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勗(xún xù)(?-289年),晋代乐律学家,字公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
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又任大将军司马昭记室,屡进策谋,深见信任,与裴秀、羊祜共掌机密。西晋建立后,封济北郡侯。后拜中书监兼侍中,领著作。累官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守尚书令。在尚书台时,核罢省中不称职之人。太康十年(289年),荀勖去世,获赠司徒,谥号“成”。荀勖博学多才,曾与贾充一起修订法令;掌管乐事时,又修正律吕;领秘书监时,曾与张华一同按刘向《别录》整理典籍。他有文集三卷,今已佚。
在音乐方面,他曾于公元274年制成笛律(形制如今之箫)十二支,每支适用于吹奏一调,其中暗含管口校正原理。虽然做了这样的笛,但后来并没有流传开来。可能由于两个原因:第一,十二支一套的笛...