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于宗义

于宗义

派祖(3世) : 于宗义,字理和 ; 于资,字淳真. 达公之子. 得瑞公之裔.
于宗义简介资料
理和
于宗义相关文献
于氏宗
于氏宗,一个姓氏、一个家族的繁衍生息,兴盛衰亡,无不记载着祖先们感人至深的创业历程,打上
查看全文
刘于义
历任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壬辰科会魁(十一至二十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封文林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武英殿行走、御书处行走。雍正元年(1723年),日讲起居注官,左春坊左中允。翰林院侍读、授承德郎,提督山西学政。三年(1725年):右春坊右庶子。四年(1726年):翰林院侍讲学士,顺天府府尹。五年(1727年):詹事府詹事、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仓场侍郎),兼顺天府尹。八年(1730年):吏部左侍郎、协办山东巡抚印务,改直隶河道总督。九年(1731年):刑部尚书,兼署直隶河道总督,大修堤闸。改署理直隶总督。十年(1732年):刑部尚书,兼署陕西总督。十一年(1733年):吏部尚书,兼署陕西总督。十三年(1735年):授钦差大臣关防赴西北,驻肃州专理军务储备。乾隆元年(1736年):吏部尚书,署川陕总督印务、加光禄大夫,兼署甘肃巡抚。三年(1738年):大学...
查看全文
刘义宗
生平刘义宗自小就得伯父刘裕喜爱,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刘裕控制下的东晋朝廷追论刘道邻于讨伐南燕时的功勋,改封他为竟陵县公,而刘义宗则获赐父亲原先的爵位新渝县男。永初元年(420年),刘裕篡晋,建南朝宋,进封刘义宗为新渝县侯。刘义融早年历任黄门侍郎、太子左卫率。刘义宗很喜欢长得好看的门生杜德灵,元嘉八年(431年),杜德灵打人横行后回义宗府躲起来,义宗还为他隐瞒,遂被免官。刘义宗后出任侍中、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一年(444年)获加散骑常侍、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但他就在同年去世,追赠散骑常侍、平北将军,谥惠侯。长子刘玠袭爵。刘义宗爱士乐施,兼好文籍,为世人所称道。家庭子新渝怀侯刘玠当阳县侯刘秉刘谟刘遐参考资料《宋书卷五·本纪第五》《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十一》
查看全文
《风俗通义》:言通于流俗之过谬,而事该之于义理也
杂史。原书三十卷,现存十卷。东汉应劭撰。大致成书于东汉末年。应劭,字仲远。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灵帝时,由郡举孝廉,官至泰山太守,后为袁绍军谋校尉。此人博学多识,不仅著述了《风俗通义》,还著有《中汉辑叙》、《汉官仪》、《礼仪故事》等,共十一种,一百三十六篇,又曾集解《汉书》。应劭写此书,“论当时行事,著《中汉辑序》。撰《风俗通》,以辩物类名号,释时俗嫌疑。”他认为“为政之要,辩风俗最其上也”,必须使上之心“咸归于正”。所以他撰《风俗通义》的要旨,就是“言通于流俗之过谬,而事该之于义理也”。本书是分类编写的,现存十篇:《皇霸》、《正失》、《愆礼》、《过誉》、《十反》、《音声》、《穷通》、《祀典》、《怪神》、《山泽》。北宋时散佚的二十篇为:《心政》、《古制》、《阴教》、《辩惑》、《析当》、《恕度》、《嘉号》、《微称》、《情遇》、《姓氏》、《讳篇》、《释忌》、《辑事》、《服...
查看全文
义形于色
【成语】义形于色 【成语】义形于色 【拼音】yìxíngyúsè 【解释】义愤的情绪反映在脸上。 【出处】 《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於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於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於色矣。“ 《三国志》卷六十一.吴书.陆凯传》:”定大恨凯,思中伤之,凯终不以为意,乃心公家,义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于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9[1920]. 存18册 : 世系表. 注 : 琼郁公司孙局设八都石嘴绍兴堂宗祠.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5, 7-8, 12-15. 且部分破损严重,难以阅读. 远祖(1世) : (汉) 于睿. 为东海郯县狱吏. 江西始祖(25世) : (宋) 于元素.字季友. 世居山东益都. 因任吉安通判,卜居南昌丰城兴能坊. 都昌始迁祖(34世) : (元) 余汝和,行至四,字致中. 由丰城迁都昌八都上石山. 汝和公派下房祖(36世) : (元明之际) 于应,行良一,字茂贞,号良轩 ; 于昭,行良二,字刚山,号良俊, 由八都上石龟山迁二都西田坂, 为二都始祖. 皆为汝和公二子琼郁公之子. 应公下四子(37世) : (元明之际) 于敏,行桓一,字伯捷,号清溪 ; 于宽,字伯厚 ; 于安,字伯载(迁辽东) ; 于彰,行桓四,字伯亨,号松云(居上石西山). 昭公派下房祖(39世) : (明) 于仕海,字仲弘,号敛修 ; 于仕渶,字仲大,号潜修.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浏览:100
于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9[1920]. 存18册 : 世系表. 注 : 琼郁公司孙局设八都石嘴绍兴堂宗祠.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5, 7-8, 12-15. 且部分破损严重,难以阅读. 远祖(1世) : (汉) 于睿. 为东海郯县狱吏. 江西始祖(25世) : (宋) 于元素.字季友. 世居山东益都. 因任吉安通判,卜居南昌丰城兴能坊. 都昌始迁祖(34世) : (元) 余汝和,行至四,字致中. 由丰城迁都昌八都上石山. 汝和公派下房祖(36世) : (元明之际) 于应,行良一,字茂贞,号良轩 ; 于昭,行良二,字刚山,号良俊, 由八都上石龟山迁二都西田坂, 为二都始祖. 皆为汝和公二子琼郁公之子. 应公下四子(37世) : (元明之际) 于敏,行桓一,字伯捷,号清溪 ; 于宽,字伯厚 ; 于安,字伯载(迁辽东) ; 于彰,行桓四,字伯亨,号松云(居上石西山). 昭公派下房祖(39世) : (明) 于仕海,字仲弘,号敛修 ; 于仕渶,字仲大,号潜修.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浏览:100
于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9[1920]. 存18册 : 世系表. 注 : 琼郁公司孙局设八都石嘴绍兴堂宗祠.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5, 7-8, 12-15. 且部分破损严重,难以阅读. 远祖(1世) : (汉) 于睿. 为东海郯县狱吏. 江西始祖(25世) : (宋) 于元素.字季友. 世居山东益都. 因任吉安通判,卜居南昌丰城兴能坊. 都昌始迁祖(34世) : (元) 余汝和,行至四,字致中. 由丰城迁都昌八都上石山. 汝和公派下房祖(36世) : (元明之际) 于应,行良一,字茂贞,号良轩 ; 于昭,行良二,字刚山,号良俊, 由八都上石龟山迁二都西田坂, 为二都始祖. 皆为汝和公二子琼郁公之子. 应公下四子(37世) : (元明之际) 于敏,行桓一,字伯捷,号清溪 ; 于宽,字伯厚 ; 于安,字伯载(迁辽东) ; 于彰,行桓四,字伯亨,号松云(居上石西山). 昭公派下房祖(39世) : (明) 于仕海,字仲弘,号敛修 ; 于仕渶,字仲大,号潜修.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浏览:100
于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0[1941]. 存7册 : 世系表. 注 : 设局于四舍村之积善堂.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存卷首,2册 ; 卷11,3册 ; 卷16,2册, 共7册. 远祖(1世) : (汉) 于睿. 为东海郯县狱吏. 江西始祖(25世) : (宋) 于元素.字季友. 世居山东益都,吉安通判,卜居南昌丰城兴能坊. 都昌始迁祖(34世) : (元) 余汝和,行至四,字致中. 由丰城迁都昌八都上石山. 汝和公派下房祖(36世) : (元明之际) 于应,行良一,字茂贞,号良轩 ; 于昭,字纲山,号良俊, 由八都上石龟山迁二都西田坂, 为二都始祖. 皆为汝和公二子琼郁公之子. 应公派下房祖(38世) : (明) 于钰,字子珠,号存心 ; 于铧,字子琛,号存德 ; 于键,字子璜 ; 于铠,字子珩,号存仁 ; 于鋐,字子琚 ; 于镶,字子瑀,号存志. 皆为应公幼子彰公之子. 昭公派下房祖(39世) : (明) 于仕海,字仲弘,号敛修 ; 于仕渶,字仲大,号潜修.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浏览:0
于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0[1941]. 存7册 : 世系表. 注 : 设局于四舍村之积善堂.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存卷首,2册 ; 卷11,3册 ; 卷16,2册, 共7册. 远祖(1世) : (汉) 于睿. 为东海郯县狱吏. 江西始祖(25世) : (宋) 于元素.字季友. 世居山东益都,吉安通判,卜居南昌丰城兴能坊. 都昌始迁祖(34世) : (元) 余汝和,行至四,字致中. 由丰城迁都昌八都上石山. 汝和公派下房祖(36世) : (元明之际) 于应,行良一,字茂贞,号良轩 ; 于昭,字纲山,号良俊, 由八都上石龟山迁二都西田坂, 为二都始祖. 皆为汝和公二子琼郁公之子. 应公派下房祖(38世) : (明) 于钰,字子珠,号存心 ; 于铧,字子琛,号存德 ; 于键,字子璜 ; 于铠,字子珩,号存仁 ; 于鋐,字子琚 ; 于镶,字子瑀,号存志. 皆为应公幼子彰公之子. 昭公派下房祖(39世) : (明) 于仕海,字仲弘,号敛修 ; 于仕渶,字仲大,号潜修.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浏览:0
于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0[1941]. 存7册 : 世系表. 注 : 设局于四舍村之积善堂.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存卷首,2册 ; 卷11,3册 ; 卷16,2册, 共7册. 远祖(1世) : (汉) 于睿. 为东海郯县狱吏. 江西始祖(25世) : (宋) 于元素.字季友. 世居山东益都,吉安通判,卜居南昌丰城兴能坊. 都昌始迁祖(34世) : (元) 余汝和,行至四,字致中. 由丰城迁都昌八都上石山. 汝和公派下房祖(36世) : (元明之际) 于应,行良一,字茂贞,号良轩 ; 于昭,字纲山,号良俊, 由八都上石龟山迁二都西田坂, 为二都始祖. 皆为汝和公二子琼郁公之子. 应公派下房祖(38世) : (明) 于钰,字子珠,号存心 ; 于铧,字子琛,号存德 ; 于键,字子璜 ; 于铠,字子珩,号存仁 ; 于鋐,字子琚 ; 于镶,字子瑀,号存志. 皆为应公幼子彰公之子. 昭公派下房祖(39世) : (明) 于仕海,字仲弘,号敛修 ; 于仕渶,字仲大,号潜修.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