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喻氏人物篇喻普之、喻为峰、喻传兰
萍乡喻氏人物篇喻普之、喻为峰、喻传兰,(一)、喻普之传略喻普之,谱名传毅,德渊三子。1936年11月生,萍乡市福田乡清
《喻丕赋家传》.喻丕赋
《喻丕赋家传》.喻丕赋,《喻丕赋家传》.喻丕赋 摘要:喻丕赋1937年生,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
广东省-东莞市莫登庸
莫登庸(?~1541)莫登庸,广东东莞人。其父莫萍是明朝年间的民,流寓到安南(今越南)海阳路宜阳县古斋社,生莫登庸。莫登庸长大后,雄健勇猛,安南威穆帝黎竣端庆四年(1508),以军功受封为天武卫都指挥使;安南襄翼帝黎潆洪顺三年(1511)四月,又受封为武川伯。洪顺八年(1516)四月,陈日高起兵于海阳东潮县,陷京师升龙城(今河内),使降将郑维杀黎潆,陈日高自立为帝。莫登庸初时亦投降陈日高,后联合黎朝大臣阮弘裕攻陈日高,擒杀陈日高之子陈禺及部将陈玉遂,陈日高败走谅山。郑维立黎椅为帝,是为昭宗,改元光绍,奉之奔清华之西都城。后黎椅为黎朝诸臣拥戴,迎入升龙。光绍三年(1518)春,莫登庸以兴复功,封武川侯。是年大臣陈真逐阮弘裕,独揽大权。黎椅诱杀陈真,陈真部下举兵犯升龙,黎椅逃往嘉林之菩提,召莫登庸。九月,莫登庸奉黎椅迁宝州。十月,黎椅命莫登庸统率水步诸军事。是年郑绥与山西诸将立黎榜为帝,...
重庆市-开州区冯登庸
冯登庸(1818-1914)字峰珍,是开县清末民初的名医,对中医内科造诣较高。在世96岁,世居开县新义乡天成村。冯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少时习儒,奋志功名。25岁进京会试未第,遂罢仕途之念,旋归故里,农教并行,以为生计。冯为人正直端庄,纯朴和善,不重名利,甘居清平,高风亮节,世人敬佩。冯目睹广大农村缺医少药之苦,因而改习医业,刻苦攻读医药黄籍,泛览百家杂见。尤对≮经》、⊙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条辩》等医著,更是昼夜不辍,勤读苦研,旁通其义。同时好交名医为友,学习他们的行医经验。同治三年(1864)某日,有一名叫黄荣生的,来家造访,询知此人精于医道,曾为御医,因避祸流浪到此。冯慕其才,敬之若师,黄感其诚,悉将平生所学传授于冯,并将其著《医道保秘法》手稿相赠。在黄的竭诚指导下,冯的医术更精,并以《经方派》著称。时中和乡有一因患疾而双目失明者,延数医罔效。后经冯诊治,服药五剂,视物...
莫登庸
祖先莫登庸为陈朝状元莫挺之的七世孙、莫邃的五世孙。莫登庸祖籍平河南堆(即至灵县龙洞社),后来其祖父莫萍迁居到了宜阳古斋社(今海防市建瑞县)。莫萍生莫檄,莫檄则娶同社人邓椿的长女邓氏好,生下了三子:莫登庸、莫笃信、莫(言厥)。从渔夫到将军莫登庸年幼的时候家境十分贫困,因此自小从事渔业为生。长大后,以健壮而且武艺高强,考中力士成为宿卫(一说考中武举成为宿卫)。1508年,莫登庸被威穆帝任命为天武卫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1511年,莫登庸被襄翼帝进封为武川伯。1516年,因襄翼帝暴虐,郑惟㦃发动兵变将其杀害。郑惟㦃立黎光治为帝,但不久黎光治就被郑惟㦃的哥哥郑惟岱劫持到了西都(今清化),将其杀死。而安和侯阮弘裕得知襄翼帝被弑,举兵攻打并劫掠了东都昇龙,拥立黎昭宗为帝,迁到了西都。大臣黎广度不服,投奔了陈暠的叛军。陈暠叛军则趁机占据了东都。黎昭宗发兵镇压后,两位讨敌有功的军阀郑绥和阮弘裕等人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