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丁伋公

丁伋公

受姓始祖 : (周) 丁伋公,得姓于姜.
丁伋公简介资料
丁伋公相关文献
郭伋
郭伋,郭伋(公元前39年―公元47年),字细侯,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
查看全文
丁氏始祖--丁公伋
丁氏始祖--丁公伋,太公望姜尚之子,又名姜伋、吕伋,嗣位于王官。《毛诗·齐谱》云:齐侯“伋以二千戈虎
查看全文
山东齐丁公吕伋
齐丁公吕伋(?—前975年),姜姓,吕氏,名伋,齐太公吕尚长子,西周时期诸齐国第二代国君,前1014年—前976年在位。传位于嫡次子齐乙公吕得。辅佐天子西周时期,周王室还是很有威严的,为了避免各诸侯国不听命调遣,都需要各诸侯当权者或者其至亲男子留在天子都成镐京任职,实为“人质”。在京服从君命,担任重要官职,辅助天子统治诸侯,其国家并对天子有纳贡赋与服役的义务。武王死后周成王姬诵即位,成王年幼,周公和召公奔赴镐京辅佐天子,令长子留封地守国。姜子牙则相反,自己留守封地齐国,派儿子吕伋到镐京辅助周成王。周成王姬诵的生母是吕伋的妹妹邑姜,因此吕伋还是周成王的舅舅。周成王时期,受武王分封的商朝遗民武庚利用管叔、蔡叔对周公不满,伙同周边诸侯起兵反叛。吕伋领成王之命,随周公东征,其父吕望响应西征,最终平定了“武庚之乱”。吕伋像他的父亲那样为周王室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天子赏识。周康王分鲁、晋、卫、齐四位诸...
查看全文
孔伋
生平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生卒年则不详。按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孟子的年代相当。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受儒教祭祀。中庸思想《孔子世家》又说,子思曾困于宋,“子思作《中...
查看全文
孔伋
战国初期鲁国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孔伋即子思,子思是孔子之孙,《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据说他曾师事曾参,又据《孟子》中记载:子思曾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以师礼相待,但终未被起用。《汉收书·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已佚。汉唐儒者如郑玄、孔颖达等认为《小戴礼记》中之《中庸》即为子思所作,宋儒基本都肯定这一说法(偶也有怀疑者,如南宋的叶适在其《习学纪言序目》中就表示怀疑),程朱一派对之尤为尊崇,以为“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朱熹《四书集注》)。唐宋开始,传达有“道统”论兴起,学者一般认为,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而《中庸》一篇亦为儒家心性理论的主要渊薮之一。但近世学者对《中庸》是子思所作的传统说法皮肤有疑问,认为其中有“今天...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丁氏家谱(显公魁龄公士极)
丁氏家谱(显公魁龄公士极)
浏览:0
13.华圻丁氏宗谱, 13, 卷17, 明泗派 11世渭公 12世守仁公起, 201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公元2014年. 20册: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丁公. 始祖(1世): (宋) 丁浩,字德溢,行一. 爱梁溪(旧为无锡别称)山水之胜遂家焉. 华圻始迁祖(5世): (明) 丁通,字道洪,行二. 为浩公5世孙. 通公下四子为四大派祖(6世): 丁明溢,字盈之,行一(后裔居郑家桥,假山头等地 ). 丁明沂,字盈如,行二(后裔居长腰山,马塔滨等地). 丁明(氵 彡) ,字盈若,行三(后裔居四堡香花桥,沿漕等地). 丁明泗,字盈己,行四(后裔居前向,西向等地). 散居地: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丁氏宗谱.
浏览:100
9.华圻丁氏宗谱, 9, 卷13, 明泗派 11世曜公起, 201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公元2014年. 20册: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丁公. 始祖(1世): (宋) 丁浩,字德溢,行一. 爱梁溪(旧为无锡别称)山水之胜遂家焉. 华圻始迁祖(5世): (明) 丁通,字道洪,行二. 为浩公5世孙. 通公下四子为四大派祖(6世): 丁明溢,字盈之,行一(后裔居郑家桥,假山头等地 ). 丁明沂,字盈如,行二(后裔居长腰山,马塔滨等地). 丁明(氵 彡) ,字盈若,行三(后裔居四堡香花桥,沿漕等地). 丁明泗,字盈己,行四(后裔居前向,西向等地). 散居地: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丁氏宗谱.
浏览:100
14.华圻丁氏宗谱, 14, 卷18, 明泗派 21世盛公起, 201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公元2014年. 20册: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丁公. 始祖(1世): (宋) 丁浩,字德溢,行一. 爱梁溪(旧为无锡别称)山水之胜遂家焉. 华圻始迁祖(5世): (明) 丁通,字道洪,行二. 为浩公5世孙. 通公下四子为四大派祖(6世): 丁明溢,字盈之,行一(后裔居郑家桥,假山头等地 ). 丁明沂,字盈如,行二(后裔居长腰山,马塔滨等地). 丁明(氵 彡) ,字盈若,行三(后裔居四堡香花桥,沿漕等地). 丁明泗,字盈己,行四(后裔居前向,西向等地). 散居地: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丁氏宗谱.
浏览:100
8.华圻丁氏宗谱, 8, 卷12, 明(氵+彡)派 11世坚公起, 201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公元2014年. 20册: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丁公. 始祖(1世): (宋) 丁浩,字德溢,行一. 爱梁溪(旧为无锡别称)山水之胜遂家焉. 华圻始迁祖(5世): (明) 丁通,字道洪,行二. 为浩公5世孙. 通公下四子为四大派祖(6世): 丁明溢,字盈之,行一(后裔居郑家桥,假山头等地 ). 丁明沂,字盈如,行二(后裔居长腰山,马塔滨等地). 丁明(氵 彡) ,字盈若,行三(后裔居四堡香花桥,沿漕等地). 丁明泗,字盈己,行四(后裔居前向,西向等地). 散居地: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丁氏宗谱.
浏览:100
1.丁家焦窦丁氏族谱, 谱序, 世系表: 兴公 1世彦甫公 7世士可公起, 201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10年四修. 1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 丁兴. 昌乐祖(1世): (明) 丁彦甫. 由诸城迁昌乐, 结庐南山, 立村曰丁家山. 临朐始迁祖(7世): (明) 丁士可. 由昌乐迁临朐城南焦窦村. 士可公派下支祖(10世): 丁选,行一 ; 丁道,行二 ; 丁遥,行三 ; 丁连. 散居地: 山东省临朐县等地. 书名据谱序题编目. 书衣题: 丁氏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