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祖(5世) : (明) 刘大元,名道彰 ; 刘大朗,字德溥 ; 刘大贤 ; 刘大南 ; 刘大统 ; 刘大清 ; 刘大器 ; 刘百万 ; 刘百千 ; 刘百龙 ; 刘大(石衮) ; 刘大考 ; 刘大本 ; 刘大恩 ; 刘大智.
刘大相关文献
大陆刘姓
大陆刘姓,1990年,中国大陆地区刘姓有64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2亿人口的5.4%
【大律刘姓】大律刘姓的堂号——藜照堂
【大律刘姓】大律刘姓的堂号——藜照堂, 过去大律刘姓祖林常栽梨樘树用于音谐象征“藜照”堂号。藜照堂的得名,来自刘向燃藜
刘大魁
刘大魁,刘大魁(1698~1779) 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桐城(今
刘大潭
生平儿童时期刘大潭在三岁时不慎被施打到过期预防针,双腿严重萎缩,因此只能以鳄鱼行走的方式移动身体,后来才以双手托著双脚的方式走路。七岁本来要就读小学那年,父母担心必须爬行的刘大潭吃不了这种苦,便没让他去上学。直到九岁那年,刘大潭告诉他父亲他想读书,于是父亲找上了小学校长,而小学校长也答应让他就学。当时年仅十九岁的刘大潭,立下自己三十岁以前要达到的三个目标:一、不做乞丐,自己要能自食其力二、结婚生小孩三、要拿到大学文凭小小的三个愿望,对正常人来说或许微不足道,但对行动不便,又是赤贫出身的大潭教授,却是极大挑战,我们的一小步,在大潭教授的生活里却是艰难的一大步。求学阶段不管小学、初中、到高中,都以全校第一名毕业,两度半爬半蹲著到讲台前领取象征最高荣誉的县长奖。大潭教授笑说:“残障的人什么没有,就是时间最多,同学出去玩,我只能看书,不知不觉就读了很多书。”初中毕业后,虽然自己的成绩非常优异,但因...
刘大櫆
生平应乡试,两中副榜,未中举人。后应博学宏词试,为张廷玉所黜,以教书为业,直到老年,默抑以终。刘大魁是桐城文派“三祖”之一,是方苞的得意门生,也是姚鼐的老师。刘大魁补充方苞理论,认为“义理、书卷、经济”是文章的材料和内容,而“神、气、音节”是作家之“能事”。方东树曾说:“学博(刘大櫆)论文主品藻,侍郎(方苞)论文主义法。”读诵时能声情并茂,见《清史稿》:“刘大櫆修干美髯,能引拳入口,纵声读古诗文,聆其音节,皆神会理解。”著有《海峰诗文集》、《论文偶记》、《评选唐宋八家文钞》。《清史稿》有传代表作品《西山》《骡说》《游三游洞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