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三国时期 合肥之战

合肥之战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建安四年,孙策取合肥,以顾雍为合肥长。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后曹操任刘馥为扬州刺史, 刘馥占领合肥。合肥成为曹魏位处东南方战略要地的坚固城池,后来又再增筑一城远水互为据守,名为合肥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敌人的寨垒,所以守备能力对曹魏军极为重要;而东吴若要北伐,合肥是位于其进军路线的交通要冲,所以双方于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发过五次较大型的冲突,孙吴军皆未能攻克曹军守势,北进之路从未展开。

合肥之战简介资料
徐州、淮南一带
208 年 - 253 年
东吴与曹魏的城垒争夺战,孙吴军皆未能攻克合肥或合肥新城
合肥之战相关文献
张辽合肥之战全分析
张辽合肥之战全分析 ,曹魏方(守方):主将:张辽副将:乐进,李典兵力:七千孙吴方(攻方):主将:孙权副
查看全文
合肥之战以少胜多:此一战张辽可谓威震魏吴
合肥之战以少胜多:此一战张辽可谓威震魏吴,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孙军与曹军相互争夺合肥的战役,两军一共发生过5次冲突。2
查看全文
以少胜多的合肥之战:张辽人生中的巅峰一战
以少胜多的合肥之战:张辽人生中的巅峰一战,合肥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这一期间的战役。合肥居于要地,孙军和曹军为
查看全文
合肥之战
位置合肥故称庐州,被称为淮右噤喉,江南唇齿,系长江以北守卫的咽喉重镇,向西可以达申、蔡故地,北则为徐、寿,江南势力必先得合肥而后争胜于中原;中原势力得合肥,则"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quot
查看全文
张辽合肥之战全分析
合肥之战双方实力对比:曹魏方(守方):主将:张辽副将:乐进,李典兵力:七千孙吴方(攻方):主将:孙权副将:可以确定的有凌统,甘宁,其余不详。兵力:十万战前形势:孙权举倾国之力,对合肥势在必得,双方的兵力对比为14:1,而曹操远在汉中,远水救不了近火。战斗进程:一:前哨战:本来前哨战一般是指双方试探性的相互攻击,但由于本战的特殊性,使得前哨战成了整个合肥之战的关键。张辽在接到曹操指示之后,分析了当前形势,之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主动出击。他募集了八百勇士,第二天向吴军发起突击,造成吴军一时混乱,无法应战。后来虽将张辽团团围住,但无奈对方勇猛难当,数次突破重围。激战半日,锐气尽失。而曹军则稳定了军心,提升了士气。分析:对于曹军来说,此战有以下几个特点:1:必要性:此战必须要打,因为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己方援军遥遥无期,军心动摇,若不能有效打击对方士气以稳定己方军心,即使守城也一定守不住。所以张...
查看全文
合肥之战相关标签
234年
230年代中国军事
233年
东吴战争
209年
安徽历次战争与战役
200年代中国军事
208年
215年
曹魏战争
三国历史事件
合肥军事史
250年代中国军事
253年
210年代中国军事
全战争All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