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张辽合肥之战全分析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12
转发:0
评论:0
张辽合肥之战全分析 ,曹魏方(守方):主将:张辽副将:乐进,李典兵力:七千孙吴方(攻方):主将:孙权副

曹魏方(守方):

主将:张辽 副将:乐进,李典 兵力:七千

孙吴方(攻方):

主将:孙权 副将:可以确定的有凌统,甘宁,其余不详。 兵力:十万

战前形势:

孙权举倾国之力,对合肥势在必得,双方的兵力对比为14:1,而曹操远在汉中,远水救不了近火。

战斗进程:

一:前哨战:

本来前哨战一般是指双方试探性的相互攻击,但由于本战的特殊性,使得前哨战成了整个合肥之战的关键。

张辽在接到曹操指示之后,分析了当前形势,之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主动出击。他募集了八百勇士,第二天向吴军发起突击,造成吴军一时混乱,无法应战。后来虽将张辽团团围住,但无奈对方勇猛难当,数次突破重围。激战半日,锐气尽失。而曹军则稳定了军心,提升了士气。

分析:

对于曹军来说,此战有以下几个特点:

1:必要性:此战必须要打,因为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己方援军遥遥无期,军心动摇,若不能有效打击对方士气以稳定己方军心,即使守城也一定守不住。所以张辽说“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2:危险性:此战对于张辽及八百勇士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因为此战是正面突击,不是偷袭,对方毕竟是十万大军,己方突击队还不到对方百分之一的兵力,稍有差池,就会全军覆没。而且,此战只能胜,不能败。一旦失败,就意味着整场战役的失败。

3:可行性:对于张辽来说,此战也并非没有取胜可能。其一:“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对方兵力远胜于我方,难免会产生轻敌思想,防范必定会比较松散。只怕从主将到士兵,谁也不会想到只有十几分之一兵力的敌人居然敢主动出击。而且包围未成,阵脚未稳,这就给了张辽可乘之机。其二:吴军在如此优势兵力下,一定会自认为己方必然能获胜,在这样的思想下,将领士兵缺乏力战甚至死战的决心,战斗力打了折扣,反观我方,自张辽以下,突击队员个个抱着必死的觉悟和必胜的决心(两者缺一不可),战意旺盛,战斗力强。

而最后,张辽凭着八百勇士,打赢了这场困难重重的战斗。其结果就是:敌方“吴人夺气”,而己方则是“众心乃安,诸将咸服”。

二:相持阶段:

这一阶段较为简单,孙权围攻合肥十余日,不能破城,只能撤退。

由于张辽打赢了前哨战,使得双方在气势上此消彼长,孙权空有十万大军,却不能攻破这只有区区七千守兵的合肥城,可见士气战斗中的重要作用。

三:尾声:

孙权撤退,各队人马皆以就路,唯有孙权,凌统,甘宁在后,张辽却在此时突然率军追击

,打散了吴军的后队,几乎就捉住了三人。孙权跃马逍遥津,而凌统部下全军覆没,自己死战才逃脱。张辽可谓极善于把握战机。而反观孙权,在这里差点又犯下了一个致命的失误。如果说开始时是由于轻敌的缘故,那么在这里就完全是指挥上的失误了。己方可以说是战败而归,居然完全不堤防追兵。

战后评价:

曹操:太祖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

曹丕: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

东吴:闻张辽大名,小儿不敢夜啼。

总体分析:

此战可以说是三国历史上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张辽在极端不利的形势下,冷静分析情况,作出正确决策,并且身先士卒,勇猛作战,使己方最终挫败强敌,获得胜利,确实体现了“智勇双全”的名将风范。而孙权在己方实力占优的情况下,产生轻敌思想,对于对方的突袭缺乏正确的应对方法,在指挥上又犯严重失误,可以得出结论:孙权并不擅长军事。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张辽合肥之战全分析
合肥之战双方实力对比:曹魏方(守方):主将:张辽副将:乐进,李典兵力:七千孙吴方(攻方):主将:孙权副将:可以确定的有凌统,甘宁,其余不详。兵力:十万战前形势:孙权举倾国之力,对合肥势在必得,双方的兵力对比为14:1,而曹操远在汉中,远水救不了近火。战斗进程:一:前哨战:本来前哨战一般是指双方试探性的相互攻击,但由于本战的特殊性,使得前哨战成了整个合肥之战的关键。张辽在接到曹操指示之后,分析了当前形势,之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主动出击。他募集了八百勇士,第二天向吴军发起突击,造成吴军一时混乱,无法应战。后来虽将张辽团团围住,但无奈对方勇猛难当,数次突破重围。激战半日,锐气尽失。而曹军则稳定了军心,提升了士气。分析:对于曹军来说,此战有以下几个特点:1:必要性:此战必须要打,因为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己方援军遥遥无期,军心动摇,若不能有效打击对方士气以稳定己方军心,即使守城也一定守不住。所以张...
· 合肥之战以少胜多:此一战张辽可谓威震魏吴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孙军与曹军相互争夺合肥的战役,两军一共发生过5次冲突。214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至215年,曹操出征张鲁时,派护军薛悌送函到合肥,写到“贼至乃发(贼到时才打开)”同时,孙权与刘备争夺荆州中以平分荆州作为条件,两军撤退。不过,孙权见曹操在汉中,未能及时回到东边,在八月率十万人北至陆口,出征合肥。网络配图张辽等便打开曹操之函,写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若孙权军来到,张、李两位将军出城迎战,乐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要出战。)”因敌我兵力悬殊,各将都对此指示感到疑惑。张辽说:“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足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曹公正率军在外作战,等他率领的援军到达时,孙权军必定已攻破我们。所以教函要我们在敌军集结完毕前反过来攻击他...
· 以少胜多的合肥之战:张辽人生中的巅峰一战
合肥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这一期间的战役。合肥居于要地,孙军和曹军为了争夺合肥而前后发起了五次战争。曹操画像在曹操忙于官渡之战之时,认为刘馥有才能,封为扬州刺史,让他去稳定东南地区。于是刘馥受曹操之命,将合肥空城建设成了一座地理位置重要且非常繁荣的合肥新城。那时合肥于曹军而言极为重要,是他们抵抗敌军的城垒。于东吴而言,合肥是他们北伐途中重要的一个据点。208年发起了首次之战,当时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大军仍然停留在荆州北部,孙军进攻合肥。曹操得知后派张喜前去援助刘馥。数月之下合肥城久未攻下,最终在蒋济计谋之下,孙军撤退。214年曹操留下七千多人在合肥防守。次年,曹操身在汉中,孙权出征合肥城。张辽打开曹操先前留下的密函,决定在孙军集结之前率先攻击他们,挫伤敌军势气,并且安定曹军之军心。孙军围攻合肥多日都未能攻城,身受创伤,最后潜行逃离。233年和234年相继爆发了第三次第四次大战。第三...
· 张辽的战力如何孙权在合肥之战中能占到便宜吗
孙权接班父兄留下的江东集团之后,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孙权他哥给他留下了内政大管家张昭,外事大都督周瑜。孙权的专业是什么?孙策说了:“举江东之众......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说白了就是孙权打仗不行,但是做人才管理工作是一把好手。不过孙权总在家里呆着也闷得慌,就想出去露两手。史料记载公元214年,这时候已经打过赤壁之战了,周瑜也不在了。孙权挂帅点将吕蒙,甘宁征讨皖城(今安徽安庆),结果大胜!孙权洋洋自得:谁说我打仗不行?趁着胜利的高兴劲,孙权再次率十万兵马进攻合肥,合肥守将乃是张辽,张文远是也!《三国志》记载:“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后世也把张辽为首的大将称为“五子良将”。五子合传张辽居首,张辽称为五子良将之首不过为吧?张辽的战力如何?古今史事就不一一扯出张辽出战的记录,就用曹操的一句话:“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
· 以少胜多的合肥之战:奠定张辽人生巅峰中的一战
合肥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这一期间的战役。合肥居于要地,孙军和曹军为了争夺合肥而前后发起了五次战争。曹操画像在曹操忙于官渡之战之时,认为刘馥有才能,封为扬州刺史,让他去稳定东南地区。于是刘馥受曹操之命,将合肥空城建设成了一座地理位置重要且非常繁荣的合肥新城。那时合肥于曹军而言极为重要,是他们抵抗敌军的城垒。于东吴而言,合肥是他们北伐途中重要的一个据点。208年发起了首次之战,当时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大军仍然停留在荆州北部,孙军进攻合肥。曹操得知后派张喜前去援助刘馥。数月之下合肥城久未攻下,最终在蒋济计谋之下,孙军撤退。214年曹操留下七千多人在合肥防守。次年,曹操身在汉中,孙权出征合肥城。张辽打开曹操先前留下的密函,决定在孙军集结之前率先攻击他们,挫伤敌军势气,并且安定曹军之军心。孙军围攻合肥多日都未能攻城,身受创伤,最后潜行逃离。233年和234年相继爆发了第三次第四次大战。第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