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氾胜之书

氾胜之书

《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农书。《汉书‧艺文志》著录作“《氾胜之》十八篇”,《氾胜之书》是后世的通称。《氾胜之书》与《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氾胜之(Fan Sheng Zhi),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末期。《氾胜之书》中记载 黄河中游地区耕作原则、作物栽培技术和种子选育等农业生产知识,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氾胜之书简介资料
(存疑)公元前99 年 - (存疑)公元前1 年
中文(文言文)
子部
相关人物
氾胜之书相关文献
储氏之书洋镇
储氏之书洋镇,书洋镇位于南靖西南部,全乡总面积17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9.3万亩,耕地面
查看全文
死者之书
外部链接TheMummyChamberBrooklynMuseumExhibitDasaltägyptischeTotenbuch-eindigitalesTextzeugenarchivC
查看全文
氾胜之书
内容该书讲及当时的耕作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种子处理、个别作物的栽培、收获、留种和贮藏技术、区种法等。就现存文字来看,对禾、黍、麦、稻、稗、大豆、小豆、枲、麻、瓜、瓠、芋、桑等十三种有较详细论述。书中提到的溲种法、耕田法、种麦法、种瓜法、种瓠法、穗选法、调节稻田水温法、桑苗截干法等,其中在耕田总原则中,针对关中地区春旱多风的情况,首次提出“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这是直至今天仍然延用的耕作原则。该书还有中国最早的选种法记载:“取农种,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斩束立场中高燥处,曝使极燥。无令有白鱼,有辄扬治之”;“取禾种,择大者,斩一节下,把悬高燥处,苗则不败”,另外该书出现“小麦”一词。影响氾胜之的农学成就在汉代已经有广泛的影响。东汉末年学者郑玄注《周礼》和《礼记》,曾经引用“氾胜之术”和《氾胜之书》。氾胜之对于农学的贡献,是当时农业发展水准的代表,唐朝学者贾公彦《周礼...
查看全文
咫尺之书
【成语】咫尺之书 【成语】咫尺之书 【拼音】zhǐchǐzhīshū 【解释】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欲徒手奉咫尺之
查看全文
《氾胜之书》主要内容
《氾胜之书》原来共有18篇,辑录在《汉书•艺文志》中的9种农业著作里,它的篇数仅次于《神农》(20篇)。现存的《氾胜之书》仅仅是原书的一部分,共计3700多字。依据残存的部分资料,我们能知道《氾胜之书》总结了耕作栽培的总原则,介绍了13种作物的栽培技术。中间还夹杂有西汉时期的耕作技术,如区田法、溲种法、种瓜法等的介绍。首先,关于耕作栽培的总原则,《氾胜之书》总结道:“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其中“趣时”就是要掌握天时,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时机,它不仅体现在耕作之初,也反映在播种、施肥、灌溉和收获等后续各个环节之中;“和土”就是要为作物的生长创造一个温度、水土等条件优良的土壤环境,要保持土质优良,适宜作物生长。“务粪泽”就是灌慨和施肥。《氾胜之书》把灌溉和施肥当作栽培的基本措施,尽力保证作物对水分的需要,防止水分流失。这也突...
查看全文
氾胜之书相关标签
农学
黄河
东方古籍
家族谱大览
刘氏胜房支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敬胜堂, 民国29[1940]修. 存1册(页数杂异)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仅残存卷6. 十七世祖 : (元明之际) 刘齐桂. 散居地: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版心题 : 湘乡赤石刘氏胜房支谱.
浏览:100
埋马罗氏胜山支谱[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明德堂, 公元2012. 4册: 插图,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轩辕, 即黄帝. 埋马祖(1世): (宋) 罗庭坚,行万八. 于南宋初自慈溪罗江迁居余姚梅川埋马里. 庭坚公下派祖(7世): 罗孟童(东房, 世系另详) ; 罗孟庆(西房, 本支祖). 前房, 后房祖另谱. 胜山始迁祖(17世): (清) 罗其贵(西房下第一支乐坤公之后裔). 从周塘罗家路北迁四塘南胜山罗家路(慈溪胜山镇), 即今胜山四灶村. 其贵公下房祖(18世): (清) 罗东升(大房) ; 罗东来(二房) ; 罗东阳(三房) ; 罗东山(四房). 余姚埋马支字行(1-24世): 洪维肇祖 豫章胄裔 仕睦隐慈 江浦利济 初锡嘉德 晋秩顺惠. 埋马胜山支新字行(25-100世): 惟国瑞 怀孝乃家传 孔卓佳祥永 曾修福履延 绍基斯协运 逢吉正宜春 道法开宗祖 东南保彦英 鹤声常震世 凤翼起从云 用士征圭达 师时奉鼎新 登朝同肃允 玺策仰光昌 埋马绵嗣千 秋报本.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浙江省慈谿(溪)县, 及余姚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埋马罗氏胜山支谱[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明德堂, 公元2012. 4册: 插图,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轩辕, 即黄帝. 埋马祖(1世): (宋) 罗庭坚,行万八. 于南宋初自慈溪罗江迁居余姚梅川埋马里. 庭坚公下派祖(7世): 罗孟童(东房, 世系另详) ; 罗孟庆(西房, 本支祖). 前房, 后房祖另谱. 胜山始迁祖(17世): (清) 罗其贵(西房下第一支乐坤公之后裔). 从周塘罗家路北迁四塘南胜山罗家路(慈溪胜山镇), 即今胜山四灶村. 其贵公下房祖(18世): (清) 罗东升(大房) ; 罗东来(二房) ; 罗东阳(三房) ; 罗东山(四房). 余姚埋马支字行(1-24世): 洪维肇祖 豫章胄裔 仕睦隐慈 江浦利济 初锡嘉德 晋秩顺惠. 埋马胜山支新字行(25-100世): 惟国瑞 怀孝乃家传 孔卓佳祥永 曾修福履延 绍基斯协运 逢吉正宜春 道法开宗祖 东南保彦英 鹤声常震世 凤翼起从云 用士征圭达 师时奉鼎新 登朝同肃允 玺策仰光昌 埋马绵嗣千 秋报本.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浙江省慈谿(溪)县, 及余姚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埋马罗氏胜山支谱[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明德堂, 公元2012. 4册: 插图,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轩辕, 即黄帝. 埋马祖(1世): (宋) 罗庭坚,行万八. 于南宋初自慈溪罗江迁居余姚梅川埋马里. 庭坚公下派祖(7世): 罗孟童(东房, 世系另详) ; 罗孟庆(西房, 本支祖). 前房, 后房祖另谱. 胜山始迁祖(17世): (清) 罗其贵(西房下第一支乐坤公之后裔). 从周塘罗家路北迁四塘南胜山罗家路(慈溪胜山镇), 即今胜山四灶村. 其贵公下房祖(18世): (清) 罗东升(大房) ; 罗东来(二房) ; 罗东阳(三房) ; 罗东山(四房). 余姚埋马支字行(1-24世): 洪维肇祖 豫章胄裔 仕睦隐慈 江浦利济 初锡嘉德 晋秩顺惠. 埋马胜山支新字行(25-100世): 惟国瑞 怀孝乃家传 孔卓佳祥永 曾修福履延 绍基斯协运 逢吉正宜春 道法开宗祖 东南保彦英 鹤声常震世 凤翼起从云 用士征圭达 师时奉鼎新 登朝同肃允 玺策仰光昌 埋马绵嗣千 秋报本.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浙江省慈谿(溪)县, 及余姚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埋马罗氏胜山支谱[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明德堂, 公元2012. 4册: 插图,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轩辕, 即黄帝. 埋马祖(1世): (宋) 罗庭坚,行万八. 于南宋初自慈溪罗江迁居余姚梅川埋马里. 庭坚公下派祖(7世): 罗孟童(东房, 世系另详) ; 罗孟庆(西房, 本支祖). 前房, 后房祖另谱. 胜山始迁祖(17世): (清) 罗其贵(西房下第一支乐坤公之后裔). 从周塘罗家路北迁四塘南胜山罗家路(慈溪胜山镇), 即今胜山四灶村. 其贵公下房祖(18世): (清) 罗东升(大房) ; 罗东来(二房) ; 罗东阳(三房) ; 罗东山(四房). 余姚埋马支字行(1-24世): 洪维肇祖 豫章胄裔 仕睦隐慈 江浦利济 初锡嘉德 晋秩顺惠. 埋马胜山支新字行(25-100世): 惟国瑞 怀孝乃家传 孔卓佳祥永 曾修福履延 绍基斯协运 逢吉正宜春 道法开宗祖 东南保彦英 鹤声常震世 凤翼起从云 用士征圭达 师时奉鼎新 登朝同肃允 玺策仰光昌 埋马绵嗣千 秋报本.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浙江省慈谿(溪)县, 及余姚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金鳌胜览
京城孝子亭,郑在烈,1936年发行。 国立中央图书馆 庆尚北道越城郡史书 韩国庆尚北道卧城关的当地历史。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