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文径

宋文径

派祖(5世) : 宋文径(后不详) ; 宋文佐 ; 宋文弼,字戒.
宋文径相关文献
直径
性质一个圆可以有无数条直径(指线段本身时),但过平面上除去圆心外的任意一点,只有一条直径。直径的一个端点叫做另一个端点的对径点。圆周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且仅有一个对径点。直径将圆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每一个部分成为一个半圆),将圆周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直径的中点是圆心,直径也是圆上最长的弦。换句话说,圆的直径是圆周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所能够达到的最大值。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半径(r)的二倍。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即为圆周率。给定一个圆和圆上的一条直径AB(A、B为圆上的点),则对圆上任意另外一点C,角ACB是直角。如果点C在圆外,那么角ACB是锐角,如果点C在圆内,那么角ACB是钝角。尺规作图在尺规作图中,已知一个圆及其圆心的话,只需要过圆心画直线,则直线与圆的两个交点之间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如果圆心未知的话,则可以用作弦的中垂线的方法作直径。具体方法是:任意作圆的一条弦,作这条弦的中垂线,...
查看全文
作战半径
例子作战半径和其他性能的取舍是综合考量的结果,如美军二战中的经验认为零式的航程1675英里的前提下有600英里的可观作战半径,这是和日本提出零式设计时就强调的减重而获得高航程分不开的。苏-33(歼-15)在挂载空对空配置后的航程三千公里的前提下,离航母250公里时空中巡逻时间也仅有两小时。此外在低高度执行任务的飞机都比高高度的飞行耗油多而作战半径变小一点。F-16的作战半径在带六枚千磅炸弹进行高空-低空-高空任务时550公里(340海里)。F/A-18大黄蜂式战斗机在同样条件下执行高-低-低-高任务时537公里(330英里)。
查看全文
倍径
使用方式倍径是一个无单位的数字,与口径共同表示火炮的基本大小。倍径是以炮管的长度除以炮口直径之后取最接近的整数而得。在标示上有会与英文字母L一起出现,意思是长度。譬如,40毫米/70或者是40毫米/L70,后面的70都代表炮管的长度是火炮口径的70倍左右。意义由于管状火炮的弹头在炮管内受到推进药产生的气体作用时间愈长,炮口初速愈高,能量愈大,弹道也较为平伸,对射程也有正面的影响,因此理论上炮管的长度愈长愈好。再比较两门同口径的火炮的威力时,倍径的大小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倍径愈大表示炮管愈长。火炮分类除了依照火炮的使用类型,如高射炮或者是舰炮区分之外,另外一种常见的火炮分类方式是以倍径来处理:倍径在45以上为加农炮。倍径在39以下为榴弹炮。倍径在45与39之间为加榴炮。倍径在10以下为迫击炮。不过此种分类方式比较适用于二战前火炮,近代迫击炮长度大多超过10倍径,火炮超越45倍径却称之为榴弹...
查看全文
半径
性质在一个给定的圆里,作圆心到圆周上一个点的半径,并作这个过这个点的关于圆的切线,那幺半径与这条切线垂直。一个圆的半径(长度)等于该圆直径的二分之一。在圆里,面积与半径的平方的比值为π,即圆周率。球的半径在三维欧几里得空间中,也可以定义球的半径。一个球的半径即是任一过该球球心的圆的半径,或者是球心到球面上任意的一点的线段(长度)。
查看全文
鼪鼯之径
鼪鼯之径【成语意思】:同“鼪鼬之迳”。【用法分析】:鼪鼯之径作宾语;用于比喻句。【成语来源】:清·张明弼《冒姬董小宛传》:“时姬又恶嚣,非受縻于炎炙,则必逃之鼪鼯之径。”【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使用程度】:生僻成语【成语年代】:近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wéiwúzhījìng【成语声母】:WWZJ【鼪鼯之径的近义词】:鼪鼬之径【近似成语】:径情直行:随着意愿,顺利地得到成功。径行直遂: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语本《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成语接龙】:鼪鼯之径→径行直遂→遂心应手→手足无措→措置裕如→如虎傅翼→翼翼小心心忙意乱→乱头粗服→服牛乘马→马空冀北→北斗之尊→尊古卑今→今是昨非非池中物→物美价廉→廉洁奉公→公是公非→非亲非故→故态复还→还年却老老迈龙钟→钟鸣漏尽→尽忠竭力→力学笃行→行浊言清→清莹秀澈→澈底澄清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淸州宋氏文献录
清州宋某文献录编纂委员会1980年发行。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始祖:宋椿,一世:宋承殷 清州宋某文献录。
浏览:0
6.西陵宋氏续修宗谱 [19卷,首3卷], 6, 卷6, 道景 4世学文公起, 189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赋梅堂, 清光绪26[1894]. 存17册:世系表. 始祖(1世): (元) 宋层缉,字敬安. 原籍江西南康府星子县板仓, 迁居麻邑, 后移西关. 生子一: 宋达. 大公下三大房祖(3世): 宋道祥,字发荣 ; 宋道景,字映荣 ; 宋道呈,字生蓉. 道祥公派下支祖(9世): 宋思高 ; 宋思时 ; 宋思仪 ; 宋思忠 ; 宋思殷...等. 道景公派下支祖(9世): (明) 宋思重,字子任,号衢泉. 道呈公派下支祖(8世): (明) 宋尚简,字从朴 ; 宋尚元,字首亨 ; 宋尚銮,字殿英 ; 宋尚仁 ; 宋尚秀...等. 派行似为(3世起): 道学伯 经文尚思(廷)之 应德(定)国大(开)一 志振均光士 元. 注: 撰序宋登瀛,字仙舟. 注: 此谱缺卷3, 5, 7, 12.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 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版心题: 宋氏宗谱.
浏览:100
14.西陵宋氏续修宗谱 [19卷,首3卷], 14, 卷14, 和祖二房 9世文炳文炼公起, 189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赋梅堂, 清光绪26[1894]. 存17册:世系表. 始祖(1世): (元) 宋层缉,字敬安. 原籍江西南康府星子县板仓, 迁居麻邑, 后移西关. 生子一: 宋达. 大公下三大房祖(3世): 宋道祥,字发荣 ; 宋道景,字映荣 ; 宋道呈,字生蓉. 道祥公派下支祖(9世): 宋思高 ; 宋思时 ; 宋思仪 ; 宋思忠 ; 宋思殷...等. 道景公派下支祖(9世): (明) 宋思重,字子任,号衢泉. 道呈公派下支祖(8世): (明) 宋尚简,字从朴 ; 宋尚元,字首亨 ; 宋尚銮,字殿英 ; 宋尚仁 ; 宋尚秀...等. 派行似为(3世起): 道学伯 经文尚思(廷)之 应德(定)国大(开)一 志振均光士 元. 注: 撰序宋登瀛,字仙舟. 注: 此谱缺卷3, 5, 7, 12.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 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版心题: 宋氏宗谱.
浏览:100
臨海宋氏宗譜, 3, 卷6-8_ 世傳 方塘 26世守公起 系圖世傳 白山8世鑛公起 筋竹 19世大光公起 傳 藝文, 183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10[1830]重修. 合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编纂者不详, 3册皆有破损残缺. 受姓祖 : (周) 微子启. 殷王帝乙长子. 武王封于宋,子孙以国为姓. 上世祖 : 宋德遇,字昌会. 广平人. 封金吾大将军,台海门都防御使. 三里始祖. 临海始祖(1世) : (唐) 宋考贤,字克成,另字文益,号在田. 本闽人. 咸通时为南昌令,后擢兵部参军. 考贤公下四子(2世) : 宋绍琏,字大琏(赘章家溪) ; 宋绍珍,字廷献,号履安 ; 三子名号阙失 ; 宋绍琬,字廷选,号宗源. 白山派祖(8世) : 宋鑛,字闻道. 居台城芝麻园太平. 绍珍公下派祖(15世) : 宋元泉,号旭东(迁桃渚塘里,即今上塘府城) ; 宋元攀(居章家溪,峰山头) ; 宋元海(居黄沙下尤) ; 宋元寖(居芙蓉上墺). 考贤第三子下派祖(15世) : 宋鸿,字元覆,又字元渐,号隐耕(迁黄沙湖头) ; 宋池,字元深(居炭同,分西墅,小南门二派). 皆为廷显公之子. 绍琬公下派祖(15世) : 宋元柱(迁海门焦头,后无考) ; 宋元台(迁义城山下,即方塘派). 乐清筋竹房始迁祖(23世) : 宋绍养,字宿良. 承才公第三子. 迁温州府乐清县东乡筋竹. 小渚始迁祖(30世) : 宋正诚. 国志公第三子. 元寖公之后. 自芙蓉上岙迁小渚. 下有二子: 宋赞毓 ; 宋赞英. 派行 : 书声克绍 用振宗光 芳名廷璧 辅世昭彰 元存明立 仁思以永 孟仲文守 朝君国正 大有兴邦. 续派行(33世起) : 兴邦伯载 成汝万代 荣昌兆之 惟士乃贵. 散居地 : 浙江省临海县, 天台县, 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宋氏宗谱 [75卷,首7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 1990年六修. 存5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41-46. 始祖 : (元明之际) 宋寿山. 由江西饶州府余干县迁楚之黄冈. 下有一子 : 宋世荣. 世荣公下四子 : (明) 宋大官,字以德 ; 宋二官,字明德 ; 宋三官 ; 宋四官. 大观北分祖(7世) : (明) 宋伯鸾. 大官公之后. 下有三子 : 宋大纪 ; 宋大纥 ; 宋大缄. 大观南分祖(7世) : 宋伯偕. 大官公之后. 下有三子 : 宋大英 ; 宋大宽 ; 宋大中. 淮南分祖(6世) : 宋道干 ; 宋道禧. 大官公之后. 甲戌分祖(6世) : 宋道淮 ; 宋道英 ; 宋道昶. 大官公之后. 纪宜分祖(6世) : 宋道明,字达明 ; 宋道和,字达和. 皆彦耀公之子. 二官公之后. 三官公下派祖 : 宋思齐. 三官公长子. 下有三子 : 宋彦和,字觉融 ; 宋彦才,字觉能 ; 宋彦邦,字觉治. 彦和公下支祖 : 宋道玉 ; 宋道碧. 彦才公下支祖 : 宋道珠 ; 宋道祯 ; 宋道琳. 彦邦公下支祖 : 宋道安. 化龙分祖(4世) : 宋思善,名志善. 四官公之长子. 忠恕分祖(7世) : 宋伯忠 ; 宋伯恕. 皆为道节公之子. 老寨分祖(6世) : 宋道亨. 官四公之后.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宋氏宗谱 [75卷,首7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 1990年六修. 存5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41-46. 始祖 : (元明之际) 宋寿山. 由江西饶州府余干县迁楚之黄冈. 下有一子 : 宋世荣. 世荣公下四子 : (明) 宋大官,字以德 ; 宋二官,字明德 ; 宋三官 ; 宋四官. 大观北分祖(7世) : (明) 宋伯鸾. 大官公之后. 下有三子 : 宋大纪 ; 宋大纥 ; 宋大缄. 大观南分祖(7世) : 宋伯偕. 大官公之后. 下有三子 : 宋大英 ; 宋大宽 ; 宋大中. 淮南分祖(6世) : 宋道干 ; 宋道禧. 大官公之后. 甲戌分祖(6世) : 宋道淮 ; 宋道英 ; 宋道昶. 大官公之后. 纪宜分祖(6世) : 宋道明,字达明 ; 宋道和,字达和. 皆彦耀公之子. 二官公之后. 三官公下派祖 : 宋思齐. 三官公长子. 下有三子 : 宋彦和,字觉融 ; 宋彦才,字觉能 ; 宋彦邦,字觉治. 彦和公下支祖 : 宋道玉 ; 宋道碧. 彦才公下支祖 : 宋道珠 ; 宋道祯 ; 宋道琳. 彦邦公下支祖 : 宋道安. 化龙分祖(4世) : 宋思善,名志善. 四官公之长子. 忠恕分祖(7世) : 宋伯忠 ; 宋伯恕. 皆为道节公之子. 老寨分祖(6世) : 宋道亨. 官四公之后.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