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祖(8世) : (明) 唐仲传,字教遵 ; 唐仲儒,字达士. 皆为文伸公之子. 思旭公之后.
唐仲儒相关文献
虞山儒医缪仲淳
虞山儒医缪仲淳,缪仲淳,名希雍,号慕台,人称“虞山儒医”。明嘉靖二千五年(1545年)出生在常熟
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图背景经济上: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上: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思想上: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经无法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内容1.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3.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特点1.从思想内涵来看,融合了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外儒内法。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收到统治者的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维护现实统治。独尊儒术的本质与“焚书坑...
唐仲冕
生平唐仲冕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进士,授江苏荆溪县知县,升江苏通州直隶州知州。嘉庆十五年(1810年),署苏州府知府。嘉庆十八年(1813年)任福建福宁府知府。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福建按察使。道光元年(1821年)升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辞官后迁居金陵,道光七年(1827年)卒。著作唐仲冕工诗词书法,著有《岱览》32卷、《陶山诗录》12卷、《露蝉吟词钞》1卷、《陶山诗前录》2卷、《陶山诗后录》12卷以及《六如居士外集》等,并曾纂《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及《荆溪县志》。参考文献《续碑传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新修宜兴县志》、嘉庆《新修荆溪县志志》、道光《绪纂宜荆县志》
【艾氏名人】仲儒公传
艾钰(953-1022年),字仲儒(吾族谱亦作仲孺),行伯二,号殿弼,恽州人。仲儒公之父曰艾颖。颖生錝、钰与鍊。錝字孟儒,授湖广黄州刺史、奉直大夫;鍊字季儒任江陵教授、登仕郎。錝公(孟儒公)长子颢,字希民,为承信校尉;二子迁居登州;三子䪻,字好民,贡入国学监授登仕郎,任石州助教;四子顗,字巷民,仕潮州刺史;五子頖,字谷民,任修职郎,仕舟徙县丞。宋太祖乾德元年,颖公请老致仕,可荫一人。时长子孟儒15岁,次子仲儒10岁。然则长子孟儒受萌补,累迁湖广黄州刺史。宋开宝年间,太祖欲伐南唐。仲儒公二十而冠,入曹彬麾下,清介廉谨,严于治军,明重军纪,从荆南顺流而东,攻克今安徽多城,大破南唐军于白鹭洲(今江苏南京水西门外),进驻秦淮,围城缓攻诱降。南唐国主李煜极感危急,乞求缓师停战,为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仲儒公遂至今苏南浙江为官。至道三年(997年)宋定天下为15路,仲儒公官两浙路,治杭州,辖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