则奉命在后安抚百姓,安土重迁的百姓们希望李亨留下抗击叛军。李辅国也以国家大义劝说李亨留下抗敌,太子遂与玄宗兵分两路,北上灵武。李辅国又劝李亨迅速称帝,以安民心。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遥尊...
查看全文
辅国将军
汉朝东汉汉献帝始设辅国将军,伏完任。三国时各国皆设,为杂号将军,另新设辅国大将军。南北朝沿置。唐宋唐朝至宋朝辅国大将军为正二品武职散官。金元金朝设辅国上将军,为从三品武职散官。元朝沿置,改为从二品。明朝辅国将军在明朝是皇族爵位之一,位于镇国将军之下,奉国将军之上。是郡王之孙(亦有郡王之子因生母为滥妾,或郡王有过过失被处罚而降封的)。明朝时,镇国将军之子一律封辅国将军。辅国将军的正妻称辅国将军夫人。辅国将军的俸禄为每年800石(一半本色粮,一半钞;嘉靖四十四年改为三分本色粮,七分折钞)。辅国将军的儿子一律封奉国将军。女儿称县君。县君的俸禄为每年300石(四分本色,六分折钞;嘉靖四十四年改为二分本色,八分折钞)。清朝辅国将军(满语:ᡤᡠᡵᡠᠨᡩᡝᠠᡳᠰᡳᠯᠠᡵᠠᠵᠠᠩᡤᡳᠨ,转写:Gurun-deAisilaraJanggin)在清朝时为宗室封爵的第十级,在三等镇国将军之下,一等奉国将军之上。...
查看全文
李辅
北魏征虏将军、襄武侯李辅简介,李辅是个怎么样的人?李辅,字督真,亦有人望。李宝三子。解褐中书博士,迁司徒议曹掾。太和初,高祖为咸阳王禧纳其女为妃,除镇远将军、颍川太守,带长社戍。辅绥怀招集,甚得边和。六年,卒于郡,年四十七。赠征虏将军、秦州刺史、襄武侯,谥曰惠。
查看全文
李辅国
李辅国(704~762)唐肃宗时当权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少时被阉,充当宦官高力士的仆役,四十余岁时始掌闲厩(主管宫廷的马匹簿籍),后入东宫侍太子李亨。安史之乱时,潼关失守,玄宗奔蜀,静忠从太子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参加随从将士杀杨国忠的兵谏,又建议太子分玄宗麾下兵北至朔方,以谋恢复。太子至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即位,是为肃宗。静忠因功擢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掌握兵权,改名辅国。后随肃宗还西京长安,拜殿中监,兼闲厩、五坊等十余使,封郕国公,权势显赫。当时宰相和百官除常日朝见外,奏事必须经由辅国才能面见皇帝。辅国置“察事厅子”数十人,侦察官员活动,官吏有小过,无不伺知,即加传讯。京兆府、县地方官和法司审判案件,皆由辅国决定。颁发诏书亦由他签署后施行,属臣无敢非议。当时宰相李揆对他执子弟之礼,呼为“五父”。玄宗自蜀返京,被尊为太上皇,居南内兴庆宫。辅国对肃宗说,上皇左...
查看全文
李辅国相关标签
唐朝司空
704年出生
唐朝行军司马
唐朝中书令
唐朝赐名字者
唐朝遇刺身亡者
唐朝异姓郡王
唐朝追赠太傅
762年逝世
唐朝宰相
李姓
谥丑
唐朝宦官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西李村陇西堂李氏族谱 [全1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2011. 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因旧谱遗失, 本谱西李村李氏从22世允字辈李允善开始. 旧派序: 应文百世荣 景德秀广士 慎允成合敬 忠厚传家远 续修派序自第31世起: 功卓培贤智 康道国步昌 散居地: 江苏省徐州市, 沛县, 河南新乡县, 安徽省宿州, 山东省滕县及北京等地. 书衣题: 陇西堂李氏族谱. 版心题: 李氏族谱.
浏览:0
6.李氏宗谱, 6, 珉公派 卷4: 思铎 嗣文 宗珍 国材 16世广启公起, 199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菁莲堂, 公元1991年六修. 7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鼻祖: (唐) 李谷保. 河南荥阳人, 唐初徙居湖北黄冈道观河. 生子三: 李永辰 ; 李永富 ; 李永贵. 黄冈始迁祖(1世): (元明之际) 李珉(民). 从江西豫章, 迁居黄冈东乡木家田等处. 珉公下五子(2世): 李千一(住铁玲湾) ; 李千二,讳宗七(本宗祖) ; 李千三(居贺家坳) ; 李千四(后过河南旧县转迁巴之西卿磙干河), 李千五(后迁浠水县六城, 武昌杨叶洲等处). 千二公派下支祖(5世): 李思铎 ; 李思英,讳凤阳. 菁莲堂派始祖(1世): 李大仁 ; 李大吉(传1世后无记事). 大仁派下支祖(10世): 李魁元(后裔居新洲道观河, 李家岗) ; 李魁首(后裔居黄冈李竹林湾, 林山河). 合族宗派: 玉树扬辉久 恒春世泽长 同怀敦笃念 孔序庆安昌 本立枝常茂 源清合有光 身修义厚振 蕃衍永传芳. 菁莲堂大仁支派行: 大成永发威 光明映斗魁 奕长恒万绪 如宗国祚辉 代衍廷安乐 流芳肇玉徽 世泽家声远 延绵启后巍. 注: 总理李玉振,字享生 ; 李扬雄,字华山. 勷理李龙宾,字炳先. 注: 第1册卷首, 影像第20页, 尚有各族原派行. 第2册, 影像第6~7页, 尚有保公老派行等. 第7册, 影像第4~5页, 尚有派行. 注: 此谱总卷数不详. 卷数杂异.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 及新洲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24.李氏族谱, 24, 卷18: 三房唐潘 西分 16世国芳公起,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余庆堂刊, 民国35[1946]四修. 2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湖北省图书馆,及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1世) : (宋元之际) 李千,讳洪,行十一. 由河南商城迁麻城东义洲,居上马石. 派祖(8世) : 李攀龙. 下有四子,传三房. 三大房祖(9世) : 李唐斌(长房) ; 李唐英(二房) ; 李唐潘(三房). 长房下三支(10世) : 李希颜 ; 李希训 ; 李希哲. 二房下一支(10世) : 李希文. 三房下三支(13世) : 李楚昆(东分) ; 李楚峰(西分) ; 李楚冈(中分). 皆为邦宪公之子. 字派(24世起) : 时勤凝道德 成志显文明 金玉光辉美 亮采作良臣.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3.李氏宗谱, 3, 卷2, 省二 6世和辅(甫)公起, 192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树德堂, 民国34[1945]三修. 12册: 插图, 世系表. 麻城始迁祖(1世): (宋)李季八. 由江右南昌府迁入麻城县. 季八公下房祖(4世): 李省一 ; 李省二(迁樊硚) ; 李省三 ; 李省四(迁河南) ; 李省五(迁浙江) ; 李省六 ; 李省七(迁江西) ; 李省八(迁江西). 此谱为省一和省二公之后裔. 省一公下支祖(5世): 李宗甫 ; 李义甫(迁居四川城都府). 宗甫公下支祖(16世): 李中泰 ; 李中和 ; 李中谟 ; 李中达. 省二公派下支祖(6世): 李和甫 ; 李和卿. 二公始迁东山里. 甫公派下支祖(9世): (明清之际)李香 ; 李信 ; 李纲. 卿公派下支祖(10世): 李同秀 ; 李川秀 ; 李大秀 ; 李盛秀 ; 李文壁. 纱帽石祖(11世): 李清. 为文壁公之子. 派行(26世起): 同庆修先绪 诒谋永克昌 诗书辉第泽 礼乐定家康. 注: 卷首第16影像有省五公后裔之辈派. 第55影像有艾杨寺安邑一支辈派.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 及版心题题编目.
浏览:100
1.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西李村陇西堂李氏族谱, 1, 插图 目录 谱序 派字 续谱理事 世系 20世士字辈起 助资人名, 201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2011年.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因旧谱遗失, 本谱西李村李氏从20世士字辈开始记录. 亦包含1位16世祖, 数位17世祖, 及18世祖之简介资料. 16世祖 : 李膏. 下有五子 : 李尚法 ; 李尚朝 ; 李尚文 ; 李尚品 ; 李尚金. 大吴镇19世祖 : 李广新. 下有四子 : 李士斌 ; 李士清 ; 李士春 ; 李士祥. 20世派祖 : 李士景 ; 李士贤 ; 李士朋 ; 李士前...等. 旧派序: 应文百世荣 景德秀广士 慎允成合敬 忠厚传家远 续修派序(31世起) : 功卓培贤智 康道国步昌. 散居地 :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陇西堂李氏族谱. 版心题 : 李氏族谱.
浏览:100
莒国李氏
莒国李氏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