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方志怀

方志怀

忠支祖 : 方少亿(冯小湾) ; 方志怀, 方志德, 方志周, 方志文(方小湾) ; 方德志(邹小湾)...等. 朝二公之裔.
方志怀相关文献
方志中的族人(二)
方志中的族人(二),方志中的族人(二)  季真山东乐陵人由进士任(州同)《无为州志》卷十二职官志明题
查看全文
方志中的族人(四)
方志中的族人(四),方志中的族人(四)  季锡钺道光乙未恩科举人详见乡贤清光绪19年(1893)《郓
查看全文
地方志
历史沿革最早《周礼》有“掌道方志以诏观事”的记载。秦朝以后,方志渐多,《后汉书·西域传》“二汉方志,莫有称焉”。左思《三都赋序》说:“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南北朝以后方志进入发展时期,有《豫章古今记》、《荆州记》、《华阳国记》,皆初具方志规模。隋唐宋时期方志有进一步发展,体例亦日臻完善;著名的总志有隋虞世基《隋区宇图志》、唐李泰《括地志》、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存《元丰九域志》、欧阳忞《舆地广记》、王象之《舆地记胜》等,著名的地方性方志有宋高似孙《剡录》、宋敏求《长安志》《河南志》、程大昌《雍录》、施谔《淳祐临安志》。明清时期,知府、知县在正式上任之前的准备工作之一,便是找到当地的赋税徭役册和地方志察看,通过县志可了解当地的疆域舆地、人口户丁数、不动产登记、赋税徭役、风俗习惯等。地方志的修志工作为地方长官(知府、知...
查看全文
方志学
发展简史萌芽期中国宋代之前关于修志的论述很少,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自序中提到书志有“收地保势胜之利”,以“佐明王扼天下”的功能。宋、元、明代有关修志的论述的内容增多,如南宋景定年间的《建康志》序对志书提出较全面的要求。到明代的《句容县志》序、《泉州府志》序、《猗氏县志》序等一反过去的方志属于地理书的传统,提出志书属于史的见解。形成期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所撰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和顾祖禹所撰的《读史方舆纪要》,开创了综合利用和研究地方志的先河。同时顾炎武在《营平二州史事序》中对编修地方志提出了系统的见解,为以后修志指明了方向。清朝中叶,修志成风,名家辈出,产生了探讨方志学方面的专论,形成了以戴震为代表的纂辑派(又称地学派),和以章学诚为代表的撰著派(又称史学派)。两派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和自身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展开广泛讨论,争论的焦点是地理沿革和地方文献孰重孰轻的问题。清朝末期,孙诒让总结出...
查看全文
什么是方志?方志是怎么来的?
方志,即地方志。编修方志是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省、县方志都没有重修,我国修志的传统有面临断绝的危险。前年四月,在中国史学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胡乔木同志提出了加强中国地方史志研究编纂工作的任务。同年五月,曾三同志在全国省以上档案馆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档案工作要同编史修志结合起来。(见第二期)去年7月下旬在山西太原市举行了“中国地方史志协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地方史志学术讨论会”。这两年在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倡导下,在筹备成立全国地方史志协会工作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研究、编写地方史志的工作普遍地开展起来了,许多地方正在着手编写新方志。要编好新方志,必须首先整理研究旧方志,了解旧方志的渊源、发展,弄清旧方志的性质、功用,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科学性民主性的精华。方志的源流我国的方志源远流长,卷帔浩繁,体例不一;加以过去研究不够,所以,关于方志的性质、渊源等问题历...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高阳堂诏安许怀公来台家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2[1993](台中市 : 东洋印刷厂).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高阳始祖 : 许据公. 魏典农校尉郡守. 河南始祖 : 许商,字建夏. 世居高阳,与子纲徙居汝南之平舆. 漳南始祖 : (唐) 许陶,字尧甫. 克华公之子. 由河南入漳州. 渡台始祖 : (清) 许怀. 祖籍福建诏安,乾隆初叶来台捕鱼. 散居地 : 台湾省台北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皖怀坨埂方氏家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宗圣家谱一一皖怀曾氏
皖怀曾氏,系一始祖以成公,自江西籍福建漳州长泰县人,洪武年间锡封靖北将軍,食釆于皖,至六世选公于成化十八年置皖城(今安慶)城东关外渌水乡鹿眠山(今宜秀區曾家山,现状凯鏇尊祗小区)而落业。皖怀曾氏主要是世居曾家山鹰架嘴前进等地的曾氏一支。
浏览:0
桐梓县新站镇艮斋祖系三槐王氏族谱 : 第二房增补册 (仁怀市茅台镇上坪村承禄祖支)
原书: 贵州省 : 仁怀市茅台镇承禄祖支修谱委员会, 2013年制. 全1册(共397页)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一世祖 : (明) 王元开,字民康. 宗祖(2世) : (明) 王礼,字艮斋. 为元开公第三子. 桐梓派祖(5世) : 王辅,字天助 ; 王佑,字天赐. 皆为太显公之子. 下各生四子,共称小八房. 辅公下四子 : 王炯(第一房) ; 王烁(第二房) ; 王烛(第三房) ; 王焕(第四房). 佑公下四子 : 王烨(第五房) ; 王灿(第六房) ; 王烜(第七房) ; 王炜(第八房). 支祖(9世) : (明末) 王承禄. 胡陈公次子. 亦为第二房烁公之裔. 自桐梓迁仁怀县,居三合土之下马田. 字辈(小八房通用) : 廷尚正大家守良 永为定智应荣昌 克思先代有余绪 世泽远昭庆发祥 恩德宏宽英贤起 槐叶挺青盛茂强 科第云集真明秀 义布南国立华邦. 字辈(仁怀支) : 承汝占* 善朝仕正永 国安应起隆 顺佐洪兴德 世佑复荣昌. *为单字辈. 散居地 : 贵州省桐梓县, 仁怀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1.桐梓县新站镇艮斋祖系三槐王氏族谱 : 第二房增补册 (仁怀市茅台镇上坪村承禄祖支), 1458-2013
原书: 贵州省 : 仁怀市茅台镇承禄祖支修谱委员会, 2013年制. 全1册(共397页)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一世祖 : (明) 王元开,字民康. 宗祖(2世) : (明) 王礼,字艮斋. 为元开公第三子. 桐梓派祖(5世) : 王辅,字天助 ; 王佑,字天赐. 皆为太显公之子. 下各生四子,共称小八房. 辅公下四子 : 王炯(第一房) ; 王烁(第二房) ; 王烛(第三房) ; 王焕(第四房). 佑公下四子 : 王烨(第五房) ; 王灿(第六房) ; 王烜(第七房) ; 王炜(第八房). 支祖(9世) : (明末) 王承禄. 胡陈公次子. 亦为第二房烁公之裔. 自桐梓迁仁怀县,居三合土之下马田. 字辈(小八房通用) : 廷尚正大家守良 永为定智应荣昌 克思先代有余绪 世泽远昭庆发祥 恩德宏宽英贤起 槐叶挺青盛茂强 科第云集真明秀 义布南国立华邦. 字辈(仁怀支) : 承汝占* 善朝仕正永 国安应起隆 顺佐洪兴德 世佑复荣昌. *为单字辈. 散居地 : 贵州省桐梓县, 仁怀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怀邑荻浦潭徐伯璨公系宗谱 [19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 , 2006年八修. 20册 : 人像, 图片,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夏) 徐若木, 伯益公之子. 受封于徐地, 因地而赐姓,是为徐姓. 迁潜邑祖(1世) : (元) 徐竹牖,字清世,行则一 ; 徐文牖. 始迁祖(4世) : (明) 徐伯璨. 徙居怀邑荻浦潭(后称徐家咀). 伯璨公下房祖(5世) : 徐崇学 ; 徐崇伦 ; 徐崇育 ; 徐崇益 ; 徐崇济. 崇学公派下支祖(7世) : 徐守镛 ; 徐守鉴 ; 徐守钥. 竹牖公支下派行(1-62世) : 竹斌久 伯崇尚守 世大乐雍熙 有缘生贵子 积累洪基 礼义传先盛 忠清裕后绵 壬林欣璧合 甲第卜珠联 泽汇江河远 名钦泰岳尊 公勋辉简策 德行著乾坤. 散居地 : 安徽省怀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及版心题 : 徐氏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