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登庸
祖先
莫登庸为陈朝状元莫挺之的七世孙、莫邃的五世孙。莫登庸祖籍平河南堆(即至灵县龙洞社),后来其祖父莫萍迁居到了宜阳古斋社(今海防市建瑞县)。莫萍生莫檄,莫檄则娶同社人邓椿的长女邓氏好,生下了三子:莫登庸、莫笃信、莫(言厥)。
从渔夫到将军
莫登庸年幼的时候家境十分贫困,因此自小从事渔业为生。长大后,以健壮而且武艺高强,考中力士成为宿卫(一说考中武举成为宿卫 )。1508年,莫登庸被威穆帝任命为天武卫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
1511年,莫登庸被襄翼帝进封为 武川伯 。 1516年,因襄翼帝暴虐,郑惟㦃发动兵变将其杀害。 郑惟㦃立黎光治为帝,但不久黎光治就被郑惟㦃的哥哥郑惟岱劫持到了西都(今清化),将其杀死。而安和侯阮弘裕得知襄翼帝被弑,举兵攻打并劫掠了东都昇龙,拥立黎昭宗为帝,迁到了西都。大臣黎广度不服,投奔了陈暠的叛军。 陈暠叛军则趁机占据了东都。黎昭宗发兵后,两位讨敌有功的军阀郑绥和阮弘裕等人发生冲突,互相攻伐。铁山伯陈真支持郑绥,1517年,阮弘裕从清化前往朝见黎昭宗,当时莫登庸正在镇守山南,陈真建议莫登庸在中途将其截杀,但莫登庸不忍,因此阮弘裕幸免于难。
陈暠之乱失败之后,黎广度被押解进京。在莫登庸的奏请下,黎广度被诛杀。
当时黎昭宗年幼,各地将领拥兵自重,互相攻伐。铁山伯陈真发兵驱逐了阮弘裕,控制了昇龙。陈真以黎昭宗的名义,令阮公度率步兵、莫登庸率水兵追击,阮弘裕逃到了淳祐。官军掘开了阮弘裕父亲阮文郎的坟墓,开棺斩首。莫登庸本欲率军进攻,但收到了阮弘裕写给他的一封信和一首诗,于是拥兵不战,阮弘裕得以率军回到清化。
陈真驱逐阮弘裕后,大权在握,黎昭宗仅仅只是个傀儡。莫登庸也十分畏惧他,令儿子莫登瀛娶陈真的女儿为妻。当时有人创作了一首诗,称陈真会篡位成为明君。因此国舅褚启、寿国公郑侑、瑞郡公吴柄建议黎昭宗杀之。黎昭宗遂诱陈真进入宫殿之中杀害。但陈真的余党黄维岳、阮敬、阮盎等发动叛乱,劫掠昇龙;黎昭宗逃到了嘉林菩提津避难,下令阮弘裕率军勤王,但阮弘裕按兵不动。 不得已之下,黎昭宗想起了莫登庸,于是派遣恭俭侯何文正、桧溪伯黎大堵前往海阳,邀请莫登庸出山,并委之以兵权。莫登庸把黎昭宗迎到了菩提津。莫登庸率水军驻扎珥河,派人诏谕阮盎等人投降,阮盎回书要求杀死褚启、郑侑、吴柄三人。莫登庸遂将三人处死,但阮盎、阮敬等仍旧拒绝归顺。
莫登庸认为菩提津离陈真余党的势力范围太近,将黎昭宗迎到了宝洲(属慈廉县)。御史台都御史杜岳、副都御史阮豫反对,被莫登庸杀死。与此同时,郑绥、阮敬等人拥立黎榜为帝,公开与黎昭宗对抗;不久又废之,改立黎槱为帝。
黎昭宗见莫登庸不能平叛,令阮弘裕前来助阵。阮弘裕领清化兵、莫登庸领山南兵,攻打阮盎、阮敬于山西,阮弘裕惨败,自认为不能得胜,率军先回到了清化,只留莫登庸军与阮盎等人相持。 黎昭宗只得更加重用莫登庸,任命他为提统水步诸营事,掌管讨伐阮盎叛军的所有兵马。
1519年,战局开始得到转机。先是莫登庸在菩提津大破郑绥的兵马,郑绥挟持黎槱退往安朗;不久莫登庸又在慈廉掘开堤坝大破郑绥军,擒获黎槱杀之。以此功绩,莫登庸被封为 明郡公 。 黄惟岳、阮盎、阮敬都投靠了莫登庸,莫登庸的势力越来越壮大。
1521年,莫登庸被封为 仁国公 ,节制十三道水步诸营,掌握后黎朝朝廷的军权;黎昭宗亲自来到莫登庸的邸宅,晋升莫登庸为太傅;随后莫登庸率军前往京北谅源地方了陈昇(陈暠之子)的余党。 次年,莫登庸又了黎克纲、黎伯孝的叛乱。
篡位的准备
莫登庸权势日炽,欲控制黎昭宗,派女儿进入宫中服侍黎昭宗,实际上是监视黎昭宗的一举一动。莫登庸封其长子莫登瀛为毓美侯,掌金光殿;莫登庸本人出行的时候则僭用皇帝的仪卫。署卫阮构、都力士明山伯阮寿、覃举等人反对,莫登庸杀之。黎昭宗不能忍,1522年,黎昭宗与范献、范恕等人密谋,与的郑绥秘密相约讨伐莫登庸,不久黎昭宗也只身逃出昇龙,来到山西明义县的梦山中躲避。莫登庸得知后,派黄惟岳前往追捕,黎昭宗发兵抗拒,黄惟岳被杀。与此同时,莫登庸召集群臣,声称黎昭宗被奸臣劫持到外地,拥立昭宗的弟弟黎椿为帝,改元统元,是为黎恭皇。
黎昭宗在山西的时候本来前来勤王的势力很大,但由于听信宦官范田的谗言导致人心涣散。而郑绥的部将阮伯纪前来参谒,范田恐其争权,怂恿黎昭宗将其杀死。郑绥十分恼火,发动兵变,将黎昭宗劫持到了清化。
莫登庸遥废黎昭宗为陀阳王,并屡次挟持黎恭皇进攻郑绥和黎昭宗。1524年,黎恭皇晋升莫登庸为平章军国重事、太傅、仁国公;1525年莫登庸又被封为都将、总率天下水步诸营,在清化一举攻灭了郑绥的势力,擒获黎昭宗,押往昇龙囚禁。 次年莫登庸指使沛溪伯范金榜将黎昭宗杀害。
此时莫登庸的党羽遍布朝中,莫登庸决定篡夺皇位。早在1524年被任命为平章的时候,莫登庸就奏请封陈真的儿子陈实为弘休伯,试图寻求陈真余党的支持。 到了1527年,在莫登庸的授意下,朝廷派人前往莫登庸的祖籍地宜阳古斋社,给莫登庸加九锡,封 安兴王 。不久又炮制了一首颂扬周公辅佐周成王的诗。莫登庸从古斋前往昇龙,在他的授意下,群臣建议黎恭皇禅位。武睿等忠于后黎朝的大臣不服,辱骂莫登庸,皆被杀。
建立莫朝
受禅称帝
1527年4月,莫登庸接受了黎恭皇的禅位,成立莫朝,改元明德,黎恭皇被废为泰王。不久胁迫黎恭皇与太后郑氏鸾一起自杀。 莫登庸封莫护(原名武护)为靖国公 、中官阮世恩为莅国公,以他们为左辅右弼。莫登庸怕生变乱,因此在篡位之初一切遵守后黎朝的法度,试图寻求后黎朝遗臣的支持。可是大多数后黎朝功臣子孙多逃窜外国或隐姓埋名,有的甚至聚众成匪。 阮弘裕的养子安清侯阮淦率其子弟逃往哀牢(老挝),国主乍斗将其安置在岑州,图谋恢复后黎朝,后来成为了莫朝在国内最大的敌对势力。 次年,莫登庸认为天下逐渐趋于太平,方才开始改革兵制、田制、禄制、地方官制。
1529年,莫登庸以年老为由让位给儿子莫登瀛,自称太上皇,退隐到了宜阳县古斋的祥光殿,以渔为业,遨游自乐。 事实上,莫登庸退隐到古斋时仍遥控着莫朝的朝政,其真正目的是为了为其子莫登瀛的外援。
后黎朝遗臣的复兴运动
1530年,清化人黎意自称后黎朝宗室的外孙,在椰州起兵,宣布恢复黎昭宗的光绍年号。后黎朝遗臣纷纷投奔其麾下,短短旬月之间各郡县纷纷响应,兵至数万人,屯兵马漆江。太上皇莫登庸亲自征讨,但屡战屡败,只得退回昇龙,留太师麟国公莫国桢防御。莫国桢退守宋江。
黎意的势力越来越大,攻入了西都城。莫登瀛得知此事,率军亲征,与莫国桢合兵击之,被黎意大败。此时黎意声名大振,退往椰州享乐。莫国桢得知黎意无备,率师偷袭,将其擒获,车裂于昇龙。黎意的残部逃往哀牢投奔阮淦,使阮淦势力得到壮大;同时阮淦找到了一位名叫黎宁的人士,自称是黎昭宗之子,将其立为皇帝(是为后黎庄宗),试图让其归国复位。
为了防止后黎朝遗臣的叛乱,莫登庸下令收缴全国百姓手中持有的枪剑及尖刀等武器,违者依法论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莫朝的治安状况有所好转,出现了“道不拾遗、外户不闭”的情景。
与明朝的关系
早在1522年的时候,黎昭宗出逃山西,黎昭宗的母亲郑氏鸾与弟弟黎椿(即后来的黎恭皇)都未及随行,留在了昇龙。郑氏鸾派人秘密出使明朝,通告了莫登庸驱逐国主之事。当时嘉靖帝刚刚继位,派遣编修孙承恩、给事中俞敦诏谕其国,但在龙州听说安南大乱,只得返回。1525年,黎昭宗遣使赴明朝贡并请求册封,希望得到明朝的支持,但被莫登庸阻止。次年莫登庸贿赂钦州判官唐清,要求为其所立的傀儡黎恭皇请求册封,但唐清被两广总督张嵿逮捕入狱,册封之事成为泡影。
1528年,莫登庸篡夺后黎朝皇位之后,遣使赴明廷,声称后黎朝子孙灭绝,无人可以继承皇位;临终前嘱咐让大臣莫氏权管国事。同时宣称莫氏得到了群臣拥戴和百姓的拥护,请求明廷册封其为安南国王。嘉靖帝派人暗中前往安南访查,得知莫登庸系篡位,因此暗中访查黎氏子孙,并痛骂了莫朝的使者。莫登庸畏惧,重金向明朝进贡,双方关系方才和缓。 此后不少后黎朝遗臣逃亡明朝通告其篡位之事,请求明廷协助恢复后黎朝,都因莫登庸通过向边境官员行贿而失败了。
1533年,流亡哀牢的后黎庄宗黎宁策划重建后黎朝,同时派遣郑惟僚出使明朝,自称世孙,通告莫登庸篡位之事。1537年,嘉靖帝下令列举了莫登庸十大罪,令户部侍郎胡琏、高公韶前往云贵、两广调度军粮,以咸宁侯仇鸾总督军务、兵部尚书毛伯温参赞军务,以都督佥事江桓、牛桓为左右总兵,准备发兵征讨安南,但在严嵩、张瓒等人的劝说下取消了计划。不久云南巡抚汪文盛抓获了莫朝的间谍,这使嘉靖帝大为震怒,下令依照原来的计划征讨安南。汪文盛传檄安南,若有擒获莫登庸父子者,赏赐官爵及白银万两;同时下书莫登庸处,称若其能够投降,即赦免其罪。
得到此消息后,莫登庸派遣阮文泰出使明朝,献表请降。1540年,莫登庸留皇帝莫福海守国(此时莫登瀛已逝世,子莫福海继位),自己与侄儿莫文明以及大臣武如桂、杜世卿、邓文值等四十余人自缚,经过边境的镇南关(今中越边境的友谊关),前往汪文盛的军中投降,顿首认罪;并献上地图和金银珠宝等物,请求内属明朝的钦州。同时割让高平一带的安广、永安州、澌浮、金勒、古森、了葛、安良、罗浮诸洞土地给明朝。明朝于是取消出兵计划。
莫登庸派遣阮文泰、许三省等人赴燕京献表投降,明将毛伯等人也来到燕京,奏称莫登庸投降之事。嘉靖帝准其投降,令广西布政司颁赐《大统历》,封莫登庸为安南都统使,子孙世袭此职,安南内政悉听其管理。
逝世
与此同时,后黎庄宗派遣阮淦、郑检、郑公能、赖世荣等人已经攻取了西都清化,占据了南部的大片土地,在西都重建后黎朝。后黎朝的遗臣纷纷前去投奔,支持后黎朝的莫朝地方官员也纷纷倒向后黎朝,越南进入了南北朝时代。
1541年,莫登庸逝世,皇帝莫福海(莫宪宗)开始亲政。 死后庙号 太祖 , 谥号 仁明高皇帝 ,葬 安陵 ( An Lăng )。
后世评价
由于莫登庸篡夺了后黎朝的皇位,后来又向明朝投降,传统越南史官不承认莫氏皇位的正统性,并且给予莫登庸非常差的评价。 近代越南历史学家陈仲金对其评价也不好,称他为乱臣贼子和卖国贼。 越共学者们对莫登庸的评价依然非常差,认为莫登庸投靠外国,“非常无耻”。
家族
父:莫檄
母:邓氏孝(邓椿之女)
兄弟:
姊妹:
妻:
子女:
参考资料
《大越史记全书》,吴士连等著,陈荆和编校,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附属东洋学文献センター,昭和五十九年至六十一年(1959年至1986年)出版。
《越南史略》(或译《越南通史》),陈仲金著,戴可来中文翻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出版。ISBN 7100004543
《越南通史》,明峥著,范宏科中文翻译,三联书店,1958年出版。
《明史·安南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https://imgs0.zupu.cn/zupuls/p82/69c68110-4edb-4277-8380-99ddfb85f78b.jpg)
![](https://imgs0.zupu.cn/zupuls/p23/e6803cab-3442-4578-b091-ab1a23003c95.jpg)
![](https://imgs0.zupu.cn/zupuls/p82/f0e33314-426e-46b7-8695-79dec287fcba.jpg)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