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易廷和

易廷和

通富公下支祖(10世) : 易廷构 ; 易廷阳 ; 易廷仪 ; 易廷安 ; 易廷乐 ; 易廷平 ; 易廷和.
易廷和相关文献
杨廷和简介明代家杨廷和怎么死的?
杨廷和简介明代政治改革家杨廷和怎么死的?,导读:杨廷和是明代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杨慎之父,历仕明宪宗、明孝宗、明武
查看全文
杨廷和
生平入仕翰林杨廷和之父为杨春,官至湖广提学佥事。杨廷和十二岁时参加乡试,就中式举人。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岁的他就先于其父,考中戊戌科三甲进士,改庶吉士。随后他请假归乡结婚,还朝后授翰林院检讨。杨廷和长得英俊潇洒,性格沉静稳重,善于观察思考,出手文章简洁流畅颇有章法。他还喜好考察研究典故、民情、边防事务以及一切法家文章,其志向高远,心怀成为宰辅重臣的愿望。弘治二年(1489年),杨廷和进翰林院修撰,编纂《明宪宗实录》,书成后擢为左春坊左中允,侍太子朱厚照讲读。之后《大明会典》修成,破格提升为左春坊大学士,担任日讲官。进入内阁正德二年(1507年),身为帝师的杨廷和由詹事进入东阁,专门掌管草拟诰命、敇书。因他在御前讲经学解历史斥责谄媚得宠的宠臣,而忤逆宦官刘瑾,刘瑾私自拟诏,贬其为南京吏部左侍郎。同年五月,升任南京户部尚书。又过了三个月,在武宗过问刘瑾关于杨廷和去向后,杨廷和被召回朝...
查看全文
杨廷和布局
王阳明在南昌讲学不休,北京城却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朱厚照死了。朱厚照再不死,大明朝就该死了。他人生华丽的谢幕是在返京途中跑到清江浦去摸鱼,结果鱼没摸着,自己倒不慎落水,差点被淹死。回京后,惊惧交加元气大伤的朱厚照身体每况愈下,御医尽心调治,终不见效。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彬密询御医,见统统摇首,便向内阁走去。在内廷排得上号的死太监里,张永跟文官是一条心,张忠跟边将许泰、江彬是一条心,魏彬跟太后是一条心。魏彬找到杨廷和,道:“皇上不豫,医力已穷,不如悬赏巨金,求诸草泽。”表面上看是说御医已经回天乏术,不如试试民间的名医。其弦外之音却是针对朱厚照无嗣的现实,暗藏汹涌:从民间找一个婴儿即位,对外宣称是朱家正统。杨廷和清楚这是太后授意,让他试探自己,毕竟内廷也不敢擅作主张,冒此天下之大不韪。杨廷和沉吟半晌方道:“御医久侍圣躬,必多经验,正如人生伦序,当先亲后疏。”这就向他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必须从藩王中...
查看全文
宋廷和战不定
? 宋廷的抉择 面临亢军大兵压境,腐败的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驻守各地之将领相互倾轧,庞大的赵宋统治机构已成了一盘散沙。正如后来有人感叹的那样:“社稷无人物,湖山养祸胎。前朝亡国恨,遗迹后人哀。”当时,宋廷君主午幼,重大事宜均决于权臣。丞相贾似道、陈宜中等主和者,一味乞和,总将希望寄托手元荤会接受议和条件,而停止进军,好让其苟安于江南一偶。而以丈天
查看全文
双姓堂号和易堂
和易堂:源出宋朝时,双渐为汉阳知事,为官和气,易于接近,有古时循吏的风度。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重庆万州赓公支系瀛瑄支《易氏族谱》(网络版)
重庆万州赓公支系瀛瑄支《易氏族谱》(网络版)
清朝“湖广填四川”期间,大约在康熙末年或雍正初年期间的1720年前后,瀛瑄之子士榜与子胜义、胜强、孙鸿才等子孙3代10多人一道,从湖南徙入四川万县大周里五甲高梁铺(今重庆万州区高梁集镇所在地),先暂居在高梁驿道后的大石坂(现高梁铺后街),其后士榜公插占今高梁镇杨金社区二小区寨子岩、胜义公插占今高梁镇长春村2组寨湾、胜强公插占今高梁镇新店村8组王河坝等地,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迁居布局。同时,瀛瑄三子士干公,还分迁至四川开县平安乡(今重庆开州区南门镇)一地落籍定居,后此地以易氏为名曰易家沟;在“秉”字辈时,因火灾至屋财全失,举家转迁至相邻的本县善字乡雷坪村(今重庆开州区岳溪镇雷坪村)并至今。 多年后,士榜回原籍,将瀛瑄的骸骨迁葬至高梁铺水井湾(今高梁镇政府大门左侧院墙,遥对马鞍寨方向)。就此,本家支在高梁铺乐业生理而成,并绵绵瓜瓞至今已至“懋”字辈,且尊瀛瑄为始祖、士榜为始迁祖。   按本家支所传,今清楚的前4代祖辈瀛瑄→士榜→胜义→鸿才之名讳,与万州分水衍兵现保存其曾祖母张氏于民国戊辰年(1928)去世后做道场时所撰写的经单簿(以下简称《分水经单簿》)、万州高梁枧槽梁永成(衍藩)于2003年编著的《易光瑞家谱》(以下简称《易光瑞家谱》)中的有关世系记载,都能一一作对应。以此,印证了本家支现清楚的前4代祖辈名讳具实,也印证了本家支的始祖亦瀛瑄。 以下为明晰本家支世系,将对徙入高梁铺至今的各代,按宗派依次往下以代为记,即:一代为始祖瀛瑄“应”字辈,二代为始迁祖士榜等“年”(士)字辈,三代为胜义、胜强等“承”(胜)字辈,四代为鸿才等“鸿”字辈,五代为“显”(大)字辈,六代为“光”字辈,七代为“秉”字辈,八代为“忠”字辈,九代为“善”字辈,十代为“法”(衍)字辈,十一代为“继”(绍)字辈,十二代为“宗”(崇)字辈,十三代为“长”字辈,十四代为“懋 ”字辈。 由于诸多原因所致,本家支部份史实失传,原有族谱散失今又寻找未果,致家支世系出现缺失断代等问题,主要是:一代瀛瑄公生居卒葬以及二代士榜、三代胜义与胜强、四代鸿才等祖孙3代多人于何时从何地徙入高梁铺失考,部份族裔在三至七代“承(胜)鸿显(大)光秉”5代中有部份祖辈名讳未详等。对此,本着尊重历史、敬畏历史、还原历史的精神,从对祖宗、对后代负责和忠于史实、不乱宗系、正本清源的原则出发,以重庆万州分水、高梁胡家、三清三块石三本经单簿和“光瑞家谱”及族贤口述史为主线,以湖北咸丰手抄三修谱补谱一和印刷版澧阳三、四、五修谱为考证依据,尝试还原本家支人文历史。   本家支徙入高梁铺至今,在清朝至民国时期的200多年封建社会中,前几代祖辈在前100多年里,前赴后继的筚路褴褛之艰苦创业,大约在1850年代前后,族裔在寨子岩、寨湾、王河坝等地和高梁铺场镇上,已拥有相当数量的土地田产和工商贸易产业,成为这里富甲一方的族旺业兴之大家族之一;后几代祖辈在后100多年里,继往开来的开拓创新之奋发图强,发展与守业齐头并进,族旺业兴进一步得以升发,一直延续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其间,在族裔们的捐助下,本家支还置办了一些公产,主要有:在寨子岩易家院子东北面的10多石公田,在寨湾的9石公田,在高梁铺场镇上的10数间门面公房等,并在高梁铺场后修建了易氏宗祠。同时,族裔们秉承耕读传家理念,注重家风家教传承,家支中男丁女口,基本都接受了几年私塾及新学的教育,而且在农工商贸、文化教育、社会事务等方面,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名流雅士。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在新时代、新体制下,族裔们顺应社会的发展变革,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在各行各业里奋发向上的砥砺前行,且谋富强、图发展、重教育成为本家支新的行为主流和前进方向,其中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先后成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处科级领导、基层组织干部、科研院所专家、高等院校教授、中小学校高级教师、专业技术方面工程师与技师、三农产业和工商实体经济组织业主等,重铸起了本家支新的荣光。 本家支徙入高梁铺至今,随着人丁繁衍的开枝散叶,先后生息繁衍后裔已2000余,并形成为若干分支,已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家族。在开枝散叶与族旺业兴及社会的发展变革之中,部份族裔先后又徙出了寨子岩、寨湾、王河坝几地,有的移居至万州分水、落凼、城区等地,有的移居至现重庆奉节、梁平、主城等地,有的移居至现外省四川成都、达州、眉山、攀枝花、雅安和云南昆明、江西南昌与广东深圳、广州等地。就此,瀛瑄后裔遍及于天南地北。但是,无论瀛瑄后裔现在身居何处,高梁铺永远都是本家支所有族裔的祖居地! 关于高梁铺:清朝至民国前期,隶四川万县大周里五甲所属;民国廿七年(1938),转隶四川万县石马镇所属(石马镇,1941年改石马乡,后改李河乡、李河镇);民国卅四年(1945),四川万县析石马乡部分区域建高梁乡于此,隶四川万县高梁乡所属;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转隶川东行署区万县高梁乡所属;1952年,复隶四川万县高梁乡所属(高梁乡,1958年改高梁公社,1983年复高梁乡,1992年改高梁镇);1992年,隶四川万县市天城区高梁镇所属;1997年,转隶重庆万县区天城管委会高梁镇所属;1998年,隶重庆万州区天城管委会高梁镇所属;2000年,隶重庆万州区天城开发区高梁镇所属;2005年至今,隶重庆万州区高梁镇所属。历史上,高梁铺是下川东地区往成渝地区及出川往西与北方地区、川东北地区出川往东与南方地区及往鄂西、湘西、黔东等地区的陆路交通要道上一商贸集散地。同时,高梁从建乡至改镇至今,除1952—1956年之外,高梁乡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都在高梁铺。现在,高梁铺距万州城区约10公里,距万州高铁站万州北站约13公里,距G42高速公路高梁出入互通约4公里,G318国道从此处通过。
浏览:0
易家族谱
易家族谱
浏览:0
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11-14冊
原书: 中湘易家塘 : 忠裔堂, 民国21[1932].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不得复制. 本微卷缩小42倍率, 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受姓始祖 : (春秋) 甲,其先食采于易水,因受姓焉. 始祖 : (东晋) 易雄,字兴长. 迁潭始祖 : (明) 易仲钊.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等地. 书衣题 : 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 江西庐陵
浏览:100
泰和梁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宣统元[1909]. 3册 : 世系表. 远祖 : (汉) 梁天监. 居湖南长沙. 江陵祖 : (唐) 梁震. 自号荆台处士. 自长沙徙江陵. 泰和始祖(1世) : (南唐) 梁胜用. 仕南唐为征仕郎, 自江陵徙泰和. 胜用公派下房祖(10世) : 梁太初 ; 梁太来,号梅隐处士. 皆为胜用公第二子龙二郎之后裔. 太初公派下支祖(20世) : (元) 梁存道 ; 梁廷秀,讳兰一,字不移,号畦乐 ; 梁以受 ; 梁以安 ; 梁元辅 ; 梁元佐 ; 梁友惠. 太来公派下支祖(20世) : (元) 梁以信,字存义. 派行似为(2世起) : 龙福铉彦 德思从方...等. 散居地 : 江西省泰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0
舒氏和公通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和公祠四房同刊, 清光绪11[1885]年修. 28册 : 插图. 注 : 此谱不含目录, 不标卷数. 不确定是否齐全. 部分书页破损不全. 注 : 此谱书名页注光绪10[1884]年修,增补记事至光绪11[1885]年. 鼻祖(1世) : (宋) 舒致和,名永淑(一处作叔),号纯一,别号泰源. 宦籍长沙辰州,继迁古义陵县大湾溪. 致和公三传分四支(4世) : (宋) 舒保归(长支) ; 舒保临(次支) ; 舒保达(三支) ; 舒保誉(四支). 保归公生四子(5世) : (宋) 舒惟元(住仲夏) ; 舒惟新(居高田) ; 舒惟忠(居太坪乡舒家塘) ; 舒惟信(徙居武冈州麻山高村). 保临公生四子(5世) : (宋) 舒惟逊 ; 舒惟遴(居沅州芷江县) ; 舒惟逵 ; 舒惟选(住小址坊岩湾). 保达公生四子(5世) : (宋) 舒惟仁,字天爵(住庄坪) ; 舒惟义 ; 舒惟礼 ; 舒惟智(子孙住氼水). 保誉公生四子(5世) : (宋) 舒惟圣(住岩门) ; 舒惟贤(居明家塘) ; 舒惟能 ; 舒惟传. 惟元公生二子(6世) : 舒永祥(子孙析置中间岭,仲夏茅坡头,塘边,鸡笼冲,亭子边等地) ; 舒永梁(子孙居尖垅溪等地). 惟新公下派祖(6世) : 舒太发(住高田) ; 舒本发(住水田) ; 舒自发,更讳楚荣(居辰邑麻溪) ; 舒楚琳 ; 舒楚英(住塘湾,张家冲等地) ; 舒楚芹(住瀼水湾). 惟忠公生三子(6世) : 舒永尧(迁广西全州,未载) ; 舒永舜(迁邵陵新宁) ; 舒永年(住太坪). 惟信公生三子(6世) : 舒弘贵 ; 舒弘德 ; 舒弘通. 子孙析置麻山村, 京塘, 马栏冲 ; 贵州省黎平府鳌鱼嘴等地. 惟遴公生五子(6世) : (宋) 舒孟柱(住沅州芷江黄桑冲,黔阳罗岩江等地) ; 舒孟科,字特富(住芷江县报木冲,五郎溪,船溪冲等地) ; 舒孟梅(住芷江县小江,毛坪塘湾等地) ; 舒孟兰 ; 舒孟周(住芷江址坊坪). 惟义公生五子(6世) : (宋) 舒益(居承田) ; 舒永(居塘头) ; 舒翼 ; 舒远(居岩儿塘) ; 舒阳(居马子桥). 惟圣公生二子(6世) : 舒润亮 ; 舒润理. 惟贤公生四子(6世) : (宋) 舒从卿(住明家塘,子孙析置岩里,均坪,螃蠏园等地) ; 舒润祖,字克绳,别号温水(住思溪) ; 舒俊卿 ; 舒进卿. 惟能公生四子(6世) : (宋) 舒伦 ; 舒甫 ; 舒典 ; 舒籍,字部匣(住葛曹垅,龙王江等地). 惟传生二子(6世) : 舒从龙 ; 舒从虎. 另支祖(6世) : 舒楚贵. 祖辈不详. 子孙析置辰邑麻溪金坡上士界,炉里牛尾溪等地. 太发公生三子(7世) : 舒文升(子孙析置九思冲) ; 舒文兴(住高田) ; 舒文甫(住仲夏等地). 本发公生二子(7世) : 舒文衡(迁居冷水溪) ; 舒文玉(迁岩垅头). 楚荣公生三子(7世) : 舒文斌 ; 舒文政 ; 舒文杰. 惟仁公下三房(7世) : 舒天佐,字良臣(住庄坪) ; 舒天祥 ; 舒天保. 益公生五子(7世) : 舒文玊 ; 舒文玉 ; 舒文堂 ; 舒文刚 ; 舒文相. 文斌公生三子(8世) : 舒茂(住柳林) ; 舒敬 ; 舒威. 文杰公下分七房(8世) : 舒翼(大房,住佛洞松岭上,板栗冲等地) ; 舒翅(二房,住麻溪,奠家园,报母塘等地) ; 舒翔(三房,住二都湾) ; 舒翱(四房,住佛动) ; 舒(昻羽)(五房,住岩门乡,麻溪等地) ; 舒䎋(六房,住麻溪) ; 舒翎(七房). 楚琳公二传四支祖(8世) : 舒洪(住辰邑进财冲,管子垅等地) ; 舒和 ; 舒华(住辰邑大湾) ; 舒荣(住大湾,举山坪等地). 文政公二传八支(9世) : 舒永伸 ; 舒永韬 ; 舒永信 ; 舒永冕 ; 舒永才(住塘福园) ; 舒永唐(或作永堂,住龙头上) ; 舒永淳(住水赖溪茅禾田) ; 舒永旺(住麻溪). 楚荣公下派祖(9世) : 舒永逊. 二传分二支(11世) : 舒廷臣(子孙析置坪头园, 松树园,溆浦丝茅坪,谢溪塘,麻溪老屋,岭山唱歌垴等地) ; 舒廷闵(子孙析置瀼水湾,塘湾等地). 文兴公下迁四川祖(17世) : (清) 舒应文,号拔俊. 乾隆初年由印江县迁四川酉阳州龙潭镇蒲海塲. 散居地 : 湖南省怀化县, 溆浦县, 武冈县, 芷江县 ; 贵州省黎平县 ; 及四川省酉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舒氏家乘
浏览:100
舒氏和公通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和公祠四房同刊, 清光绪11[1885]年修. 28册 : 插图. 注 : 此谱不含目录, 不标卷数. 不确定是否齐全. 部分书页破损不全. 注 : 此谱书名页注光绪10[1884]年修,增补记事至光绪11[1885]年. 鼻祖(1世) : (宋) 舒致和,名永淑(一处作叔),号纯一,别号泰源. 宦籍长沙辰州,继迁古义陵县大湾溪. 致和公三传分四支(4世) : (宋) 舒保归(长支) ; 舒保临(次支) ; 舒保达(三支) ; 舒保誉(四支). 保归公生四子(5世) : (宋) 舒惟元(住仲夏) ; 舒惟新(居高田) ; 舒惟忠(居太坪乡舒家塘) ; 舒惟信(徙居武冈州麻山高村). 保临公生四子(5世) : (宋) 舒惟逊 ; 舒惟遴(居沅州芷江县) ; 舒惟逵 ; 舒惟选(住小址坊岩湾). 保达公生四子(5世) : (宋) 舒惟仁,字天爵(住庄坪) ; 舒惟义 ; 舒惟礼 ; 舒惟智(子孙住氼水). 保誉公生四子(5世) : (宋) 舒惟圣(住岩门) ; 舒惟贤(居明家塘) ; 舒惟能 ; 舒惟传. 惟元公生二子(6世) : 舒永祥(子孙析置中间岭,仲夏茅坡头,塘边,鸡笼冲,亭子边等地) ; 舒永梁(子孙居尖垅溪等地). 惟新公下派祖(6世) : 舒太发(住高田) ; 舒本发(住水田) ; 舒自发,更讳楚荣(居辰邑麻溪) ; 舒楚琳 ; 舒楚英(住塘湾,张家冲等地) ; 舒楚芹(住瀼水湾). 惟忠公生三子(6世) : 舒永尧(迁广西全州,未载) ; 舒永舜(迁邵陵新宁) ; 舒永年(住太坪). 惟信公生三子(6世) : 舒弘贵 ; 舒弘德 ; 舒弘通. 子孙析置麻山村, 京塘, 马栏冲 ; 贵州省黎平府鳌鱼嘴等地. 惟遴公生五子(6世) : (宋) 舒孟柱(住沅州芷江黄桑冲,黔阳罗岩江等地) ; 舒孟科,字特富(住芷江县报木冲,五郎溪,船溪冲等地) ; 舒孟梅(住芷江县小江,毛坪塘湾等地) ; 舒孟兰 ; 舒孟周(住芷江址坊坪). 惟义公生五子(6世) : (宋) 舒益(居承田) ; 舒永(居塘头) ; 舒翼 ; 舒远(居岩儿塘) ; 舒阳(居马子桥). 惟圣公生二子(6世) : 舒润亮 ; 舒润理. 惟贤公生四子(6世) : (宋) 舒从卿(住明家塘,子孙析置岩里,均坪,螃蠏园等地) ; 舒润祖,字克绳,别号温水(住思溪) ; 舒俊卿 ; 舒进卿. 惟能公生四子(6世) : (宋) 舒伦 ; 舒甫 ; 舒典 ; 舒籍,字部匣(住葛曹垅,龙王江等地). 惟传生二子(6世) : 舒从龙 ; 舒从虎. 另支祖(6世) : 舒楚贵. 祖辈不详. 子孙析置辰邑麻溪金坡上士界,炉里牛尾溪等地. 太发公生三子(7世) : 舒文升(子孙析置九思冲) ; 舒文兴(住高田) ; 舒文甫(住仲夏等地). 本发公生二子(7世) : 舒文衡(迁居冷水溪) ; 舒文玉(迁岩垅头). 楚荣公生三子(7世) : 舒文斌 ; 舒文政 ; 舒文杰. 惟仁公下三房(7世) : 舒天佐,字良臣(住庄坪) ; 舒天祥 ; 舒天保. 益公生五子(7世) : 舒文玊 ; 舒文玉 ; 舒文堂 ; 舒文刚 ; 舒文相. 文斌公生三子(8世) : 舒茂(住柳林) ; 舒敬 ; 舒威. 文杰公下分七房(8世) : 舒翼(大房,住佛洞松岭上,板栗冲等地) ; 舒翅(二房,住麻溪,奠家园,报母塘等地) ; 舒翔(三房,住二都湾) ; 舒翱(四房,住佛动) ; 舒(昻羽)(五房,住岩门乡,麻溪等地) ; 舒䎋(六房,住麻溪) ; 舒翎(七房). 楚琳公二传四支祖(8世) : 舒洪(住辰邑进财冲,管子垅等地) ; 舒和 ; 舒华(住辰邑大湾) ; 舒荣(住大湾,举山坪等地). 文政公二传八支(9世) : 舒永伸 ; 舒永韬 ; 舒永信 ; 舒永冕 ; 舒永才(住塘福园) ; 舒永唐(或作永堂,住龙头上) ; 舒永淳(住水赖溪茅禾田) ; 舒永旺(住麻溪). 楚荣公下派祖(9世) : 舒永逊. 二传分二支(11世) : 舒廷臣(子孙析置坪头园, 松树园,溆浦丝茅坪,谢溪塘,麻溪老屋,岭山唱歌垴等地) ; 舒廷闵(子孙析置瀼水湾,塘湾等地). 文兴公下迁四川祖(17世) : (清) 舒应文,号拔俊. 乾隆初年由印江县迁四川酉阳州龙潭镇蒲海塲. 散居地 : 湖南省怀化县, 溆浦县, 武冈县, 芷江县 ; 贵州省黎平县 ; 及四川省酉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舒氏家乘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