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刘罗汉

刘罗汉

邵阳始迁祖 : (元)刘罗汉, 由江西太和县迁居邵阳东郊张家冲, 经传四代至宗芳公再迁小东路仁风学堂园.
刘罗汉简介资料
刘罗汉相关文献
十六罗汉是怎么变成十八罗汉的?还有两个罗汉是谁
十六罗汉是怎么变成十八罗汉的?还有两个罗汉是谁,由十六罗汉演变成为十八罗汉,主要是从绘画方面造成的。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十八罗汉
查看全文
罗汉堂
历史罗汉堂是一座汉地风格的寺院,坐落于避暑山庄西北,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乾隆帝很重视罗汉堂的兴建及罗汉像的制作,现存有关罗汉堂兴建事宜的奏折便有6份。最早一份朱批奏折是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七月十一日:从上述奏折可见,乾隆帝于乾隆三十七年六月初四下谕旨修建罗汉堂。承德罗汉堂的蓝本为北京碧云寺。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年),碧云寺内兴建罗汉堂,碧云寺罗汉堂也是乾隆帝修建的。承德罗汉堂内的罗汉像是浙江海宁县民间工匠制作,与制作碧云寺罗汉堂罗汉的是同一批工匠。曾有一种说法称,承德罗汉堂罗汉像仿自浙江海宁安国寺的罗汉像,《承德府志》和《热河志》中记载:“罗汉堂,在行宫北里许。乾隆三十九年建,殿额皆御书。左右有钟鼓楼,门内天王殿,又内大殿额曰‘应真普现’,皆兼四体书。大殿内额曰‘会乘证果’。东西配殿各六楹,堂中应真像悉仿海宁安国寺制。”乾隆帝早年也确曾到过海宁安国寺。除了该份档...
查看全文
十八罗汉
沿革十八罗汉是由十六罗汉演变而成。据师子国庆友尊者《法住记》所载,佛陀临涅槃时,所嘱咐到世间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是十六罗汉。《法住记》也记载了十六罗汉的姓名。至于演变为十八罗汉的原因来源很多,其中一说指古代中国人认为“9”为吉祥数字,到唐朝以后才在十六罗汉加了两个尊者,凑成了十八罗汉。另一说推测,后人可能是将庆友尊者与玄奘也当作罗汉。流存至今的最后两位罗汉,出现原因和身份说法很多,已难以考证。十八罗汉最后两位罗汉之厘定,现时仍没有什么经典的根据。一般推断十八罗汉之出现时期,乃根据最早提及十八罗画像的文献《东坡文集》和相关画像。据《东坡文集》描述,北宋苏轼曾得一幅前蜀简州金水张玄画的“十八罗汉图”,因而题了十八首赞《十八大阿罗汉颂》,但没有列出十八罗汉的名字。第二次描述见于《东坡文集》续集十,苏轼于清远峡宝林寺见贯休画的“十八阿罗汉图”,再作诗题赞《自海南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阿罗
查看全文
罗汉拳
北方包括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皆有不同门派的罗汉拳。河北鹰爪门、通背拳、螳螂拳、迷踪拳与八卦掌等皆有罗汉拳套路。南方南方的罗汉拳,源自南少林拳,发展自红拳、长拳及短打。相信出自清初福建之洪门。因为清初禁止汉民聚众学习拳术,只有私下传习。其罗汉散手,最初只有八势,分左右两路,到了广东佛山,当地洪门人士演变成十八罗汉手,融会其他地方拳术,串通成套路,有三十六手、七十二手等合共一百零八手,源于佛家,故称佛拳。另说则是当地认为是“佛山的拳术”,故称佛拳。罗汉拳,一如洪拳,先是练习坐马桩架、运气发劲等基本功夫,然后单势练习,再而双人练习短打。据传罗汉功夫,有“十八金刚捶”、“金刚掌”、“点穴术”、“大小红拳”、“六路短打”等。罗汉拳与洪拳十八罗汉手,属操练身手肌肉养气站桩之十八种“势”,亦称“易筋”。清时由福建传入广东,或称神打、佛家掌。创五形拳;即龙、蛇、虎、犳、鹤拳和以套路方式传习,因而广泛流传...
查看全文
罗汉松
形态常绿乔木,可高达18米,通常会修剪以保持低矮,叶为线状披针形,长7至10厘米,宽7至10毫米,全缘,有明显中肋,螺旋互生。初夏开花,亦分雌雄,雄花圆柱形,3-5个簇生在叶腋,雌花单生在叶腋;种托大于种子,种托成熟呈红紫色,加上绿色的种子,好似光头的和尚穿着红色僧袍,故名罗汉松。种子为红色浆果,以吸引鸟进食散播种子。习性罗汉松属于中性偏阴性树种,能接受较强光照,也能在较荫的环境下生长。不同于其他松柏门的植物,罗汉松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稍耐寒,低于零度易冻伤。树枝柔韧,抗风性强,亦因为这特性,罗汉松经常被人塑造成不同形态的盆景及用作防风树。主要病虫害为粉虱及橙带蓝尺蛾。分布罗汉松原产于中国大陆华南地区,包括香港一带,现在世界各地热带及温带地区都有栽种,尤其是在日本。由于盆植罗汉松可供观赏,其木材供建筑、药用和雕刻,所以其价值甚高。变种罗汉松常见变种有小叶罗汉松(var.makiEndl.)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刘氏族谱 [24卷,首末各1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彭城堂梓, 民国21年[1932]. 2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鼻祖 : (元) 刘元富. 籍江右之永丰. 南迁始祖 : (明) 刘处志. 自江右之永丰迁楚. 石井支祖 : (明) 刘清雅,行一. 梅溪高峰支祖 : (明) 刘清彻,行二. 三大房祖(5世) : (明) 刘永宣,字守贤(居石井头) ; 刘永舆,字宣堂(徙汉寿梅溪) ; 刘永嘉,字玉堂.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阳县, 安化县, 汉寿县, 长沙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及书衣题 : 刘氏五修族谱. 谱序题 : 石井刘氏五修族谱.
浏览:0
刘氏族谱 [24卷,首末各1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彭城堂梓, 民国21年[1932]. 2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鼻祖 : (元) 刘元富. 籍江右之永丰. 南迁始祖 : (明) 刘处志. 自江右之永丰迁楚. 石井支祖 : (明) 刘清雅,行一. 梅溪高峰支祖 : (明) 刘清彻,行二. 三大房祖(5世) : (明) 刘永宣,字守贤(居石井头) ; 刘永舆,字宣堂(徙汉寿梅溪) ; 刘永嘉,字玉堂.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阳县, 安化县, 汉寿县, 长沙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及书衣题 : 刘氏五修族谱. 谱序题 : 石井刘氏五修族谱.
浏览:0
刘氏宗谱[13卷,2卷,首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禄堂, 民国27[1938]年六修. 23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迁罗始祖(1世): (元) 刘永一. 偕弟永二(入赘胡氏), 永三(家黄冈)由江西瓦西坝至鄱阳清塘, 复迁罗田, 卜居深水河刘家湾. 永一公派下支祖(9世): 刘从学,字清钱 ; 刘心学 ; 刘德学 ; 刘贵学. 从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洵,字人斋 ; 刘澜,字义斋 ; 刘濵,字礼斋 ; 刘洁,字智斋. 心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渤(泊) ; 刘濬. 德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浃. 贵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汋 ; 刘湘,字显吾. 世派(21世起): 科第家声大 陶唐世泽昌 三元开景运 光彩焕文章. 注: 督修刘科翥,字凤笙 ; 总纂刘美成,字彦文 ; 主修刘恩佑,字荣甫. 注: 此谱卷端的卷数与目录卷数有些差异, 以目录卷数内容标注. 散居地: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义水刘氏宗谱.
浏览:0
刘氏宗谱[13卷,2卷,首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禄堂, 民国27[1938]年六修. 23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迁罗始祖(1世): (元) 刘永一. 偕弟永二(入赘胡氏), 永三(家黄冈)由江西瓦西坝至鄱阳清塘, 复迁罗田, 卜居深水河刘家湾. 永一公派下支祖(9世): 刘从学,字清钱 ; 刘心学 ; 刘德学 ; 刘贵学. 从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洵,字人斋 ; 刘澜,字义斋 ; 刘濵,字礼斋 ; 刘洁,字智斋. 心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渤(泊) ; 刘濬. 德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浃. 贵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汋 ; 刘湘,字显吾. 世派(21世起): 科第家声大 陶唐世泽昌 三元开景运 光彩焕文章. 注: 督修刘科翥,字凤笙 ; 总纂刘美成,字彦文 ; 主修刘恩佑,字荣甫. 注: 此谱卷端的卷数与目录卷数有些差异, 以目录卷数内容标注. 散居地: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义水刘氏宗谱.
浏览:0
刘氏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彭城堂, 清光绪4[1878]重镌(铭心堂梓). 6册 : 插图, 世系表. 纂修者 : 刘嗣尹,字莘夫 ; 刘廷寿,字少圃 ; 刘克终,字晓山 ; 刘开𩗺,字少卿. 始祖(1世) : (明) 刘乐荣,字道贵. 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迁湖南常郡沅邑赤江,复徙龙邑(即龙阳县,今名汉寿县). 派祖(2世) : (明) 刘志达,字竹峰(四房) ; 刘志暹,字云峰(六房) ; 刘志迪,字惠吉(七房). 皆为乐荣公之子. 志达公生三子(3世) : (明) 刘应宗,字元显 ; 刘应宰,字相臣 ; 刘应宿,字槐峰. 志暹公生一子(3世) : (明) 刘应宾,字继堂. 志迪公生二子(3世) : (明) 刘应聪 ; 刘应聆. 名辈(1至8世)似为 : 乐志应为 汝文章秀 派语(9世起) : 毓嗣克开 世德传芳 绍先永远 光大其昌. 散居地 : 湖南省汉寿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书签题编目. 书名页题 : 刘氏族谱
浏览:100
刘氏宗谱 [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镌, 民国13[1924]. 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周) 杜伯. 江西祖 : 刘安固. 居南昌梓溪. 始祖 : (明) 刘成. 由南昌徙湖北罗田. 房祖(7世) : 刘宣纯 ; 刘宣弼 ; 刘宣得 ; 刘宣胜 ; 刘宣彩 ; 刘宣绶,字寄岩. 纯房下支祖(9世) : 刘昌文,字国柱. 弼房下支祖 : 刘昌先,字干若. 得房下支祖 : 刘昌永,字遐生 ; 刘昌进,字诿生. 胜房下支祖 : 刘昌礼,字鲁生. 彩房下支祖 : 刘昌寿,字国林 ; 刘昌荣,字国文 ; 刘昌时,字国祥. 绶房下支祖 : 刘昌锡,字永类 ; 刘昌铨,字衡鉴 ; 刘昌铎,字天木 ; 刘昌铭,字汤新 ; 刘昌锜,字克终 ; 刘昌锦,字䌹文. 前派 : 刘成毓秉 世朝邦宣 兴昌光大 文学方启. 新派 : 传家端厚 继绪贤良 道明德裕 福履呈祥.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