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始迁祖 : (元明之际) 刘嗣洛,号禹海,字伯河.
刘嗣洛相关文献
闵麟嗣
闵麟嗣,【闵麟嗣】(1628--1704)字宾连,号橄庵。徽州岩寺镇人(安徽歙县)。明末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元弘嗣
元弘嗣(567年—613年),隋代河南洛阳人。祖父元刚,北魏渔阳王;父元经,北周渔阳郡公。元弘嗣少年时继袭父爵,18岁任左亲卫。开皇九年(589年),随晋王杨广参加平灭陈朝战役,因功授上仪同。他是有名的酷吏。开皇十四年(594年),元弘嗣任观州总管长史。在观州,他对属下严厉异常,吏人多有怨言。开皇二十年(600年)改任幽州总管长史。此时,燕荣任幽州总管,燕荣本人也是个酷吏,他性格孤僻,对人严酷无情。他鞭挞属下,动辄就是数十下。他曾在道旁看到一种丛生荆条,认为可以用来做鞭杖,于是命人取来,试于人身。曾有个人自言无罪,不该遭鞭挞。燕荣就说:若以后有罪,可免除你。不久,此人犯戒,将要施刑,此人说:前时无罪已被杖过,大人许以有罪免除。燕荣呵斥道:无罪尚且要打,况且你现在有罪?鉴于此,元弘嗣害怕为燕荣所辱,坚决要求改任别处。隋文帝安慰了他,并告诫燕荣:杖打元弘嗣10杖以上,都要上奏。燕荣对此气愤至极...
刘嗣绾
生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甲寅恩科顺天乡试举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会试会元。试卷进呈,嘉庆帝阅卷表示:“朕久知其名,可谓得士矣!”殿试位列第二甲第四十八名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以编修充任文颖馆纂修、国史馆纂修。敕授奉政大夫。十九年(1814年),入消寒诗社。归乡掌东林书院。道光元年(1821年),母虞友兰卒,因过度哀伤而病卒,年六十岁。葬于常州府城东门外定东乡上城夅。性格和平安雅,见义勇为。精工诗、词、骈体文,少年时作品多明艳,中年则以沈博排募胜,晚更清遒骏迈,以快厉之笔,达幽隐之思。以孙刘曾撰覃恩诰赠通奉大夫、盐运使衔补用道、湖南辰州知府。《锡金县志》有传。著作《尚䌹堂诗集》五十二卷《尚䌹堂骈体文》二卷《筝船词》二卷《制艺》二卷《尚䌹堂试帖》二卷《律赋》一卷《尚䌹堂尺牍》一卷《龙泉寺记》家庭及关联祖父:刘寅宾(1713年-1785年),乾隆九年举人。父:...
嗣师
早期五斗米道的三师,一般指祖天师张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此三师又被称为“三张”。第二代嗣师张衡(?-179年)字灵真,乃张道陵之长子。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十八〈二十八治〉载:天师之子“嗣师”张衡,“志节高亮,隠习仙业”,汉灵帝征他到朝廷做郎中,但他却不愿做官。光和二年(179年)正月十五日,嗣师张衡在阳平山羽化升仙,道众立双碑在阳平治山门。汉唐时期,阳平治山中,设立有主簿、嗣师、系师三个道治。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六百七十九〈道部〉引刘宋道经《太真科》载:太上命张陵为天师,命弟子扶翼为嗣师,“传命嗣师,承代基业,行教天人”。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南宋白玉蟾《修真十书》《武夷集》之〈赞历代天师〉,其中赞嗣师张衡诗曰:“光和初载大丹成,有甚工夫事汉灵。夜半玉舆飞紫露,春风春雨满阳平。”元代赵道一编《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明代撰写的《汉天师世家》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