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图
背景
经济上: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治上: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
思想上: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经无法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内容
1.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
特点
1.从思想内涵来看,融合了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外儒内法。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收到统治者的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维护现实统治。
独尊儒术的本质
与“焚书坑儒”相似,其本质都是为了加强思想专制,控制思想。只是,汉武帝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与家国情怀
董仲舒提出的“三纲”结合了孔子“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夫夫 妇妇”的伦理思想和韩非子“臣事君 子事父 妻事夫”的伦理观念,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看,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1.全面肯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3.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兴办太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地方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2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