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李方习

李方习

八大房祖 : 李方荣,字秦臣 ; 李方衢,字贤臣 ; 李方义 ; 李方显,字宪臣 ; 李方曜,字亿臣 ; 李方习,字有臣 ; 李方泰,字敬臣 ; 李方辉,字珠臣.
李方习简介资料
有臣
李方习相关文献
习珍
生平早年追随刘备四处征战,赤壁之战后,刘备据有荆襄,任命为零陵(今湖南省零陵县)北部都尉加裨将军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中原时,孙权迁吕蒙袭占荆州,为孙权袭杀关羽,荆州各郡陆续降于东吴,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亦落入孙权控制之下。唯其欲保城不降,在零陵孤军抗击。后以其弟习宏之言,暂屈节于孙权,留守零陵。私下阴结武陵从事樊胄,图谋再起,事泄。孙权遣奋威将军潘濬斩樊胄,习珍以所辖七县起兵归附刘备,自号邵陵太守。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年)孙权遣潘濬讨珍,潘濬引兵来攻,所至皆下,派使者前来招降,习珍大义凛然地说:"请回去告诉碧眼儿,我宁做汉鬼,不做吴臣!",围守月余,最后因粮绝,援兵不到,拔剑自杀报国。刘备闻珍败,为发丧,追赠邵陵太守。家庭弟习宏,三国时吴国官员。子习温,三国时吴国官员。累官至荆州大中正。孙习宇,三国时吴国官员,曾为执法郎。
查看全文
习祯
生平习祯有风流,善谈论,名声亚于庞统,在马良之右。建安六年(201年),刘备投奔刘表,习祯于此时投奔刘备。建安十六年(211年),习祯随刘备入蜀。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攻占益州,大封群臣,习祯先后历任雒县县令、郫县县令、广汉太守。后事迹不详。亲属妹习氏,嫁庞林,曹操破荆州后,习氏仍在城中,与庞林、习祯失散,一人抚养著幼女十余年,因夷陵之战战败,庞林与黄权等无退路不得已降魏而团聚。曹丕对其贤慧是称赞,赐床帐衣物,彰显她的贞义节操。子习忠,有名望,官至尚书郎。孙习隆,为步兵校尉,掌校秘书。
查看全文
符习
符习少事赵王王镕为军校,自晋救赵,破梁军柏乡,赵常遣习将兵从晋。晋军德胜,张文礼弑赵王王镕,上书庄宗,求习归赵。庄宗遣之,习号泣曰:“臣世家赵,受赵王恩,王尝以一剑与臣使自效,今闻王死,欲以剑自裁,念卒无益,请击赵破贼,报王冤。”庄宗壮之,乃遣阎宝、史建瑭等助习讨文礼,以习为镇州兵马留后。习攻文礼不克,庄宗用佗将破之。拜习成德军节度使,习辞不敢受,乃以相、卫二州为义宁军,以习为节度使,习辞曰:“魏博六州,霸王之府也,不宜分割以示弱,愿授臣河南一镇,得自攻取之。”乃拜习天平军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习亦未尝攻取。后徙镇安国,又徙平卢。赵在礼作乱,遣符习以镇兵讨贼。符习未至魏,而明宗兵变,习不敢进。明宗遣人招之,习见明宗于胙县,而以明宗举兵不顺,去就之意未决,霍彦威绐习曰:“主上所杀者十人,公居其四,复何犹豫乎?”习意乃决。平卢监军杨希望闻习为明宗所召,乃以兵围习家属,将杀之。指挥使王公俨素为杨...
查看全文
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谚语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3、薄技在身,胜握千金。 4、才出于学,器出于养。 5、不能则学,不知则问。 6、万般技艺,多学益善。 7、积之平时,获之瞬间。 8、边学边问,方有学问。 9、人有大德,目标高远。 10、平日不学,用之已晚。 11、人无学识,处处招难。 12、积学在身,事事好
查看全文
有关学习方面的谚语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 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个不想蹚过小河的人,自然不想远涉重洋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过来当师傅 百艺通,不如一艺精 宝剑不磨要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兴国方太李氏创修四新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7[1948]. 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开姓祖 : 理利贞. 避难食李得生,改理为李. 名祖 : 李耳,名聃,字伯阳. 人称老子. 干公之子. 陇西祖 : 李虎,又名琥,讳克权,字文彬. 天锡公长子. 官至太尉. 仕西魏有功,封为陇西公. 宗祖 : (宋元之际) 李火德,讳焕. 珠公第四子. 自汀州宁化迁上杭. 太祖 : (明清之际) 李礼梃,字正寰. 守万公长子. 礼梃公下四子 : 李原霑(徙江西万安) ; 李原霂(迁兴国陂头埧) ; 李原霖(迁兴国大西坑) ; 李原霦(仍居广东). 此谱主要为原霂公派下资料. 另派祖 : 李原菊,原名曲三. 礼伸公第三子. 原菊公之孙,李子白,自粤移居兴国崇贤龙上立基. 统一字派 : 守礼原士子 达则显其志 文章华上国 经纶本大器 传家克孝友 处世循仁义 昌时占幸福 裕后获祥瑞 唐虞庆为颂 安乐生于智 著作寿山河 德行动天地. 散居地 : 江西省兴国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签题 : 李氏四新族谱.
浏览:0
兴国方太李氏创修四新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7[1948]. 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开姓祖 : 理利贞. 避难食李得生,改理为李. 名祖 : 李耳,名聃,字伯阳. 人称老子. 干公之子. 陇西祖 : 李虎,又名琥,讳克权,字文彬. 天锡公长子. 官至太尉. 仕西魏有功,封为陇西公. 宗祖 : (宋元之际) 李火德,讳焕. 珠公第四子. 自汀州宁化迁上杭. 太祖 : (明清之际) 李礼梃,字正寰. 守万公长子. 礼梃公下四子 : 李原霑(徙江西万安) ; 李原霂(迁兴国陂头埧) ; 李原霖(迁兴国大西坑) ; 李原霦(仍居广东). 此谱主要为原霂公派下资料. 另派祖 : 李原菊,原名曲三. 礼伸公第三子. 原菊公之孙,李子白,自粤移居兴国崇贤龙上立基. 统一字派 : 守礼原士子 达则显其志 文章华上国 经纶本大器 传家克孝友 处世循仁义 昌时占幸福 裕后获祥瑞 唐虞庆为颂 安乐生于智 著作寿山河 德行动天地. 散居地 : 江西省兴国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签题 : 李氏四新族谱.
浏览:100
兴国方太李氏创修四新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7[1948]. 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开姓祖 : 理利贞. 避难食李得生,改理为李. 名祖 : 李耳,名聃,字伯阳. 人称老子. 干公之子. 陇西祖 : 李虎,又名琥,讳克权,字文彬. 天锡公长子. 官至太尉. 仕西魏有功,封为陇西公. 宗祖 : (宋元之际) 李火德,讳焕. 珠公第四子. 自汀州宁化迁上杭. 太祖 : (明清之际) 李礼梃,字正寰. 守万公长子. 礼梃公下四子 : 李原霑(徙江西万安) ; 李原霂(迁兴国陂头埧) ; 李原霖(迁兴国大西坑) ; 李原霦(仍居广东). 此谱主要为原霂公派下资料. 另派祖 : 李原菊,原名曲三. 礼伸公第三子. 原菊公之孙,李子白,自粤移居兴国崇贤龙上立基. 统一字派 : 守礼原士子 达则显其志 文章华上国 经纶本大器 传家克孝友 处世循仁义 昌时占幸福 裕后获祥瑞 唐虞庆为颂 安乐生于智 著作寿山河 德行动天地. 散居地 : 江西省兴国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签题 : 李氏四新族谱.
浏览:0
兴国方太李氏创修四新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7[1948]. 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开姓祖 : 理利贞. 避难食李得生,改理为李. 名祖 : 李耳,名聃,字伯阳. 人称老子. 干公之子. 陇西祖 : 李虎,又名琥,讳克权,字文彬. 天锡公长子. 官至太尉. 仕西魏有功,封为陇西公. 宗祖 : (宋元之际) 李火德,讳焕. 珠公第四子. 自汀州宁化迁上杭. 太祖 : (明清之际) 李礼梃,字正寰. 守万公长子. 礼梃公下四子 : 李原霑(徙江西万安) ; 李原霂(迁兴国陂头埧) ; 李原霖(迁兴国大西坑) ; 李原霦(仍居广东). 此谱主要为原霂公派下资料. 另派祖 : 李原菊,原名曲三. 礼伸公第三子. 原菊公之孙,李子白,自粤移居兴国崇贤龙上立基. 统一字派 : 守礼原士子 达则显其志 文章华上国 经纶本大器 传家克孝友 处世循仁义 昌时占幸福 裕后获祥瑞 唐虞庆为颂 安乐生于智 著作寿山河 德行动天地. 散居地 : 江西省兴国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签题 : 李氏四新族谱.
浏览:100
義方李氏家乘
原书: 民国63[1974]8月刊印(中一印刷局).. 271面 : 插图, 世系表. 迁台始祖 : 李长垣(清). 散居地 : 台湾省台北县瑞芳镇及台北市等地.
浏览:0
10.李氏宗谱, 10, 卷9, 琳堂 纹禄 一实 11世应方公起, 194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永锡堂, 民国33[1944]年四修. 11册:插图, 世系表. 黄冈始迁祖(1世): (元明之际 ) 李珉,讳祖一. 由豫章卜迁冈邑. 珉公下五子(2世): (明) 李千一(住水店及破畈) ; 李千二(住夹石冲) ; 李千三(本宗祖, 居百福, 牛溪二乡) ; 李千四(居宋家墙) ; 李千五(居浠水陆城港). 千三公下二子(3世): (明) 李琳堂 ; 李崇振. 琳堂公派下支祖(4世): (明) 李纹禄 ; 李纹爵 ; 李纹金. 崇振公派下支祖(4世): (明) 李朝相 ; 李谟启 ; 李升 ; 李克荣. 合族宗派: 玉树扬辉久 恒春德泽长 同怀敦笃念 继序庆荣昌. 注: 卷首, 第26页影像尚有各族原派行. 注: 此谱无目录, 版心与卷端的卷数有异, 故以书衣的卷数标注.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