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于志方

于志方

祖武公下派祖(5世) : 于志湖(大房) ; 于志海(二房) ; 于志澄(三房) ; 于志源(四房) ; 于志勉(远迁) ; 于志用(远迁) ; 于志方(无传).
于志方相关文献
地方志
历史沿革最早《周礼》有“掌道方志以诏观事”的记载。秦朝以后,方志渐多,《后汉书·西域传》“二汉方志,莫有称焉”。左思《三都赋序》说:“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南北朝以后方志进入发展时期,有《豫章古今记》、《荆州记》、《华阳国记》,皆初具方志规模。隋唐宋时期方志有进一步发展,体例亦日臻完善;著名的总志有隋虞世基《隋区宇图志》、唐李泰《括地志》、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存《元丰九域志》、欧阳忞《舆地广记》、王象之《舆地记胜》等,著名的地方性方志有宋高似孙《剡录》、宋敏求《长安志》《河南志》、程大昌《雍录》、施谔《淳祐临安志》。明清时期,知府、知县在正式上任之前的准备工作之一,便是找到当地的赋税徭役册和地方志察看,通过县志可了解当地的疆域舆地、人口户丁数、不动产登记、赋税徭役、风俗习惯等。地方志的修志工作为地方长官(知府、知...
查看全文
于志宁
生平北周八柱国之一于谨的曾孙,隋朝内史舍人于宣道之子,过继叔父于宣敏。大业末年,于志宁任冠氏县长,因为山东民变群起,于志宁辞官回乡。617年,唐公李渊起兵入关中,于志宁与长孙无忌在长春宫迎候,李渊任于志宁为银青光禄大夫、秦王李世民属下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转任天策府从事中郎、文学馆学士。629年,任中书侍郎。后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封黎阳县公。唐朝立七庙的讨论中,群臣请以西凉武昭王李暠为始祖,于志宁表示了异议。太宗想要功臣的子孙世袭刺史之职,于志宁表示反对。太宗都听从于志宁的意见。640年,兼太子詹事,教导皇太子李承乾,多次进谏,但李承乾不听。643年,李承乾被废,东宫属官都被问罪,只有于志宁受到表彰。晋王李治被立为皇太子,于志宁再任太子左庶子。太宗去世,唐高宗李治继位,于志宁任侍中。650年,加光禄大夫之位,进封燕国公。651年,监修国史,与李勣一起主编了《本草并图》五十四篇。李弘泰诬...
查看全文
方志学
发展简史萌芽期中国宋代之前关于修志的论述很少,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自序中提到书志有“收地保势胜之利”,以“佐明王扼天下”的功能。宋、元、明代有关修志的论述的内容增多,如南宋景定年间的《建康志》序对志书提出较全面的要求。到明代的《句容县志》序、《泉州府志》序、《猗氏县志》序等一反过去的方志属于地理书的传统,提出志书属于史的见解。形成期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所撰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和顾祖禹所撰的《读史方舆纪要》,开创了综合利用和研究地方志的先河。同时顾炎武在《营平二州史事序》中对编修地方志提出了系统的见解,为以后修志指明了方向。清朝中叶,修志成风,名家辈出,产生了探讨方志学方面的专论,形成了以戴震为代表的纂辑派(又称地学派),和以章学诚为代表的撰著派(又称史学派)。两派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和自身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展开广泛讨论,争论的焦点是地理沿革和地方文献孰重孰轻的问题。清朝末期,孙诒让总结出...
查看全文
什么是方志?方志是怎么来的?
方志,即地方志。编修方志是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省、县方志都没有重修,我国修志的传统有面临断绝的危险。前年四月,在中国史学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胡乔木同志提出了加强中国地方史志研究编纂工作的任务。同年五月,曾三同志在全国省以上档案馆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档案工作要同编史修志结合起来。(见第二期)去年7月下旬在山西太原市举行了“中国地方史志协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地方史志学术讨论会”。这两年在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倡导下,在筹备成立全国地方史志协会工作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研究、编写地方史志的工作普遍地开展起来了,许多地方正在着手编写新方志。要编好新方志,必须首先整理研究旧方志,了解旧方志的渊源、发展,弄清旧方志的性质、功用,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科学性民主性的精华。方志的源流我国的方志源远流长,卷帔浩繁,体例不一;加以过去研究不够,所以,关于方志的性质、渊源等问题历...
查看全文
四方之志
【成语】四方之志 【成语】四方之志 【拼音】sìfāngzhīzhì 【解释】指远大的志向。 【出处】 1、《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2、《旧唐书·李靖传》:“会高祖击突厥于塞外,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方氏宗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逊志堂, 民国35[1946]年续修. 存8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汉阳始迁祖(1世): (明) 方福荣,字祉来. 明建文年间因避难故由南昌迁居至孝感白云乡,后于永乐年间徙居至汉阳横山北峻山下. 福荣公下支祖(2世): (明) 方伯经,字博五 ; 方伯缨,字敷五. 伯经公派下房祖(5世): (明) 方思龙,字云生 ; 方思元,字申宇 ; 方思诚,字监营 ; 方思明 ; 方思准(迁居至黄龙赛方家嘴方家池). 伯缨公派下房祖(5世): (明) 方思诏 ; 方思聘 ; 方思诰. 派行字(1世起): 福伯廷人思 登(正庄)世(在再)弘(宏)之必(宗). 鼎玉厚山二公合订字派(11世起): 克绍祖德大振先绪 经邦济时永卜其昌. 续订字派(27世起): 忠信立本书礼为常 家传俊哲国尚贤良 学全文武道赞序庠 成天平地锡育绵长. 注: 此谱不全. 缺卷5 (思聘公及思诰公世系). 散居地: 湖北省汉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方氏宗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逊志堂, 民国35[1946]年续修. 存8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汉阳始迁祖(1世): (明) 方福荣,字祉来. 明建文年间因避难故由南昌迁居至孝感白云乡,后于永乐年间徙居至汉阳横山北峻山下. 福荣公下支祖(2世): (明) 方伯经,字博五 ; 方伯缨,字敷五. 伯经公派下房祖(5世): (明) 方思龙,字云生 ; 方思元,字申宇 ; 方思诚,字监营 ; 方思明 ; 方思准(迁居至黄龙赛方家嘴方家池). 伯缨公派下房祖(5世): (明) 方思诏 ; 方思聘 ; 方思诰. 派行字(1世起): 福伯廷人思 登(正庄)世(在再)弘(宏)之必(宗). 鼎玉厚山二公合订字派(11世起): 克绍祖德大振先绪 经邦济时永卜其昌. 续订字派(27世起): 忠信立本书礼为常 家传俊哲国尚贤良 学全文武道赞序庠 成天平地锡育绵长. 注: 此谱不全. 缺卷5 (思聘公及思诰公世系). 散居地: 湖北省汉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方氏宗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逊志堂, 民国35[1946]年续修. 存8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汉阳始迁祖(1世): (明) 方福荣,字祉来. 明建文年间因避难故由南昌迁居至孝感白云乡,后于永乐年间徙居至汉阳横山北峻山下. 福荣公下支祖(2世): (明) 方伯经,字博五 ; 方伯缨,字敷五. 伯经公派下房祖(5世): (明) 方思龙,字云生 ; 方思元,字申宇 ; 方思诚,字监营 ; 方思明 ; 方思准(迁居至黄龙赛方家嘴方家池). 伯缨公派下房祖(5世): (明) 方思诏 ; 方思聘 ; 方思诰. 派行字(1世起): 福伯廷人思 登(正庄)世(在再)弘(宏)之必(宗). 鼎玉厚山二公合订字派(11世起): 克绍祖德大振先绪 经邦济时永卜其昌. 续订字派(27世起): 忠信立本书礼为常 家传俊哲国尚贤良 学全文武道赞序庠 成天平地锡育绵长. 注: 此谱不全. 缺卷5 (思聘公及思诰公世系). 散居地: 湖北省汉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方氏宗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逊志堂, 民国35[1946]年续修. 存8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汉阳始迁祖(1世): (明) 方福荣,字祉来. 明建文年间因避难故由南昌迁居至孝感白云乡,后于永乐年间徙居至汉阳横山北峻山下. 福荣公下支祖(2世): (明) 方伯经,字博五 ; 方伯缨,字敷五. 伯经公派下房祖(5世): (明) 方思龙,字云生 ; 方思元,字申宇 ; 方思诚,字监营 ; 方思明 ; 方思准(迁居至黄龙赛方家嘴方家池). 伯缨公派下房祖(5世): (明) 方思诏 ; 方思聘 ; 方思诰. 派行字(1世起): 福伯廷人思 登(正庄)世(在再)弘(宏)之必(宗). 鼎玉厚山二公合订字派(11世起): 克绍祖德大振先绪 经邦济时永卜其昌. 续订字派(27世起): 忠信立本书礼为常 家传俊哲国尚贤良 学全文武道赞序庠 成天平地锡育绵长. 注: 此谱不全. 缺卷5 (思聘公及思诰公世系). 散居地: 湖北省汉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方氏宗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逊志堂, 民国35[1946]年续修. 存8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汉阳始迁祖(1世): (明) 方福荣,字祉来. 明建文年间因避难故由南昌迁居至孝感白云乡,后于永乐年间徙居至汉阳横山北峻山下. 福荣公下支祖(2世): (明) 方伯经,字博五 ; 方伯缨,字敷五. 伯经公派下房祖(5世): (明) 方思龙,字云生 ; 方思元,字申宇 ; 方思诚,字监营 ; 方思明 ; 方思准(迁居至黄龙赛方家嘴方家池). 伯缨公派下房祖(5世): (明) 方思诏 ; 方思聘 ; 方思诰. 派行字(1世起): 福伯廷人思 登(正庄)世(在再)弘(宏)之必(宗). 鼎玉厚山二公合订字派(11世起): 克绍祖德大振先绪 经邦济时永卜其昌. 续订字派(27世起): 忠信立本书礼为常 家传俊哲国尚贤良 学全文武道赞序庠 成天平地锡育绵长. 注: 此谱不全. 缺卷5 (思聘公及思诰公世系). 散居地: 湖北省汉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方氏宗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逊志堂, 民国35[1946]年续修. 存8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汉阳始迁祖(1世): (明) 方福荣,字祉来. 明建文年间因避难故由南昌迁居至孝感白云乡,后于永乐年间徙居至汉阳横山北峻山下. 福荣公下支祖(2世): (明) 方伯经,字博五 ; 方伯缨,字敷五. 伯经公派下房祖(5世): (明) 方思龙,字云生 ; 方思元,字申宇 ; 方思诚,字监营 ; 方思明 ; 方思准(迁居至黄龙赛方家嘴方家池). 伯缨公派下房祖(5世): (明) 方思诏 ; 方思聘 ; 方思诰. 派行字(1世起): 福伯廷人思 登(正庄)世(在再)弘(宏)之必(宗). 鼎玉厚山二公合订字派(11世起): 克绍祖德大振先绪 经邦济时永卜其昌. 续订字派(27世起): 忠信立本书礼为常 家传俊哲国尚贤良 学全文武道赞序庠 成天平地锡育绵长. 注: 此谱不全. 缺卷5 (思聘公及思诰公世系). 散居地: 湖北省汉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